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銳
[摘要] 目的 比較不翻瓣與翻瓣種植技術對種植體周圍邊緣骨吸收的影響。 方法 回顧性分析在我院進行下頜后牙種植修復患者40例的臨床資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翻瓣種植術,20例患者采用不翻瓣種植術,比較兩種方法對邊緣骨水平的影響。 結果 術后3個月和修復后即刻兩組比較,不翻瓣組骨吸收量顯著少于翻瓣組(P<0.01)。組內比較,不翻瓣組修復后即刻和術后3個月比較沒有差異,翻瓣組修復后即刻骨吸收量顯著大于術后3個月(P<0.05)。 結論 不翻瓣種植術能夠顯著減少種植體種植體周圍邊緣骨的吸收量。
[關鍵詞] 下頜;后牙;不翻瓣;翻瓣
[中圖分類號] R78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2-165-03
下頜后牙的缺失在臨床常見,并且影響患者的口腔功能。目前常用的種植修復手術時二階段埋入式種植修復和非埋入式種植修復,后者具有就診次數少、療程短、手術創傷小等優點。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以及理念的更新,不翻瓣技術以其微創、精細等優點逐漸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1-2]。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20例不翻瓣膜種植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并與翻瓣種植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其對邊緣骨水平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12月在我院進行義齒種植的下頜后牙確實患者40例的臨床資料。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22~59歲,平均(39.1±5.6)歲。所有納入研究的對象均符合牙齒種植適應證。翻瓣種植和不翻瓣種植患者各20例。翻瓣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齡(40.3±8.1)歲,共種植體23枚;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齡(37.6±6.9)歲,共種植22枚。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翻瓣組 牙槽嵴頂切口,正中偏舌側,頰側附著牙齦保留3mm及以上,向頰、舌側翻黏骨膜全厚瓣至牙槽嵴頂邊緣,暴露牙槽嵴。預備植入窩、植入種植體、安放愈合基臺,可吸收線間斷縫合,關閉切口。
1.2.2 不翻瓣組 采用直徑3.5mm的牙齦環切刀環切預期種植體植入處牙齦,暴露骨質,唇側保留附著牙齦超過3mm,參考鄰牙軸向,預備種植窩洞,探測器檢測窩洞周圍骨質的完整性,植入種植體,安放愈合平臺,不需縫合。
1.3 隨訪及評價方法
術后1周,1、3個月復查,檢測傷口愈合情況。術后即刻、術后3個月和修復完成時分別拍行曲面體層片觀察種植體的骨結合情況,測量周緣骨質吸收情況。邊緣骨水平為邊緣骨與種植體近、遠中交點和種植體頸部邊緣骨最低點之間的距離。以術后即刻結果為基線水平,術后3個月和修復完成即刻的結果減去術后即刻結果即為邊緣骨吸收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中術后一般情況
40例患者共種植45枚種植體,其中不翻瓣組23枚,翻瓣組22枚。下頜前磨牙區2枚,下頜磨牙區43枚,隨訪6~12個月。修復基臺采用直基臺。所有種植體至最后一次隨訪無出險松動、脫落等情況。不翻瓣組在術后1周隨訪時腫脹、疼痛程度較輕。術后3個月隨訪,種植體牙齦無炎癥發生。不翻瓣組平均手術時間(10.5±2.4)min,翻瓣膜組平均手術時間(26.2±4.1)min,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849,P<0.01)。
2.2 兩組周邊骨吸收情況比較
術后3個月、修復后即刻兩組比較,不翻瓣組骨吸收量顯著少于翻瓣組(P<0.01)。組內比較,不翻瓣組修復后即刻和術后3個月比較沒有差異,翻瓣組修復后即刻骨吸收量顯著大于術后3個月(P<0.01)。
3 討論
種植義齒已經是臨床上治療牙齒缺失的有效方法,其在口腔缺牙區牙槽骨內種植入種植體,種植體成活后,在其上端制作修復體,完成種植義齒。種植義齒能提高患者咀嚼功能,感覺類似于真牙,可以解決許多常規義齒難以解決的疑難修復病例[3-4]。臨床常用的種植系統包括三部分,即種植體、基臺、上部結構。種植體是植入骨內的部分,主要以鈦、生物陶瓷等為主要材料制作?;_是種植體穿過軟組織的部分,由螺絲固定在種植體上。上部結構包括冠、橋、支架、附著體等結構。
種植義齒修復的高成功率和遠期良好預后得到證實后,如何降低種植術創傷逐漸成為被關注的熱點問題。傳統的手術方式需要翻開粘骨膜瓣植入種植體[5-6]。不翻瓣種植技術與之相比創傷更小,不翻瓣手術包括采用環形刀在牙槽嵴粘骨膜上開孔和采用骨鉆直接穿過牙槽嵴粘骨膜,不翻瓣技術術后局部的炎癥反應較輕[7-8]。在本次研究中,不翻瓣組患者在術后1周隨訪時期術后腫脹、疼痛的程度相對較輕。
不翻瓣種植技術因創傷較小,可以減輕患者對種植義齒修復手術的恐懼感,減少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感染的風險,有利于即刻進行修復[9-10]。在本次研究中,比較了兩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不翻瓣組的平均時間(10.5±2.4)min,顯著短于翻瓣組。在本次研究中,治療3個月后兩組種植體周圍邊緣骨吸收情況比較就存在顯著的差異,隨著時間延長,在修復后即刻復查,翻瓣組邊緣骨吸收更加明顯,不翻瓣組與種植后3個月比較沒有明顯差異,兩組間比較,不翻瓣組種植體周圍邊緣骨的吸收顯著少于翻瓣組,這提示不翻瓣種植技術可以減少種植體周圍邊緣骨的吸收情況。種植體植入時采用骨膨脹技術,牙槽嵴骨組織受到擠壓而發生缺血,而不翻瓣技術與骨面沒有剝離的粘骨膜保障了種植區骨質的血供,從而減少了骨吸收情況[11-12]。另外,從美學方面,不翻瓣技術避免了切口瘢痕的形成,有利于軟組織美學效果。endprint
不翻瓣技術的不足之處是未暴露骨面,手術在非直視的情況下對牙槽嵴骨形態進行判斷,可能會產生偏差,從而導致種植窩洞的位置發生偏移,發生骨壁側穿或者骨壁缺損的情況。種植體植入要求點位準確,種植體就位后頰側和舌側要有一定厚度的骨壁包繞,根據牙槽骨嵴頂的情況,種植體就位的深度不同,當牙槽骨嵴頂頰舌方向的寬度不足時,牙槽骨嵴頂最高點并不是確定種植體就位深度的依據。而不翻瓣技術因不翻開粘骨膜瓣,不易根據牙槽骨嵴頂的形態精確控制種植體就位的深度。當牙槽骨嵴頂形態不規則時,制備的窩洞口會出現斜面,在操作過程中較低一側的骨壁更易發生進一步破壞。不翻瓣技術對植骨、組織誘導再生等骨增量手術產生一定的限制。不翻瓣手術雖然具有微創等多種優點,但是也相應增加了外科操作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對操作者的技巧和經驗要求較高,因此臨床上并不能完全替代翻瓣植入種植體的技術。在臨床工作中,應更加慎重地選擇具體操作技術。當操作者對患者牙槽嵴骨三維形態能夠準確判斷,并且具有良好的操作控制能力時,可選擇不翻瓣種植技術。近年來發展的CT三維影像測量以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及根據該數據制作手術導板的技術增加了手術定位的準確性和操作的可控性,提高了不翻瓣種植技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綜上所述,不翻瓣種植技術與翻瓣種植技術比較,能夠顯著減少種植體周圍邊緣骨的吸收,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更美觀等優點,但是因其在非直視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對操作者的技術和經驗要求更高,因此臨床上應慎重選擇。
[參考文獻]
[1] 陳蘇林,王家偉.不翻瓣口腔種植的研究現狀[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4,41(2):187-190.
[2] 孫振宇,劉慧,王道富,等.應用不翻瓣技術進行后牙區種植義齒修復的臨床體會[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1,27(6):367-369.
[3] 陳江,蔣劍暉.口腔種植領域中微創外科的應用[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6),:336-338.
[4] 許建軍.口腔種植修復牙列缺損的療效和美學觀[J].中國同美容醫學,2011,20(z1):298-299.
[5] 蔣劍暉,陳江.不翻瓣微創口腔種植的研究現狀[J].醫學綜述,2010,16(1):75-77.
[6] 趙坤祥,徐翠蓉,余勤,等.微創術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0):57-58.
[7] Kan JY,Rungcharassaeng K,Ojano M,et al. Flapless anterior implant surgery:a surgical and prosthodontic rationale[J].Pract Periodontics Aesthet Dent,2000,12(5):467-474.
[8] 王稚英,金鼎,國麗榮,等.微創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3):193-195.
[9] 朱斌.不翻瓣微創口腔種植的臨床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1:41-46.
[10] 何晶,商亞微,陳楚雯,等.應用不翻瓣技術行口腔種植短期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3,6(9):529-533.
[11] 陳希楠,林毅.微創不翻瓣技術在上頜竇內提升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18(3):149-151.
[12] 楊小竺,王琳,李曉東,等.翻瓣與不翻瓣種植二期手術牙齦美學效果評價[J].激光雜志,2013,34(6):105-106.
(收稿日期:2014-08-12)endprint
不翻瓣技術的不足之處是未暴露骨面,手術在非直視的情況下對牙槽嵴骨形態進行判斷,可能會產生偏差,從而導致種植窩洞的位置發生偏移,發生骨壁側穿或者骨壁缺損的情況。種植體植入要求點位準確,種植體就位后頰側和舌側要有一定厚度的骨壁包繞,根據牙槽骨嵴頂的情況,種植體就位的深度不同,當牙槽骨嵴頂頰舌方向的寬度不足時,牙槽骨嵴頂最高點并不是確定種植體就位深度的依據。而不翻瓣技術因不翻開粘骨膜瓣,不易根據牙槽骨嵴頂的形態精確控制種植體就位的深度。當牙槽骨嵴頂形態不規則時,制備的窩洞口會出現斜面,在操作過程中較低一側的骨壁更易發生進一步破壞。不翻瓣技術對植骨、組織誘導再生等骨增量手術產生一定的限制。不翻瓣手術雖然具有微創等多種優點,但是也相應增加了外科操作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對操作者的技巧和經驗要求較高,因此臨床上并不能完全替代翻瓣植入種植體的技術。在臨床工作中,應更加慎重地選擇具體操作技術。當操作者對患者牙槽嵴骨三維形態能夠準確判斷,并且具有良好的操作控制能力時,可選擇不翻瓣種植技術。近年來發展的CT三維影像測量以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及根據該數據制作手術導板的技術增加了手術定位的準確性和操作的可控性,提高了不翻瓣種植技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綜上所述,不翻瓣種植技術與翻瓣種植技術比較,能夠顯著減少種植體周圍邊緣骨的吸收,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更美觀等優點,但是因其在非直視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對操作者的技術和經驗要求更高,因此臨床上應慎重選擇。
[參考文獻]
[1] 陳蘇林,王家偉.不翻瓣口腔種植的研究現狀[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4,41(2):187-190.
[2] 孫振宇,劉慧,王道富,等.應用不翻瓣技術進行后牙區種植義齒修復的臨床體會[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1,27(6):367-369.
[3] 陳江,蔣劍暉.口腔種植領域中微創外科的應用[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6),:336-338.
[4] 許建軍.口腔種植修復牙列缺損的療效和美學觀[J].中國同美容醫學,2011,20(z1):298-299.
[5] 蔣劍暉,陳江.不翻瓣微創口腔種植的研究現狀[J].醫學綜述,2010,16(1):75-77.
[6] 趙坤祥,徐翠蓉,余勤,等.微創術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0):57-58.
[7] Kan JY,Rungcharassaeng K,Ojano M,et al. Flapless anterior implant surgery:a surgical and prosthodontic rationale[J].Pract Periodontics Aesthet Dent,2000,12(5):467-474.
[8] 王稚英,金鼎,國麗榮,等.微創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3):193-195.
[9] 朱斌.不翻瓣微創口腔種植的臨床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1:41-46.
[10] 何晶,商亞微,陳楚雯,等.應用不翻瓣技術行口腔種植短期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3,6(9):529-533.
[11] 陳希楠,林毅.微創不翻瓣技術在上頜竇內提升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18(3):149-151.
[12] 楊小竺,王琳,李曉東,等.翻瓣與不翻瓣種植二期手術牙齦美學效果評價[J].激光雜志,2013,34(6):105-106.
(收稿日期:2014-08-12)endprint
不翻瓣技術的不足之處是未暴露骨面,手術在非直視的情況下對牙槽嵴骨形態進行判斷,可能會產生偏差,從而導致種植窩洞的位置發生偏移,發生骨壁側穿或者骨壁缺損的情況。種植體植入要求點位準確,種植體就位后頰側和舌側要有一定厚度的骨壁包繞,根據牙槽骨嵴頂的情況,種植體就位的深度不同,當牙槽骨嵴頂頰舌方向的寬度不足時,牙槽骨嵴頂最高點并不是確定種植體就位深度的依據。而不翻瓣技術因不翻開粘骨膜瓣,不易根據牙槽骨嵴頂的形態精確控制種植體就位的深度。當牙槽骨嵴頂形態不規則時,制備的窩洞口會出現斜面,在操作過程中較低一側的骨壁更易發生進一步破壞。不翻瓣技術對植骨、組織誘導再生等骨增量手術產生一定的限制。不翻瓣手術雖然具有微創等多種優點,但是也相應增加了外科操作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對操作者的技巧和經驗要求較高,因此臨床上并不能完全替代翻瓣植入種植體的技術。在臨床工作中,應更加慎重地選擇具體操作技術。當操作者對患者牙槽嵴骨三維形態能夠準確判斷,并且具有良好的操作控制能力時,可選擇不翻瓣種植技術。近年來發展的CT三維影像測量以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及根據該數據制作手術導板的技術增加了手術定位的準確性和操作的可控性,提高了不翻瓣種植技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綜上所述,不翻瓣種植技術與翻瓣種植技術比較,能夠顯著減少種植體周圍邊緣骨的吸收,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更美觀等優點,但是因其在非直視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對操作者的技術和經驗要求更高,因此臨床上應慎重選擇。
[參考文獻]
[1] 陳蘇林,王家偉.不翻瓣口腔種植的研究現狀[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4,41(2):187-190.
[2] 孫振宇,劉慧,王道富,等.應用不翻瓣技術進行后牙區種植義齒修復的臨床體會[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1,27(6):367-369.
[3] 陳江,蔣劍暉.口腔種植領域中微創外科的應用[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6),:336-338.
[4] 許建軍.口腔種植修復牙列缺損的療效和美學觀[J].中國同美容醫學,2011,20(z1):298-299.
[5] 蔣劍暉,陳江.不翻瓣微創口腔種植的研究現狀[J].醫學綜述,2010,16(1):75-77.
[6] 趙坤祥,徐翠蓉,余勤,等.微創術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0):57-58.
[7] Kan JY,Rungcharassaeng K,Ojano M,et al. Flapless anterior implant surgery:a surgical and prosthodontic rationale[J].Pract Periodontics Aesthet Dent,2000,12(5):467-474.
[8] 王稚英,金鼎,國麗榮,等.微創不翻瓣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3):193-195.
[9] 朱斌.不翻瓣微創口腔種植的臨床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1:41-46.
[10] 何晶,商亞微,陳楚雯,等.應用不翻瓣技術行口腔種植短期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3,6(9):529-533.
[11] 陳希楠,林毅.微創不翻瓣技術在上頜竇內提升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18(3):149-151.
[12] 楊小竺,王琳,李曉東,等.翻瓣與不翻瓣種植二期手術牙齦美學效果評價[J].激光雜志,2013,34(6):105-106.
(收稿日期:2014-0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