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華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物流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2)
YANG Guang-hua (Schoo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Hunan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College,Changsha 410132,China)
水運作為低碳環保的運輸方式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湖南省把它作為“四化兩型”建設的重要支撐。湖南水運發展的重點是港航的合理布局和其配套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特別是將湘江打造成“東方萊茵河”,基本建成以長沙、岳陽等國家內河主要港口和其他重要港口為節點,與其他運輸方式無縫銜接的內河水運體系[1]。湘江上主要港口隨著規模不斷擴大,各港的發展出現了水平不一、定位雷同、功能重復、腹地交叉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港口間的無序競爭,對于區域港口和地區經濟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從長遠來看,港口不能只依靠簡單的規模化發展,而應在一定區域內組建成港口群體,實行內外聯動發展,在各自優勢上依存互補[2]。并且注重區域內港口群而不是單一港口的集疏運網絡協調發展,各種運輸方式與港口相互銜接,成為綜合交通運輸網中真正意義上的水陸交通樞紐。因此,關于湘江港口群以及集疏運優化問題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對于港口群以及集疏運研究,國內主要集中在區域港口群協調聯動發展的機制、原理、方式等[3],以及沿海港口群集疏運系統[4],湘江水運研究主要集中在長株潭港口[5-7]。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港、內河港口,特別是內河港口群與集疏運輸網絡系統綜合化研究仍較少。
隨著湘江航道不斷改善,湘江水運的貨運量不斷上升,促進了湖南經濟發展。據統計,2012年湘江水運完成貨運量1.12億噸,占全社會總量的8%,占全省水路貨運總量的60%,歷年呈上升趨勢,湘江水運已成為湖南省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湘江沿江地區成為湖南的經濟增長極。根據湘江航道和城市布局情況,湘江港口群可分為長沙港區、湘潭港區、株洲港區、岳陽港區、衡陽港區等幾個部分。根據各港口在湘江區位情況,可分為上游衡陽港區、中游長株潭港口群、下游岳陽港口群。
長沙港位于湘江中下游,長沙港岸線將從目前集中在霞凝港上下游兩岸,變為霞凝港區、新康港區、銅官港區和客運港區4大港區。新建的長沙霞凝新港是天然深水良港,為全國內河 28個主要港口之一。長沙新港規劃建設貨運泊位14個,其中千噸級泊位11個,其他泊位3個,港口年吞吐能力集裝箱20萬噸,件雜重件貨物500萬噸,規劃用地1 500畝,建港區鐵路專線,港區工程分一、二、三期建設及配套物流園建設項目,長沙新港建成后將成為中國內河具有現代化水平的主樞紐港口,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強勁的紐帶和輻射作用。港口吞吐總量自2000年起年均增長達27.3%。綜合分析預測,長沙港貨物吞吐量2020年將達到8 000萬噸。
湘潭港位于湘江下游,湘潭港區全長42公里,目前形成了九華、易家灣、鐵牛埠等5大港區,擁有泊位55個,已建成1 000噸級泊位10個,500噸級泊位7個,擬建和在建的1 000~2 000噸泊位達5個以上。湘潭港作為湖南省以及全國內河重要港口,2010年港口吞吐量達1 164萬噸,正從單一的百貨碼頭向集煤炭、礦石、成品油、集裝箱于一體的功能齊全、層次分明的內河千萬噸大港邁進。
株洲港區有永利港區千噸級碼頭、銅塘灣液危貨碼頭、建霞民營碼頭等港口。至此,千噸級集裝箱、件雜貨泊位4個,500噸級件雜貨泊位3個、液貨泊位2個,具備危險貨物作業資格的碼頭4個。鐵路專線2條,以及2 500米長現代化鹵水管道輸送線1條,現港口年吞吐能力達400多萬噸。
岳陽港分為11個港區:長江沿岸港區6個,華容港區、君山港區、城陵機港區、道仁肌港區、陸城港區、臨湘港區;湘江沿岸港區5個,湘陰港區、泊羅港區、岳陽縣港區、岳陽樓港區、七里山港區。其中300~1 000噸級泊位63個,1 000~3 000噸級泊位27個,3 000~5 000噸級28個,5 000噸級泊位2個,300噸級以下泊位27個。57個1 000噸級以上泊位(含1 000)有54個在岳陽市城區港區,300噸級以下泊位和自然岸坡主要分布在各縣(市) 區港區。2012年岳陽港貨物吞吐量達到1.04億噸。
衡陽港劃分為:金甲嶺港區、松木港區、丁家橋港區、文昌港區、東陽渡港區、合江套港區共6個港區。合江套港區以客運為主要功能,金甲嶺港區、松木港區主要功能為運輸散貨、件雜貨,丁家橋港區主要功能為運輸重件、件雜貨,文昌港區、東陽渡港區主要功能為運輸件雜貨。衡陽港口貨運碼頭以2 000噸級、1 000噸級和300噸級貨船為設計船型。根據吞吐量預測,衡陽港2015年、2020年、2030年吞吐量分別為757萬噸、1 145.8萬噸、2 638.4萬噸。
從全省戰略高度統籌開發建設湘江水運項目。重點建設發展長沙港、岳陽港等主要港口,特別是加快岳陽城陵磯新港建設。湖南省重點建設:一是岳陽港工程:投資100億元,重點建設岳陽港城陵磯(松陽湖)港區二期工程,岳陽港臨湘港區鴨欄碼頭工程、華容港區塔市驛碼頭工程、湘陰港區漕溪碼頭工程、岳陽縣港區鹿角碼頭工程、君山港區荊江門碼頭工程、汨羅港區一期工程等項目。二是長株潭港口群工程:投資100億元,重點建設長沙港霞凝港區三期工程、長沙港銅官港區一期工程、湘潭港易俗河港區一期工程、湘潭港鐵牛埠港區二期工程、株洲港銅塘灣港區一期工程、株洲港銅塘灣港區二期工程等項目。三是湘江千噸級航道工程:規劃投資61.9億元,重點實施株洲至城陵磯和衡陽至株洲2 000噸級航道建設工程、永州至近尾洲航道改擴建工程、株洲至城陵磯航道提級建設工程。
現階段湘江各港口的粗放經營,管理者在港口物流建設中的理念和規劃還不夠全面,使得物流相關信息技術沒能很好地應用到現代港口物流經營管理中。雖然,各個港口經營者都意識到需要充分利用現代物流信息資源,構建自己的物流信息平臺,但是在行動中卻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遲遲不能推出。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缺失,大量信息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區域內相關貨源便被其他運輸通道給搶走,對外部市場信息的反應遲鈍,也導致港口物流企業流失了大量生意,進而影響到整個港口物流業的現代化發展和物流服務效率的提升,也就慢慢失去了在物流市場競爭的優勢。
現湘江港口群的一些港口企業開發了部分專項業務處理信息系統,但這些港口間的信息系統還缺乏整合、集成度和共享性不高,也未在港口群內實現共享。各港口和港口企業系統的開發缺乏統一的規劃,信息系統水平參差不齊,不利于整個湘江航運信息系統集成。湘江港口群可采取的信息整合聯動模式,由湖南省水運主管機構如省水運管理局,或省航運集團公司統一規劃和建立一個信息聯動平臺,服務器設備、信息資源等后臺主要軟硬件系統均被物理地集中于總部,在上層層次實現數據的集成共享。長沙、岳陽、湘潭、株洲、衡陽各港口企業為遠程用戶,擁有獨立的賬號,保持各港口一定獨立性的同時實現了港口群信息的高度集成,以及貨運等信息的共享。
根據湖南省和湘江沿岸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湘江各港口群發展布局可知。長沙新港作為湖南省最主要港口以及長株潭港口群核心港口,各種貨物吞吐量都比較大,集裝箱的吞吐量也占很大比例,國際集裝箱年吞吐量增長較快。服務范圍除了長沙市區以及長株潭地區外,腹地范圍甚至全省和部分省外。長沙新港周邊有很好的物流條件,附近新建的長沙鐵路貨運北站最大貨運吞吐能力可達2 000萬噸/年,是中南地區重要的貨運樞紐站。周邊長沙金霞保稅物流園區總面積達100萬平方米。長沙港區這些通暢的水、陸交通網絡和區港聯動條件,可以為進出口貨物儲存、分撥、配送提供快速通道。所以它可以為長株潭和全省提供方便貨運業務。湘潭港水運比例較大,有便捷的鐵、水分流條件。湘潭周邊重型工業強勁,礦石鋼鐵量大,有湘潭鋼鐵廠、漣源鋼鐵廠等大型鋼鐵和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僅2個鋼廠每年從國外進口的礦石近1 000萬噸,出口鋼材近2 000萬噸中絕大部分通過水運。湘中、湘東腹地的一些貨源對湘潭港水運的依賴性也較大。湘潭港區可為湘潭以及湘中地區工礦企業提供大宗貨物服務條件。株洲港位于鐵、公、水交匯的樞紐。株洲是湖南省主要工業城市,較大的工業產業規模,有株洲車輛廠、株洲電力機車廠、株洲冶煉廠等大型企業。港口貨物大宗貨源集中,有大量進口的礦石,大量出口的有瀏陽、醴陵煙花鞭炮及其他農副產品等,株洲港可服務株洲工礦企業和湘東大宗貨物以及特種貨物進出。岳陽港已發展成為以能源、原材料、外貿物資、糧食、紙品、化工、建材等物資為主,水陸中轉,兼有客運旅游等多功能綜合性外向型港口。它是交通部公布的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是湖南省唯一的長江對外口岸,也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之一。它物流腹地達到全省、甚至鄰近省份。衡陽港為衡陽市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內河重要港口、湖南省中南部地區航運中心和湖南省大港口,是中國內陸重要的鋼管產品、煤炭、礦建材料等多種物資運輸的集裝箱港。是湖南省地區對外物資運輸集散基地,為衡陽市工業園區及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提供運輸保障。
長沙作為省會城市和長株潭城市群核心使長沙港成為長株潭甚至湖南省港口體系的中心港,而長沙新港優越的區位條件和水陸條件、集疏運條件為長沙港成為港口體系的中心港口提供有力保障。長株潭港口體系的港口貨種結構差異也呈現逐漸增大趨勢,各港口分工逐漸明顯。長沙港的集裝箱專業水平高,液體散貨、件雜件、干散貨的專業化雖不明顯,但也占有一定份額。株洲港的液體散貨、干散貨和湘潭港的干散貨、件雜后的專業化程度高。在長株潭港口體系中,長沙港由于經濟和地理位置優勢,可按服務于長株潭區域經濟的多功能、綜合性水上貨物集散港口,也是湖南省主要集裝箱港口。株洲港口和湘潭港口結合自身特點,重點建設干散貨、液體散貨和件雜貨泊位,在功能上與長沙港互補,從而使長株潭港口體系發揮最優整體效益[7]。岳陽港區扼湘、資、沅、澧、洞庭湖與長江交匯之咽喉,屬水運樞紐位置。其中城陵磯港區為岳陽港的核心港區,是以集裝箱、件雜貨、大宗散貨和糧食為主的,大型鐵公水聯運的綜合性港區。城陵磯新港區建設成為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現代物流的重要園區,開放型經濟的重要門戶。衡陽港為衡陽市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內河重要港口、湖南省中南部地區航運中心和湖南省重要港口。
高速通車總里程達3 968公里,全省“兩縱五橫”的高速公路骨架網基本形成。預計到2020年,全省將形成“七縱九橫”為骨架的高速公路網。湖南鐵路營運里程達3 840.7公里。形成湘江流域“三縱三橫”普速鐵路網。這些多為湘江流域主要港口提供了較好的后方集疏運條件。主要有如下幾大通道整合:沿湘江流域南邊通道主要有:公路:京珠高速湖南段,岳臨高速,107國道;鐵路:京廣鐵路湖南段;水運:湘江航道。東西通道主要有:公路:長常高速,滬昆高速湖南段,衡昆高速湖南段;鐵路:長石鐵路,湘黔鐵路,湘桂鐵路。其中重點是做好長沙霞凝港、岳陽城陵磯港的與這些通道的集疏運優化。
長沙港現在建設的霞凝主港區條件優越,港區后方預留了足夠的陸域縱深,港區縱深為300~500m不等。港區集疏運條件良好,京廣鐵路線和石長鐵路線交匯于霞凝,形成鐵路樞紐。公路交通也比較便捷,芙蓉北路與繞城高速為港口提供快速公路集疏。但隨著貨運量增加,長沙新港應擴建新港路等港區與后方公路、鐵路的聯接道路,以及與城市北二環城市主干道聯接線。所以長沙港區集疏運優化主要在與港區與后方鐵路貨場、城市主干道、公路以及霞凝物流園區聯接道路的擴建以及新建。
株洲港主要港口銅塘灣港區離城市中心較遠,陸域條件及集疏運條件較好,有一定發展余地。港區內有兩條鐵路專用線,鐵路經市內喻家坪調車站可與株洲市北區20余家大中型工廠相連接。但與城市外圍環形和高速公路相距較遠,所以應優化與工業區以及城市主干道、高速聯接道路擴建,與紅港路、沿江大道建設。
湘潭港九華港區陸域寬闊,后方腹地為九華經濟區,交通為最近規劃城市網,寬捷方便。注意與長潭西、滬昆高速,以及與湘潭市區連接線的優化聯接。鐵牛埠港區處于湘潭鋼鐵廠、湘潭電機廠等大型企業旁邊,主要為周邊大型企業貨物集疏運,所以應優化與湘鋼等廠區、貨場等進出通道優化,以及與京珠高速聯接線的建設。
岳陽港主要港區為七里山港區、城陵肌港區、道仁肌港區、陸城港區。上起東風湖,下至陸城新港。其集疏運系統改進方案歸納為:公路5縱7橫,鐵路2縱1橫,管道3連線。重點優化好港區特別是城陵磯港口與腹地主要公路沿湖大道、107國道、岳臨高速、鐵路貨場松陽湖地段1 500~2 000萬噸工業編組站的聯接線。
衡陽港區集疏運改進方案主要為:做好沿江路(湘江路)改進,與城市主要工業區的聯接,以及與城市一環線、衡邵高速、岳臨高速、衡昆高速的聯接。
在國家大力支持和幫助湖南水運建設穩步發展的有利條件下,湖南應該抓住發展機遇,將湘江打造成“東方萊茵河”,基本建成以長沙、岳陽等國家內河主要港口和其他重要港口為節點,與其他運輸方式無縫銜接的內河水運體系。在湘江港口群形成定位明確、功能各異、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港口群,在各港口之間形成戰略優化、信息優化、運營優化、功能優化和服務區域優化的港口聯動機制,并優化湘江港口群集疏運環節,發揮港口群集體優勢、提高市場物流競爭力。以湘江港口群為基礎,通過各個港口在功能上的優化組合,從而形成功能全面、競爭力強大的港口物流體系。通過對區域內現有港口進行優化布局,從而有效整合物流資源形成區位競爭優勢,逐漸在激烈的運輸競爭中搶占有一席之地,適應湖南省現代經濟不斷發展對物流服務的迫切需要。
[1]湖南省政府.湖南省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DB/OL].(2013-11-16)[2014-01-30].http://www.hunan.gov.cn/zwgk/ghjh/fzgh/201212/t20121210_697882.html.
[2]李昌明,楊明明,沈杰.一體化環境下津冀港口群戰略聯盟構建研究[J].物流技術,2012,31(7):274-278.
[3]黃潔婷.三峽庫區港口群聯動模式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 董潔霜.港口集疏運系統優化模型[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7,29(5):453-456.
[5] 胡富君.淺析長株潭水運與港口一體化優勢[J].交通企業管理,2010(10):6-7.
[6] 蔣龍平.對湖南“3+5”城市群水運發展的思考[J].湖南交通科技,2011,37(3):115-117.
[7] 韓時琳,慈慶玲,趙利平.長株潭港口的定位研究[J].中國港灣建設,2009(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