張振文ZHANG Zhen-wen;譚欣TAN Xin;何青HE Qing
(衡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系,衡陽 421008)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ept.,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421008,China)
近年來,湖南省農產品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目前初步形成了十大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糧油棉麻、肉奶水產、水果蔬菜、竹木林紙、煙草等五大產業鏈[1]。
1.1 “農戶—市場”模式 農戶在農產品的生產及運輸過程中具有很高的自主性,缺少中間環節能夠縮短運輸時間,有利于保持農產品的鮮活度,從而使得銷售收益能夠及時地兌現。該模式的交易半徑極其有限,具有量小分散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商品的運輸、交易成本和較長的銷售時間。
1.2 “農戶—農產品販銷商—批發市場—零售”模式相比前一種配送模式,它的農產品交易半徑有了明顯的擴大,農戶的交易成本和物流費用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由于農民所處的地理位置導致其獲取的信息比農產品販銷商的少,所以可能無法獲得自己應有的利益。農產品流通環節增多,增加了環節上的物流成本。
1.3 “農戶—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產品經銷商—零售終端”模式 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可以獲得加工企業的加工、保鮮、包裝等物流技術的處理,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加工企業擁有更充分的市場信息、技術信息以及雄厚的資金,能夠降低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自然和市場造成的雙重風險。農戶在與企業的交易過程中始終處于支配地位,要注意加強農戶利益的保護[2]。
1.4 “農戶—農產品販銷商—恒溫庫—批發市場—零售”模式 在該物流配送模式中,農產品販銷商在收購了大量的農產品之后,暫時儲存在恒溫庫中,這樣做有兩種目的:一種是農產品販銷商為了將農產品放在市場價格行情相對較好的時期出售,從而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另一種是農產品販銷商為了高效利用車輛運輸資源,恒溫庫能夠有利于提高運輸效率。
2.1 農產品物流配送基礎設施不足 湖南省目前使用的物流基礎設備設施較為陳舊,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長期滯后,而且分布不合理,專用倉庫不足,特種倉庫尤為短缺[3]。另外,湖南省缺少先進的運輸工具,易腐貨物冷藏運輸率低,無法對鮮活農產品提供長時間的保鮮作用。
2.2 農產品物流配送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農業信息化程度偏低阻礙了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的高效運作。由于農戶在地域上較為,信息網絡不完善,信息共享和傳播的渠道不暢,湖南省的農業信息網絡實際發揮的作用有限,導致農戶使用市場信息的成本過高。
2.3 物流配送技術落后 ①農產品運輸技術落后。湖南糧食運輸主要還是采用傳統的包裝運輸,在糧食運輸總量中散糧運輸只占據著很小的比例,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的大量浪費。由于冷藏運輸設施投入不足,無法保障鮮活農產品在安全環保方面的要求,運輸損耗較大。②農產品流通加工還不發達。湖南在農產品加工這一塊目前仍落后于我國大部分地區,農產品產地分選、分級、整理、清洗、預冷等流通加工問題都得不到很好地解決。
2.4 物流配送人才不足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統計調查報告顯示,物流專業人才已經被列入了國家12 類緊缺人才之一,這一現象嚴重束縛了農產品物流配送行業的發展。
2.5 市場主體發展不足 湖南省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的參與個體和組織規模小、層次低、生產主體結構松散、聯合性差、組織化程度低,致使農產品交易成本高,競爭力差。根據有關部門的調查統計,湖南省目前有1000 多家農產品批發市場,其中只有少數市場具備了一定的規模。目前湖南省內具備一定的市場規模,具備比較健全的物流設施設備和信息化服務水平的農副市場有馬王堆農貿市場和中南農產品物流中心[4]。
2.6 相關政策支持不到位 缺少政府產業發展扶植政策的大力支持,無法有效解決經濟基礎薄弱的農業生產及運銷難的現狀。多頭分散管理容易造成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的功能割裂,不符合形成統一大市場的格局要求。
3.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湖南省各級政府應對公路、鐵路運輸持續加大投入。在公路建設方面,主要需要改善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的公路狀況,完善農村公路網絡,保證農產品能夠從產地運出并且及時快捷地到達消費地。
3.2 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 在加強農產品物流配送信息化方面,政府應該直接參與到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的搭建過程中去,為農產品物流信息化建設提供一條龍服務,使農戶傳統的交易方式得到改變,并且使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都得到極大的改善[5]。
3.3 促進先進物流技術的應用 首先,要使湖南省農產品物流技術水平提高,先進的運輸設備技術能夠保障農產品的運輸中的鮮活性、降低物流周轉中的能源消耗。其次,對于蔬果類農產品,運用新型的保鮮技術,增加產地蔬果貯藏庫和冷藏庫的數量,從而使農產品的保鮮時間和貯存時間變得更長以及使農產品的物流配送范圍變大。最后,要加強滿足農產品深加工的物流技術研發與使用。
3.4 加強物流專業人才培育 為了培養現代農產品物流方面的人才,湖南省要對有關高校提出密切關注現代農業物流發展動態的要求,從而加緊對物流相關專業、相關課程的改造,并且加大對物流技術、物流企業管理、物流策劃以及物流信息系統開發方面人才的培養。
3.5.1 鼓勵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具有一定的資金優勢,可進行物流專用資產的投資建設,購置用于農產品配送的車輛、保鮮設備等專業物流設施,進而提高農產品物流技術水平,因此農戶可從農產品物流組織化運作獲得更大收益和生產積極性。
3.5.2 積極引導農業產業化經營 運用產業一體化的經營方式實現分散農戶和大市場的聯接,通過市場的作用使得農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諸多環節變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農戶和農產品加工企業雙方通常通過用下訂單的方法來簽訂長期合同,并由此促成的長期發展關系。
3.5.3 豐富配送品種 配送主體應從配送對象的需求特征出發,積極挖掘配送潛在的社會需求,通過創新配送經營機制,增加配送服務項目,豐富的配送品種,以此來更好地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不同需求。
3.6.1 完善政府的宏觀調控 政府應積極發揮自身在宏觀調控方面的作用,加大對其資金、技術、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農產品流通宏觀調控決策、協調制度,成立包括工商、物價、質檢等部門參與的流通管理機構,指導農產品配送事業健康發展,從而為湖南省農產品配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
3.6.2 大力引導資金投入 當地政府應當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采取政策傾斜的方式如:在征稅方面適當減免,在貸款方面實行低利率等優惠政策,進而調動投資者對于農產品配送業的投資積極性,實現多方面籌集資金。
農產品物流配送是湖南省“三農”問題的重要內容,對當前湖南省農產品所采用的物流配送模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應對的政策措施,能夠促進湖南省農產品配送行業的發展。
[1]孫莎.湖南省現代農業集群式發展保障措施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0):87-89.
[2]李明.湖南省農產品物流現狀分析[J].江蘇商論,2011(2):73-75.
[3]盛晏.湖南省農產品現代物流體系構建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09,28(4):119.
[4]鄒小梅,李倩蘭.湖南省農產品物流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2010,7(4):79.
[5]劉曉輝.農產品物流配送發展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