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兆海+韓方強+趙苗+郭婷婷
摘? 要:沈陽中心氣象臺通過對2013-07-01—02首場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的準確預報和及時預警服務,根據天氣影響系統對暴雨進行統計分析,建立了不同類型的暴雨預報關鍵區和預報指標,并在此基礎上高頻次地向政府領導和社會相關單位發布信息,為政府科學組織暴雨防御、為社會公眾合理避免災害損失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參考。
關鍵詞:區域性暴雨;預報預警;預報指標;公眾評價
中圖分類號:P458.1+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23-0159-02
1? 災情及影響
暴雨可能會引起房屋倒塌、農田被淹、橋梁損毀等,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的影響:莊河暴雨造成房屋倒塌、溫室大棚損壞、農田受災、道路交通損毀、水利設施遭受損壞;普蘭店部分地區農田受災、河堤沖毀、大棚進水;朝陽北票受暴雨影響,興順德、泉巨永、寶國老等鄉鎮出現災情;營口紅旗鎮有多處農戶大棚進水,多處道路積水,影響人們出行。
2? 致災因子分析
暴雨是本次天氣過程最主要的影響因子。
自2013-06以來,烏拉爾山高壓脊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壓勢力強盛且穩定少動,使得西伯利亞至貝加爾湖地區位置低槽區來自極地的冷空氣活動頻繁,我省持續受東北冷渦影響。從2013-06-27開始,又一個來自貝加爾湖的低渦開始影響我省,隨著暖濕氣流的活躍,氣溫逐漸上升,白天最高氣溫可達到30℃以上。另外,配合西風帶冷渦系統活動,出現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3? 預報預警
3.1? 預報預警的準確性
全省氣象部門高度關注此次暴雨天氣過程,2013-06-30T17:00預報,2013-07-01夜間到2013-07-02白天,丹東地區陰有大到暴雨;2013-07-01T05:00預報,2013-07-01白天到夜間,大連、本溪、丹東、錦州、營口地區陰有小雨轉大雨到暴雨;2013-07-01T17:00預報,2013-07-01夜間到2013-07-02白天,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鐵嶺、盤錦、葫蘆島地區陰有大雨到暴雨,其中,丹東、錦州北部、阜新、鐵嶺地區局部有大暴雨。強降水落區預報準確率為75%,降水強度預報準確率為31.3%.
暴雨天氣過程中,遼寧省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向省委、省政府及省防汛指揮部、省安監局等有關部門發布各類預警信息共35次,其中,暴雨預警信號26次,同時與省國土資源廳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7次。
3.2? 預報預警的及時性
沈陽中心氣象臺從中期到短期時段對暴雨的落區、強度、主要時段進行了滾動、跟蹤預報。遼寧省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各類預警平均提前了30 min左右。
3.3? 預報預警的發布傳播
全省各級氣象部門及時將暴雨預報預警情況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網站、電子屏等形式告知公眾。本次降水過程共發布《決策氣象信息》3期,《災情快報》1期,制作小時降雨實況圖和過程降水實況圖等61期,編寫雨情短信28條。2013-06-30下午,省氣象服務中心向高速公路、鐵路、電力、油田等主要專業服務用戶發布了氣象服務專報,通過網絡、傳真和電話及時向各有關部門預報了天氣情況,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服務建議,并通過電話及時與用戶進行了溝通。應急響應啟動后,省氣象服務中心隨時監測雨勢變化情況,并1 h上傳1次小時累計雨量,每隔3 h發布1次3 h累計雨情圖,每隔3 h發布一次未來天氣預報。本次暴雨天氣過程共發布氣象服務專報5期(26份),接打咨詢電話20次,發傳真312份,電臺連線1次。省氣象服務中心2013-07-01通過電視氣象節目發布了地質災害信息、暴雨信息。2013-07-01T08:00—2013-07-03T08:00,遼寧省氣象災害預警短信平臺共發布各類預警信號75次,預警短信接收人員約2.2萬人,在不同地域發布預警短信約17.5萬余條,微博發布75次,雨情彩信發布5次。
4? 氣象服務特點分析
4.1? 服務效益顯著
遼寧省氣象局組織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了決策服務信息,并及時發布了雨情、天氣預報等信息。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全省各級政府組織開展了迅速、高效的防洪抗災工作。
4.2? 應急響應及時
遼寧省氣象局于2013-07-01T09:00啟動了氣象災害Ⅱ級應急響應命令。應急響應命令啟動后,全省各級氣象部門嚴格按照《遼寧省氣象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開展應急響應工作,全力做好監測、預報預警和服務工作。2013-07-02T15:00降水結束,解除氣象災害Ⅱ級應急響應命令。
5? 社會反饋
5.1? 決策服務效果
遼寧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根據省氣象局報送的氣象信息,印發了《關于做好強降雨防御的通知》,要求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各級氣象部門準確預報、及時預警、廣泛發布預報預警信息,為政府領導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有效開展災害防御工作奠定了基礎,氣象服務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趙化明副省長批示:“在應對此次強降雨過程中,各級政府、各級指揮,特別是省水利廳、氣象局、國土資源廳組織有力、措施科學,積累了很好的工作經驗,今后要認真總結,為防大汛、搶大險做好充分的準備。”
5.2? 公眾評價
公眾對氣象部門在本次天氣過程的預報預警服務比較滿意,公眾根據氣象部門的服務信息開展抗洪搶險和自救活動,對生產生活作出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損失。
5.3? 媒體評價
不少媒體報道了本次暴雨天氣過程,且沒有出現負面評價和報道,這對傳播氣象預報預警服務信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6? 思考和啟示
準確預報、及時預警為做好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沈陽中心氣象臺之前總結分析了1956—2012年的暴雨過程,根據天氣影響系統對暴雨進行統計分析,建立了不同類型的暴雨預報關鍵區和預報指標,為此次暴雨預報提供了重要參考。在政府的主導下,不斷擴大氣象信息覆蓋面,特別是氣象預警信息的全網發布,是提高災害防御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嚴華.科爾沁左翼后旗2010年7月20日暴雨天氣過程個例分析[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01).
〔編輯:劉曉芳〕
July 1 to 2, 2013 First Rainstorm Process of Regional Service Analysis
Bo Zhaohai, Han Fangqiang, Zhao Miao, Guo Tingting
Abstract: Shenyang Cent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predicted accurately by July 1 to 2, 2013 first regional rainstorm process and timely warning services, according to weather storm system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establish a different type of storm prediction and forecasting key area index, and high release tim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units of government leaders and community information for governmental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storm defense, reasonable for the public to avoid disaster losses provide targeted guida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regional rainstorm; forecasting and early warning; forecasting indicators; public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