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榮
(黑龍江省慶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黑龍江 綏化 152400)
施肥方式中測土配方法的實際基礎為肥料的田間試驗以及土壤測試,主要依據是肥料的田間效應以及作物對肥料的需求規律和土壤的供肥性能,對有機肥料進行合理的施用需喲啊保證肥料施用中N、P、K等元素的含量,以及時間和方式的控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核心是調節和解決作物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并且保證作物的養分供給平衡,在此基礎上針對性的對作物進行營養補充,從而以最小的開支以及勞動力付出滿足農產品的生產量,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以及提高肥料作用的目的。
通過土壤的普查資料應用,充分了解采樣區域的肥力等級以及土壤類型和地形特征,科學劃分不同的采樣單元,并在土地利用的現狀圖中進行標注。保證每個單元的土壤盡可能一致。具體的劃分如下:果樹和大田作物單元為6.67hm2,而蔬菜的單元則為3.33hm2,而大棚單元劃分則是以棚室為單位。土壤采樣需要根據作物種類的不同進行分類采集,同時還要以土壤類型以及地形分布的區別進行分類采集。
采樣需要多個采樣點,由于土壤樣品應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其種類一定要涵蓋被采樣區域的土壤狀況。一般在采樣的過程中,根據土壤肥力以及單元大小等情況,設置不同的采樣點,大田單元中采樣點應當保證15至20個,大棚中則應當設置9至13個。此外,采樣點的分布要保證均勻,以此保證其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采樣主要遵循的原則是多點混合隨機等量,果樹采樣單元以及大田采樣單元可以采用S形的采樣分布模式進行采樣,而大棚內的取樣則是采用了梅花形的采樣布點模式進行采樣。而在采樣時,應當保證采樣的深度以及取土量均勻一致,且保證土層的比例適當。取樣器入土深度應當相同,同時方向應當垂直于地面。一般土壤取樣采用取土鏟,首先在取樣點上鏟出耕層斷面,繼而平行于該面進行取土。并且在對微量元素進行測試時,樣品的取樣必須采用不銹鋼取土裝置進行采集。在采集深度上,蔬菜和大田作物的深度均為0至20cm,而郭樹土壤深度的采集則在0至40cm。且在采集土壤樣本時應當注意,旱田采集中應當在根茬之間進行,而水田的樣本采集則應當避免傷及水稻根部,果園的土壤樣品采集時應當選取兩果樹之間進行采集。將土壤樣品置于塑料布上,剔除其中的植物根系雜草以及石塊等雜物,鋪成正方形,平均分為四分,取其中1kg作為土樣。
對于土壤樣品處理要規范準確,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土壤中一些物質會隨著風干而發生變化,諸如銨態氮以及二價鐵、硝態氮會發生狀態上的變化,因此分析土壤時需要保證其新鮮性。如此樣品在實驗中才能反映土壤的真實狀態,用以表現某些研究需要的理化性狀,因此用于實驗的樣品應當保證新鮮及時,使用塑料棒以及粗玻璃攪拌后稱樣測定。新鮮的土壤樣品不能貯存太久,需要進行暫時貯存的應當進行密封,使用塑料袋包裝,并將袋口密封,冷藏處理。
野外土壤采集的樣品要及時進行風干,樣品風干盤是用來風干的專用器皿,將土壤樣品平攤,放置在通風音量的地方,自然的風干,并且應當保證土壤樣品在進行風干的過程中不會受到酸性、堿性物質以及灰塵的污染。且土壤風干不能直接受到日光曝曬,以防養分流失。
土壤在實驗前需要進行磨碎過篩處理,而不易衍磨而被留在篩上的土樣不能扔掉,需要進行再次磨碎過篩,知道全部土樣都過篩處理完畢。過篩后應當充分混勻全部土樣。一般而言,初過篩土壤在機構以及養分上都較低,而之后過篩的土樣在養分以及結構上都較高。
測土配方中土壤測試是施肥工作的關鍵點,作為關鍵環節,土壤測試的準確性會直接對配方造成影響,為了對數據的可靠性進行檢驗,確保數據準確,那么可以通過下面幾種方式予以把握。
隨即抽取需要測定的樣品10%到30%,用以進行評星雙份的測定,若是誤差值在允許的范圍中便是合格。若是測定的結果不能符合要求,則需要重新進行測定,另外還需要再次增加實驗的測定次數,直到其誤差值能夠符合要求。
平行測定需要空白實驗予以考察和比較,用以監控環境、器皿、實驗藥劑以及水帶給實驗的污染情況,用以了解污染程度。
在對樣品進行檢測時,需要有一個用以參比的樣品進行同時測試,同測定值進行比較。
測土配方主要的參考數據的基本來源為田間實驗,田間實驗關系到施肥的模式參數建立以及肥料配方提出,是肥料校驗以及配方效果驗證推廣的基礎。因此對其進行有效科學的控制,是保證實驗數據科學、準確的基礎。
試驗地的科學選擇能夠有效降低由于土壤差異產生的影響,對于實驗精度的提高十分有利。另外試驗地的選擇要保證肥力的水平以及土壤的類型和作物長勢的一致性,且試驗田的選擇應當盡量選取地勢較為平坦的地段。另外對于試驗田的排水以及灌溉條件應當充分保證,保證田間的水分充足且不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另外對外界環境的調節能力較強,避免由于外界環境變化產生的實驗誤差。
田間試驗要由專人嚴格操作,確保各項參數準確。試驗各小區內除施肥品種、數量不同外,其他澆水、防病、治蟲等管理措施要掌握完全一致。對作物生育期間的生物學性狀要認真調查并做好記載,秋季晾曬并做好室內考種。
[1]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普及率低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