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澄
(云浮市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中心,廣東 云浮 527300)
隨著人才與技術的不斷輸入,我國的公路建設已經越來越成熟,但是隨著工程建設而來的環境破壞問題也越來越多?,F在國家制定推出一系列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使我國的環境保護有了基本的體系,公路環境保護工作也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在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號召下,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公路建設對環境影響的評價工作,力求優化施工項目,下面對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問題進行探討。
(1)噪聲影響。在施工過程中,不管是公路的隧道,還是各種橋梁或者路基路面方面的施工都會應用到很多施工機械,難免產生噪聲,如果項目動工的地區處于自然保護區或者是居民區,那么還有擾民的隱患。
(2)污染空氣。在施工的時候特別是對路面路基的施工會制造很多揚塵以及瀝青煙,使空氣混濁。
(3)污染水環境。施工的時候機械會排除許多油污水,在營地上還會排放生活污水、垃圾,而橋梁的施工也會對橋底的水流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果碰到雨天,雨水還會沖刷對方的建筑材料導致水體污染。
(4)污染社會環境。有一些項目會進過村落或者是鄉鎮等地區,對于周圍居住的居民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5)生態環境污染。這是一項在公路環評包括的重點內容,公路施工中的路基施工會對一些農田和林地有侵占的可能,地表裸露的程度加重,導致水土流失的進一步加深。
(1)空氣污染。表現在路面的揚塵增加,汽車尾氣增加。但是汽車的尾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屬于一種對空氣影響不大的污染。
(2)噪聲污染。汽車在經過人口較多的村鎮使會對周圍的居民造成噪聲污染。
(3)生態污染。公路的修建會占用很多的植被,引起水土流失等,同時也對動物居住環境產生影響。
(4)水污染。油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等有污染的水源排入江河中。
(1)防止噪聲污染。要大量引進先進的低噪聲設備,盡量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進行夜間的施工。合理地選擇運輸通道和時間,規劃施工的場界,設置防止屏障,科學制定工程施工的流程和計劃等等,有效減輕噪聲的影響。
(2)保護大氣環境。在路基的施工工作中,在及時對其進行壓實,經常在鋪裝或運輸材料的路段進項灑水,避免揚塵。根據不同的物料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運輸,比如運輸水泥或石灰要用袋子或灌裝裝好,運輸土料或砂料時要謹記加上篷布遮蓋,還要對路面進行及時的清理。此外,在管理和施工上要遵循文明清潔的原則,輕裝輕卸,盡量控制可能產生的一切不利影響。
(3)保護水環境。進行橋梁施工要盡可能地在枯水時進行,盡可能減少面積,多采用循環尊孔灌注樁等方法進行施工,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泥漿等污染物的排放。在施工時要將鉆渣及時地運出,盡量讓施工材料遠離水源,運輸粉末狀的材料要多加蓋篷布,避免被風吹散,沒用的垃圾要進行統一的堆放和清理。不能在水源附近投入廢棄渣,不能向水源排放廢水,不但對水質有影響,還有可能造成堵塞,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要進行統一的清理。
(1)噪聲污染治理措施。檢測車輛噪聲情況,防止車輛的噪聲超標,對公路的運輸進行有效的管理。在學?;蚓用駞^等地方要設置相應的防止噪聲屏障,比如安裝一些隔聲窗或者是多建設一些綠化帶等,從而使噪聲的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可以在街道中設置慢行、減速等標志。此外,對路面情況要及時進行養護工作,保證路面良好。
(2)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嚴禁在公路兩邊的200米距離內建設學校、醫院、居民區等,兩旁應該多種植樹木。不但可以凈化空氣,還可以美化環境。此外,對車輛進行統一有效的管理,對需要采用加蓋篷布要求的情況要做好明確規定,限制尾氣超標的車輛行駛,并根據國家相關的對尾氣排放要求和環境監測目標要徹底貫徹執行,認真做好保護環境的一切工作。
(3)水環境污染治理措施。在公路的營運期間,要在沿河的路段增加防護欄等措施,避免載有危險物品的車輛發生事故造成損傷和污染。禁止在河邊設排放口,要在雨天地表引流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排放,避免在造成事故的情況下有廢水污染河流。要經常維修公路河段中的排水管,做好保養工作,如果有破損等情況要及時補修,在不同的時期加強保護水源的水質。在服務區等地方設置一些污水的處理設備,保證生活中的污水要被檢測出合格以后才能進行排放,而在處理危險物品時也要防止其出現運輸中泄露等突發狀況,準備好相應的急救措施。
(4)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措施。要盡力地保護各地區的土壤,尤其是對公路路側坡面、立交區、服務管理區等地方加強植被的綠化和恢復,在選擇植被時要盡量選用當地的植物,可以有效保護環境的安全。此外還要不斷加強水土保持等各項工作,從而使植被得以恢復、路基得到保護、路容得到美化,盡最大的可能降低水土流失,從而恢復生態環境。
環境的保護工作不但要在施工時期以及營運的時期加以重視和實施,也要結合公路施工的路段選擇和風險的防范等問題加以保護。
在公路施工中關于選擇路段通常有一些要求:要盡可能地避開自然保護區、名勝區、人口密集區等,盡可能地降低與河流交叉的可能性,可以選擇丘陵、河谷等比較寬闊的地段,盡量避開大范圍的林區,使植被被破壞的可能性降低。在風險措施的防治方面,要加強管理,加大對環保措施的執行力度,不斷加強施工人員的水平和技能,并制定規范的工作制度,有效解決突發問題和狀況,加強對事故多發區的巡視與檢查工作,并在當地設置一些預警和提醒標志。
要增強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否則在公路建設的工作中對周邊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和污染將不可估計。污染的控制和減少,必須從根本的工作抓起,包括在公路設計、施工、營運等階段就要加強技術上的監督與運用,增強環境的評價與保護意識,使各項環保工作徹底地貫徹執行。而且建設公路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這就要求施工人員對各種不良影響的產生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在解決噪聲饒命、廢渣廢水污染、水土流失等情況下要有一定的對策治理,這就要求必須要制定嚴格完善的治理方案,真正做好環境保護的工作。
要對公路環境建設的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預先的控制和保護,做好完善的規劃,這樣可以保證將污染下降到最小。
要真正地做到環境保護,首先要具備實事求是意識,將每一項環保措施和工作落到實處。
首先就要在意識和思想上具備環保的理念,在公路設計的工作中就要秉承這種原則,并在公路的建設施工中貫徹到底。在施工過程中,所有的施工人員要加強合作與配合,嚴格制定出完善的措施對環境加以保護,無論在設計方面還是施工方面都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
其次要尊重以大自然為基礎的前提,針對具體的環境顯示情況采取相對應的崔氏加以保護,并對環境的污染做好適合的防備措施。做好環境保護的工作,要在每一個工作環節中認真負責,比如公路建設時要嚴格地控制保護好植被,不能占用太多的林地,而且及時處理廢渣,盡量保護生態的原貌。
接著再環境的保護理念上也要有所創新,因為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緊密相關,在公路環境的保護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因此需要收集周圍群眾百姓的意見,展開調查,并及時改正不良的措施。此外,還要有長遠的發展目光,合理規劃周邊環境的保護和發展。
最后,公路最基礎的功能就是運輸,所以要做好運營期間公路環境保護影響的相關研究和分析。公路的運營和發展,會使周邊的地區形成交通經濟運輸發展地帶,因此需要更為科學地規范周邊地區的環境保護措施,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讓周邊百姓在充分保護了公路環境的基礎上,發展各自的經濟活動,不但有利于經濟的帶動和發展,還充分發揮了公路建設的目的和價值,使得公路經濟帶得到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由上文可見,在追求低碳環保,探索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今天,公路建設項目必須把環境保護作為工程的基礎,自覺遵守國家的環境保護法律,確保在施工期和營運期都能做到對周邊環境的最低影響,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創造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符合綠色的經濟發展道路方向。
[1]徐粵浩.探討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能源與環境,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