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剛 鮑景寬 孟霞 張書恒
(國網山東東阿縣供電公司,山東聊城 252200)
運檢一線卓越化文化建設與實踐
燕剛 鮑景寬 孟霞 張書恒
(國網山東東阿縣供電公司,山東聊城 252200)
認真探索文化在健全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法,創新活動載體,完善運檢技術管理體系,建設一流隊伍的作用,結合生產一線實際選擇實踐方向并付諸實施,實現文化與工作的相容共濟,良性互補,是文化統領和指導一線工作的重要途徑。
卓越化 文化建設 運檢一線
(1)全面加強生產一線文化建設是電網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實現各項工作全面提升的重要載體。
(2)運維檢修部是電網發展的根基,承擔著電網的輸、變、配電的檢修和運維工作,如何發揮一線文化的引領作用,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紀律嚴明、樂于奉獻的干部員工隊伍,成為檢驗一線文化創建成效的試金石。
運維檢修部是生產一線,是電網運行管理的核心部門,東阿運維檢修部一直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創新爭優,勇創一流,唯旗是奪,“一線卓越性”企業文化傳播實踐活動,立足于東阿生產一線運檢實際,通過開展“五比·五提升”,“加減乘除”工作法等多種有效載體活動,在運維檢修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的基礎上,著重做好“三個結合”,加強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認真探索企業文化在健全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法,創新活動載體,完善運檢技術管理體系,建設一流隊伍等方面的思路,結合生產一線實際選擇實踐方向并付諸實施,實現文化與工作的相容共濟,良性互補,將品牌優勢轉化為文化優勢、創新優勢和競爭優勢,推進完成生產一線各項目標任務,實現安全生產“四個零”(行為零違章、管理零失誤、設備零缺陷、安全零事故),進而實現安全“卓越”目標。
一是比業務,提升學習意識。二是比技能,提升管理意識。三是比安全,提升憂患意識。安全是紅線,安全生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比安全,就是常懷憂患意識。 四是比創新,提升上進意識。創新是生產力,增強創新意識,善于發現,善于觀察,善于總結,于己創新,時時創新。五是比奉獻,提升大局意識。奉獻是文化,是一種愛,更是一種境界,在生產一線比奉獻,就是比把本職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熱愛和完成,從點點滴滴中尋找樂趣。通過開展五比·五提升”,開展比業務、比技能、比安全、比創新、比奉獻,形成以比促學,以賽代練,以考促訓,掀起“知識大學習、業務大培訓、崗位大練兵、技能大比武、創新大比拼”的熱潮,全面提升了學習意識、管理意識、憂患意識、上進意識和大局意識。
一是企業文化推廣培訓制度化,把企業文化知識作為基礎培訓的必修課,結合一線工作實際加強企業文化在一線的宣傳和落地。二是企業文化建設實踐常態化。將企業文化知識列為黨課講課的內容,常常抓,時時抓,進行周匯報,月統計,季度評比制度。三是企業文化內涵宣傳科學化。四是企業文化傳播建設專業化,打造立體化宣傳模式,以看板、畫冊、微信平臺等為載體,全方位多層次宣傳企業文化內涵。
一是運用“加法”集合力。實行“1+1”導師帶徒,實現一幫一,一對紅的目標。二是運用“減法”緩壓力。運用減法將管理提升與生產工作緊密融合,以解決生產和管理中的核心問題和薄弱環節為著力點,發揮正能量,提高執行力。三是運用“乘法”倍增力。實行崗位兼職,一人兩崗、多崗,一專多能,節約勞動成本,降低不必要的開支。四是運用除法去阻力實行績效考核,同每位員工簽訂績效合約,將各項工作指標層層分解到各個單位和具體責任人,做到目標細分,“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
一提:提升認識,明確企業文化的戰略導航和統領地位。深入把握企業發展規律和企業文化建設規律,主動適應企業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結合生產經營與管理實踐,不斷探索企業文化融入管理的新載體、新途徑,促進企業文化落地。
三化:內化于心,開展“中國夢國網情”“我為企業文化獻一計”等活動,開展企業文化普、調考、建設企業文化走廊深化傳播渠道、豐富宣貫載體,讓企業文化理念入耳、入心。
固化于制,使企業管理真正實現了科學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結合。要實行文化管理就要將文化和管理融為一體,必須切入業務、植入制度、融入行為,用理念踐行來營造人人參與文化建設的格局,養成全體員工規范的行為習慣。實現文化理念的落地,提升企業管理的整體水平。
顯化于形,開拓企業文化的新領域把對文化的體會和成果轉化為思想境界的升華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正是堅持“一線卓越行”企業文化的建設與實踐,企業文化示范引領作用快速凸顯,運維檢修部的工作保持了鮮活的生命力與澎湃的活力,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多項指標位于山東省電力公司A段,今年取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二項,發表學術論文六篇,管理創新成果5項。
燕剛(1976—),男,山東東阿人,本科,工程師,負責運檢技術管理和物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