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留枝
摘 要:國家政黨政綱政策的執行離不開黨政機關或團體,而黨政機關或團體干部是政黨政策的傳達者和推行者。蔣介石為使三青團更好的為國民黨統治服務,制定了三青團干部管理制度,三青團組織對其干部的管理是三青團組織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三青團;干部;管理
中圖分類號:D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3-0318-02
1938年,面對全國人民尤其是大量熱血青年紛紛投奔前線或在后方大力支持抗戰的局面,同時,蔣介石也意識到國民黨日益腐化墮落,內部爭權奪利的現象嚴重,需要注入“新的血液”,以求新生。于是,在1938年7月9日正式成立了三民主義青年團,即“三青團”。盡管蔣介石聲稱組織三青團的目的,“一是為求國民革命新的力量的集中,二是為抗戰建國的成功,三是為三民主義的實現”。但事實卻掩蓋不了蔣介石想通過三青團來和共產黨爭奪青年的意圖。并且,隨著形勢的發展三青團與國民黨爭奪權力的矛盾日益激化,也明顯超出了預料,最終蔣又于1947年10月不能不下令把三青團合并于中國國民黨。三青團雖然從建立到被合并經歷了短短九年的時間,但作為國民黨控制青年的一個特殊組織,一個在當時國民黨派系林立的情況下唯一一個敢于公開大張旗鼓的和國民黨抗衡的政治組織,而且無論其最終結果如何,也無法抹煞一個事實,即三青團造成了蔣經國勢力的迅速崛起.同時,也說明三青團是中國國民黨史上,也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政治組織。
國家政黨政綱政策的執行離不開黨政機關或團體,而黨政機關或團體干部是政黨政策的傳達者和推行者。蔣介石為了滿足其獨裁統治的野心,使三青團更好地為國民黨統治服務,制定了三青團的干部管理制度,三青團各級組織就是在此制度的規范下對其干部實行管理。三青團組織對其干部的管理是三青團組織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
一、干部的訓練
為使各級干部具備三青團中央所規定的組織領導才能,更好地為國民黨服務,三青團井陘分團根據三青團中央有關干部訓練的指示,做了一些干部訓練工作。其訓練方式主要有:(1)晨會。每日上班先由書記召集各股負責人報告已辦擬辦事項,研討各種工作方法及因工作所發生之問題,并分配當日重要工作。據三青團井陘分團籌備處1946年度工作匯報記載,1946年共召開干部晨會189次。(2)干部小組會議。每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上午由主任召集在團部工作人員,報告各股上周重要工作,檢討工作之優缺點,研究工作方式,決定下周工作計劃。其中1946年記載有34次。(3)舉辦區分隊長訓練班。如1946年5月18—19日,三青團井陘分團于井陘縣城內舉辦區分隊長訓練班一次。同年12月21—25日,又于井陘煤礦集合第二、六、七區隊長副舉辦訓練一次。訓練班所授主要科目為:總理遺教、要義,團長蔣介石重要訓示、三青團重要法規及團章,干部須知等。訓練班負責人為高印堂、鄭云英等。(4)舉行區分隊長副聯席會議 。目的是“為加強區分隊長副之培育,并發揮集思廣益之效以推進團務。”1946年共舉行區分隊長副聯席會議7次。(5)分隊長副工作會議。定期由區隊長召開,據統計,第一區隊及第七區隊每兩禮拜召開一次,1946年共計召開23次,第二、六區隊合并召開,每禮拜一次,1946年共召開26次。1946年三青團井陘分團各區隊共召開分隊長副會議91次[1]。
二、干部的獎懲
為了激勵三青團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三青團井陘分團遵照三青團中央的規定,對各級干部中“成績優異者”給予獎勵,除平時給予獎勵外還把獎勵記錄在案作為年終總考核依據。如1946年底曾對1946年內“成績優良者”列出名單通令嘉獎,并頒發獎狀。除年終總考核給予獎懲外,對平時“先進事例”、工作盡力、成績突出者也予以通知表揚。對工作不負責,表現不佳者予以警告、通令批評等處分。同時下達三青團中央關于干部升學、獎助辦法等。如1947年1月16日轉發三青團中央頒發的《三青團各級干部自費留學獎助辦法》[2], 同年2月3日,又轉發《各級干部升學就業獎勵金額并修正辦法》[3],以此督促誘導團干部努力工作。
三青團井陘分團轉發制訂的干部獎懲辦法,激勵了一部分團干部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團務的發展。但由于對干部只注重獎勵而很少懲處,獎罰不明,干部中出現一些不良作風。
三、干部的薪資
三青團井陘分團設立后,其干部的薪資由三青團中央供給。薪資按三青團中央頒布的各級干部薪資標準領取。如1946年5月31日,三青團井陘分團收到三青團河北支團轉發的三青團中央規定的《團務工作人員職位薪資級表》,規定自1946年4月起,實施三青團中央頒布的新的干部薪資標準。此后,隨著物價的上漲,干部薪資標準又多次調整。
1946年6月17日,三青團河北支團籌備處通令各分團部,各分團書記以上人員薪資由河北支團籌備處核定后報請三青團中央備案,股長以下薪級經分團主管人核定及河北支團籌備處復核后,提請三青團中央備案。除新任職人員(1946年度任用人員)應自初級起薪外,核定原任職人員(1946年1月份以前到職人員)薪級應以年終考績及在團服務年資為標準。年終考績結果應晉級者,每次晉一級為原則;在團服務二年以上,年終政績應晉級者,每次準晉二級;年終考績如果應降級而無級可降者,得按其級差書面比照減薪資。
按照三青團中央規定的干部薪資標準,1946年7月16日,三青團河北支團核定三青團井陘分團部干部薪資標準如下:主任高印堂自1946年4月起支乙等9級薪240元,書記鄭云英自4月起支丙等12級薪190元,股長高飛4月、5月份支丙等8級薪130元,股長蔡維治自6月起支丙等8級薪130元。蔡維治1946年4月、5月份(股員)支付丙等10級薪120元,等。
所有三青團井陘分團的各級干部和三青團中央各級團部干部一樣,其薪資由三青團中央直接匯撥,這樣的薪資發放形式,使三青團與黨政之間沒有經濟上的互相依附關系,一方面避免了薪資的各級逐層克扣現象,另一方面也對保持三青團的獨立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三青年團對其干部的管理工作雖然有一定的不足之處,但其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對三青團組織的發展壯大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參考文獻:
[1] 三十五年度(1946年)工作報告[Z].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20-1-520.
[2] 轉發三青團中央頒發的《三青團各級干部自費留學獎助辦法》[Z].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20-1-535.
[3] 轉發《各級干部升學就業獎勵金額并修正辦法》[Z].石家莊:河北省石家莊市檔案館藏檔案,卷宗號20-1-535.
[責任編輯 魏 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