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亞文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東龐礦,河北邢臺 054000)
如何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
滕亞文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東龐礦,河北邢臺 054000)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特定經營環境中的企業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的合力,是構筑企業競爭力的脊梁,它的大小不僅在于企業擁有的資金、人才、設備等資源,更重要的是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
競爭力 新機制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跨國知名公司涌入中國,國內企業與國際企業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與沃爾瑪、微軟、等著名跨國公司相比,國內企業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特定經營環境中的企業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的合力,是構筑企業競爭力的脊梁,它的大小不僅在于企業擁有的資金、人才、設備等資源,更重要的是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究竟什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美國能力專家潘漢爾德和哈默把核心能力比作企業競爭優勢之樹的根,由能力之根生長出核心產品,再由核心產品到各經營單位生產出各種最終產品。多種經營的企業就好比是一棵大樹,樹干和樹枝是核心產品,較小的樹枝是經營單位,而樹葉、花、果實則是最終產品。樹的根系則提供了大樹所需的營養,大樹的穩定性就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能給企業帶來持久的價值回報,維持企業競爭優勢的持續性。企業可以依靠現有的核心能力來產生和擴展新的商業機會。可以使企業降低成本,顯著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因此,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擴展市場,高效持續發展的有效捷徑。戰爭中,軍隊都喜歡搶占制高點,制高點就代表一種位勢,也就是地位形勢的簡稱。商戰中也是這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也需要占領優越的地位和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
在市場經濟下,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企業必須面向市場,建立具有創新意識的運行機制,時刻求變求新,不墨守陳規,勇于創新,只有創新,企業才能成為市場的強者,具有與眾不同的市場競爭力。企業不僅要擁有具有創新意識的制度體制,在其他層面上也不能停滯不前。企業間的競爭,最顯而易見的是產品的競爭,技術的競爭推動了產品的更新換代,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核心。企業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技術創新,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場化進程。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樣,企業也有其產生、發展、衰退、消亡的生命周期,但不同企業的生命周期卻有很大差別,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卻經久不衰。世界知名的大企業之所以能在各自的行業中站住腳,關鍵的一點便是他們不僅有核心產品,而且能保證其核心產品的更新換代。只有當企業的內在技術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足以支持企業核心技術產生,并滲透到核心產品,且具有異質性、滲透性,能給用戶創造獨特價值,才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專業人才團隊聚集和企業內部有用的人才,必要時還需借助企業外部人才,團隊需要進行高效率的技術攻關或活動,以盡快形成企業的核心技術,核心產品,以致最終形成核心競爭力。國以才立、事以才治、企以才興,人才是企業第一資源。企業要有效地激勵員工,樹立團隊間及團員間的信任和信心。
企業的資源大體分為三類: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組織能力。企業要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關鍵在于資源的組合與協調。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水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個木桶的容水量,不是取決于桶壁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要使木桶能裝更多的水,就要設法改變這塊木板的現狀。木桶原理的運用即企業要通過持續補缺來提升企業能力。
核心技術對一個企業的作用不言而喻,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企業就能領先于市場。為了及時收集最新的技術、管理信息,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索尼公司內部不時舉辦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參加人員從公司董事長到一般技術管理人員,加強技術交流,促進組織學習,通過廣泛的交流和組織學習,使企業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都有機會了解國際國內市場及技術變化的動態,學習和吸收其中對自己有益的東西,以升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田公司的核心能力主要在發動機傳動系統方面的核心技術專長,它不但生產出獨具競爭力的核心產品本田摩托車(省油、易發動、易加速、噪音小、成本低),而且擴展到小汽車、外用發動機、掃雪車、轎車、田間耕作機、割草機、四輪車、節能車等。
外部環境對所有企業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對他們的控制能力最弱。但是,決定企業經營活動的勝負的許多因素都存在于企業外部。豐田是具有核心能力的世界知名企業,豐田汽車的競爭力是在困難中脫穎而出的。兩次石油危機把美國企業搞得狼狽不堪,汽車的銷路受到了很大影響,由于日本本土資源缺乏,豐田不得不從節省資源考慮,發明了即省油又成本低的汽車。1979年美國小汽車銷售比上年下降了10%,1980年再下降21%,許多企業破產。1980年日本汽車占領美國21%的市場。豐田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現代企業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必須適應環境。逆境能夠誕生出平時我們所掌握不了的特殊的能力。
具有核心競爭力是每個企業的夢想,但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屈指可數,這是因為很多企業走進了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誤區。
首先是多元化誤區,過度多元化常常會使企業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把投資多元化誤同與擴大經營規模,盲目的多種經營使企業疲于應付,忙得焦頭爛額,反而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
其次是低成本擴張,目前低成本擴張的提法十分時髦,一些企業不顧客觀條件急于兼并和收購大量中小企業,層層設立子公司、孫公司,一方面資產壯大,人員增加,規模膨脹,另一方面企業管理不善,包袱沉重,效益下滑。企業低水平重復投資,降低了競爭力。
再次是技術開發與市場脫節,好的技術不等于好的市場和暢銷的產品。1987年,銥星公司開始了一項通訊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銥星系統計劃,整個工程預計11年完成,累計耗資50多億美元,從而使無線通訊網絡覆蓋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就高科技而言,銥星計劃確實是一個美麗的童話,然而,巨大的研發費用和系統建設費用使銥星系統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2000年銥星公司因巨額債務破產。銥星公司的衛星通訊系統完全優于其他通信技術,但技術與市場的脫節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探討世界上有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成功經歷,吸收它們構建核心競爭力的有益經驗并應用于實踐,幫助我國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才能領先與市場。全方位實現管理規范化與科學化,提高駕馭市場能力,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我國企業在國內經濟轉型其以至于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的首要任務。
[1]趙光中.核心競爭力與資源整合策劃.2003年.
[2]李建明.企業核心能力.1998年.
[3]史東明.企業如何培育、提升核心競爭力.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