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華,張建國,李辰,王佳
(1.陜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設計院,陜西 西安 710054;2.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子北采油廠,陜西 延安 717300)
隨著石油開發從傳統的一次采油向二次、三次采油和“2 +3”技術的發展,原油中含有的化學物質越來越多,相互之間的干擾造成原油破乳劑需要不斷更新換代,油田和煉油廠的污水處理系統以及原油生產大量含油污泥,并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1]。對含油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一直是國內外環境保護界和石油企業界的工作難點之一,是目前固體廢物處理中一個較大的難題[2]。國內外對含油污泥的處理方法一般有:固化法、焚燒法、自然干化法、生物處理法、熱洗滌法、溶劑萃取法、化學破乳法、焦化法、固液分離法等,但至今沒有一種成熟有效的處理方法,對油田的正常生產和油田周邊的環境保護都具有極大的危害[3-5]。
延長油田子北采油廠每年有3 000 t 的含油污泥,采取傳統的化學脫水技術難以達到脫水要求,如不及時處理,就會使得污油罐出現沖罐,給日常的原油處理帶來麻煩,通常采取將含油污油售給污油回收公司,并支付大量的運輸費用,造成大量的原油無法回收。
本文從化學破乳、污泥調剖方面對其進行了研究,能夠有效解決污油處理中的二次污染問題,實現資源化的合理利用,回收大量的原油,具有很好的實踐應用價值。
破乳劑TA1031、SP169、凝膠顆粒BZ-02、小分子聚丙烯酰胺BZ-08、交聯劑BZ05、延緩交聯劑BZ06 均為工業品;破乳劑HK601、HK606、分散劑HK715、懸浮劑HK723 均為自制;子北采油廠含油污泥,成分見表1。

表1 子北采油廠含油污泥離心實驗結果Table 1 The centrifugal test results of oil sludge from Zibei oil production plant
GJ-3S 數顯高速攪拌機;TDD-5Y 立式原油水分測定離心機;SUPRA55 場發射掃描電鏡;ZNN-D6 六速旋轉粘度計;LDJ-500 型堵水調剖試驗儀。
取含油污泥2 500 mL 于廣口瓶內,40 ℃恒溫30 min,搖動100 次,使污油混合均勻。取100 mL污油于具塞量筒中,放入40 ℃水浴鍋內,分別加入破乳劑TA1031、SP169、HK601、HK606,考察10 h 脫水效果。
取均質化處理后的子北污油500 mL,倒入數顯高速攪拌機中,依次加入小分子聚丙烯酰胺BZ-08、交聯劑BZ-05、延緩交聯劑BZ-06,在1 000 r/min 下攪拌15 min。依次取100 mL 于燒杯內,加入不同質量凝膠顆粒BZ-02,使其不斷分散均勻,用堵水調剖試驗儀測試凝膠強度。
不同濃度破乳劑TA1031、SP169、HK601、HK606 10 h 脫水效果,結果見表2。

表2 破乳劑脫水效果Table 2 The dehydration effect of demulsifier
由表2 可知,TA1031、SP169 對污油的敏感性很低,脫水與加量無關;HK601、HK606 隨著破乳劑加量的提高,脫水量不斷增加。HK606 脫水量最多,1%濃度的相對脫水率為85.71%。由于泥質在原油中均勻分散,形成懸濁體,吸附大量的水,使傳統破乳劑難以壓縮靜電層,使泥質中的水無法析出,造成污油含水居高不下。
2.2.1 含油污泥均質實驗 量取子北采油廠污油,加入不同濃度pH 調節劑、分散劑HK715、懸浮劑HK723,攪拌,8 000 r/min 下進行均質處理5 ~15 min。分別量取100 mL 處理好的均質油泥,在模擬地層溫度30 ℃條件下,用原油水分測定離心機離心15 min,結果見表3。

表3 均質化污油穩定性實驗Table 3 Stability experiment of homogenizing oil sludge
由表3 可知,子北油泥加入調節劑、分散劑HK715、懸浮劑HK723 后,乳化分散的均質性強,離心幾乎很穩定。比較好的濃度為:0. 2% 調節劑+0.7%分散劑HK715 +0.5%懸浮劑HK723。
2.2.2 凝膠實驗 用地層水配制0.1% ~0.4%小分子聚丙烯酰胺BZ-08、0.05% ~0.2%交聯劑BZ-05、0.1% ~0.3%延緩交聯劑BZ-06 混合溶液,在30 ℃的模擬條件下,測試粘度變化和形成凝膠的穩定性時間,從延緩交聯時間在10 h、交聯形成凝膠固化及壽命半年以上三個方面研究,滿足以上條件的最好濃度為:0. 3% 小分子聚丙烯酰胺BZ-08 +0.1%交聯劑BZ-05 +0.2%延緩交聯劑BZ-06 混合溶液。
2.2.3 污泥調剖體系研究 取均質化的子北污油,采用4 因素3 水平正交實驗法L9(34),考察小分子聚丙烯酰胺BZ-08、交聯劑BZ-05、延緩交聯劑BZ-06 和凝膠顆粒BZ-02 對成膠時間的影響,因素水平見表4,結果見表5。

表4 因素和水平Table 4 Factors and levels

表5 L9(34)正交實驗結果Table 5 The result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由表5 可知,4 個因素對成膠時間的影響順序為D >A >B >C,其中凝膠顆粒BZ-02 用量最為明顯。最佳組合為A2B3C1D3,即最優的體系配方為0.2%小分子聚丙烯酰胺BZ-08 +0.07%交聯劑BZ-05 +0.1%延緩交聯劑BZ-06 +5%凝膠顆粒BZ-02,能夠滿足子北采油廠含油污泥調剖的要求。
(1)破乳劑TA1031、SP169 對污油的敏感性很低,脫水與加量無關;HK606 脫水效果優于其它,相對脫水率為85.71%。
(2)子北含油污泥調剖的理想體系為:0.2%小分子聚丙烯酰胺BZ-08 +0.07% 交聯劑BZ-05 +0.1%延緩交聯劑BZ-06 +5%凝膠顆粒BZ-02。子北污油作為調剖劑的現場應用,還需要做更細致的實驗研究,提出合理的現場應用工藝及施工方法,實現含油污泥的資源化無污染處理效果。
[1] 卜淑君.石油化學工業固體廢物治理[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12.
[2] 陳國福.薩北地區油井采出污泥利用技術研究[D].大慶:大慶石油學院,2002.
[3] 李丹梅,王艷霞,余慶中,等. 含油污泥調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石油鉆采工藝,2003,3(25):74-76.
[4] 趙虎仁,蘇燕京,葉艷.石油煉廠含油污泥無害化處理初步研究[J]. 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3,32(6):396-398.
[5] 李冰,謝衛紅,朱景義.中國石油油田含油污泥處理現狀[J].石油規劃設計,2009,20(4):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