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玲
摘要:21世紀初期,中俄政治和經濟關系得到了改善,經貿關系得以快速發展。2011年12月16日,俄羅斯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俄羅斯入世對中俄經貿關系將產生重大影響,既存在機遇又存在挑戰,中國企業應理性應對經濟環境的新變化。
關鍵詞:俄羅斯;入世;經貿關系
中圖分類號:F1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0-0003-01
一、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的歷程
1993年6月,俄羅斯遞交了加入GATT的正式申請。這是俄羅斯加入關貿總協定的開始。1995年俄羅斯又遞交了加入WTO的正式申請,從此開始了入世的艱難歷程。2000年之前,俄羅斯就承擔減稅義務方案、關稅稅率問題等進行了談判,但是進展不順利。直到2001年,談判有了起色,得到了發達國家在原則上的支持。此后,俄羅斯先后與歐盟、中國、美國簽署了有關俄入世的原則性協議。2008年,由于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發生軍事沖突,俄入世談判被中止,直到2011年10月,俄羅斯才完成了與WTO所有成員的入世談判,同年12月16日,俄羅斯成為了WTO第 156個成員國。
二、中俄經貿關系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中俄經貿關系的現狀
1.中俄雙邊貿易
2012年中俄貿易額達到881.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1.2%。但這一增幅明顯低于2010年的43.1%和2011年的42.7%。中俄貿易的基本面良好,中國對俄出口440.6億美元,同比增長13.2%;自俄進口441億美元,同比增長9.2%。相比傳統的原料出口,俄羅斯對中國的技術出口與制成品出口比例均有明顯提升;而中國對俄出口方面,在日用品銷售保持原有地位的同時,機電產品的貿易額也有所增加。由于全球需求萎縮,中俄貿易增長速度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兩國仍然是重要的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持續連創歷史新高。
2013年中俄貿易額達892.1億美元,同比微增1.1%。其中,出口495.9億美元,同比增長12.6%;進口396.2億美元,同比下降10.1%。2013年上半年,雙邊貿易在金融危機后遭遇首次負增長,降幅達1.2%,下半年有所回升。
2.中俄邊境貿易
2012年,中俄邊境貿易額為103.7億美元,同比增長10.8%。其中中國對俄出口39.4億美元,同比增長16.9%,自俄進口64.3億美元,同比增長7.3%。我國對俄邊貿出口以輕紡、農產品和小家電等為主;進口商品主要是原木、原油、化肥、鋼材、紙漿等。
2013年,黑龍江與俄遠東地區邊境貿易總額為223.6億美元,同比增長5.8%,約占兩國貿易總量的1/4。黑龍江自俄進口額同比提高154.5億美元,增長34%。
3.中俄相互投資
兩國相互投資增長速度較快,其中中國企業加大對俄投資的力度,投資份額有明顯提高。截至2012年底,我國對俄累計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4.2億美元。其中2012年,我國對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到6.6億美元,同比增長116.3%。2013年1-3月,我國對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為3767萬美元,同比下降61.4%。我國對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主要分布在能源、礦產資源開發、林業、建筑和建材生產、貿易、輕紡、家電、通信、服務等領域。據俄方統計,截至2012年底,我國對俄累計投資(含對俄提供貸款)277.9億美元,占俄累計吸引外資總額的7.7%,我國是俄第四大外資來源地。
截至2012年底,我國累計實際使用俄直接投資8.5億美元。其中2012年,我國實際使用俄直接投資2992萬美元,同比下降3.6%。2013年1-3月,我國實際使用俄直接投資192萬美元,同比下降43.7%。我國對俄投資集中在制造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領域。
4.技術引進
2012年,我自俄引進民用技術43項,合同金額1.4億美元,同比下降92%。2013年1-3月,我自俄引進民用技術13項,合同金額1178萬美元,同比增長46%。我自俄引進項目主要集中在核電、航空、航天、電子等領域。
中俄雙方互為對方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12年俄羅斯為中國第九大貿易伙伴,2013年俄羅斯為中國第十一大貿易伙伴。另據俄羅斯聯邦海關局統計,2012年與2013年中國連續兩年成為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雙邊貿易額增長1.7%,達888億美元。隨著兩國對能源、航空、航天、核能、信息等領域重視度的提升,推動了一批戰略性合作項目的展開,兩國相互的投資規模逐步增大,合作質量也在進一步提高。合作趨勢是大好的,但需要雙方共同推動。
(二)中俄經貿關系存在的問題
第一,雙邊貿易秩序混亂。隨著中俄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不規范的貿易方式為雙邊貿易合作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已成為兩國經貿合作關系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尤其是俄羅斯的“灰色清關”問題遲遲未能解決,直接損害了在俄羅斯的中國企業和商人的經濟利益,致使俄方出現了關稅和外匯流失、市場秩序混亂等一系列問題。
第二,兩國貿易商品結構以初級產品為主。長期以來,中俄雙邊貿易以兩國的初級產品為主。俄羅斯地大物博,并且在基礎科研領域處于世界領先位置,因此俄羅斯對中國主要出口原材料和機械設備,中國對俄羅斯主要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雖然目前我國對俄出口商品結構有了一定的調整,但是調整的幅度不大。嚴重影響著中俄經貿關系的正常發展。
第三,俄羅斯貿易和投資壁壘較高。俄羅斯針對汽車、塑料制品、部分紡織面料及服裝、白糖、煙草、酒精等進口商品征收25%以上的高關稅,致使中國向俄羅斯的出口優勢不足。另外,俄羅斯對中國進口產品還實施限制性的政策。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之一,位列俄羅斯的享受普惠制關稅國家名單中,但俄羅斯卻將中國很多有競爭力的產品排除在外,使得中國對俄出口成本提高。
三、俄羅斯入世對中俄經貿關系發展的影響
(一)俄羅斯入世對中俄經貿關系帶來的機遇
1.有利于貿易方式日趨規范化
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后,按照相關規定,關稅將大幅下調,本國的法律制度將不斷完善,中俄兩國貿易將日趨規范化。如“灰色清關”這種問題將得到解決。并且中國一批重信譽、保質量、經營操作規范的企業將看好俄羅斯的龐大市場,活躍在中俄兩國經貿舞臺上。
2.有利于貿易結構優化
長期以來,我國對俄羅斯出口商品以初級產品為主,而其他類別商品出口比例較低。中俄雙方已經認識到優化兩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必要性,并把調整兩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看作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俄羅斯入世后,隨著市場的放開,我國對俄出口商品的空間進一步擴大,有利于我國對俄出口商品類別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雙方貿易的商品結構,進而鞏固對俄貿易合作關系的穩定性。
3.有利于加強雙方投資合作
俄羅斯入世后,俄方投資環境有了明顯改善,中俄雙方投資合作領域有了進一步拓展,為加強中俄投資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中國對俄投資數量還略顯不足,主要是由于中方企業對俄羅斯的投資環境及法律規定認識片面,導致了許多失敗的投資案例,損失慘重。隨著俄法律環境、投資環境的不斷完善,很大程度上使中方企業對俄投資的信心增強。俄羅斯入世后服務貿易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國對俄投資的領域進一步拓寬,例如銀行、保險、電信等部門都有了進行投資的可能性。
(二)俄羅斯入世對中俄經貿關系帶來的挑戰
1.我國引進俄羅斯先進技術的難度將會增大
相對于美、歐、日等西方國家,俄對華技術轉讓的限制較少,俄羅斯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總體科技發展水平很低,在同這類國家合作時,俄實際上是一個給予者。入世后,俄方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我國引進俄高新技術成果將會難上加難。
2.兩國經貿發展的不穩定性將加劇
從雙方經貿的商品結構看,中方主要從俄方進口原材料、能源。而隨著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相繼簽訂加入世貿組織相關文件,西方國家與俄羅斯資源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拓展,此情況會為中方進口帶來巨大壓力,增大兩國經貿發展的不穩定性。
3.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俄羅斯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后,其低端產品市場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目前,除農副產品外,我國對俄出口的主要商品還有服裝、紡織品、鞋、類和家電等。這些商品在俄羅斯市場只具有價格優勢,許多商品無法在正規大商店、精品店、專賣店柜臺銷售,只能在露天市場銷售。俄入世后,這些商品將向其他世貿成員開放市場,中國商品必然要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局面。
四、結論
俄羅斯是我國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入世以后,與雙方經貿活動有緊密聯系的投資合作、經貿發展的變化可能引起俄方貿易政策的改變,對中俄經貿合作必將帶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俄羅斯入世,對中俄經貿合作既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總體上看,機遇大于挑戰。
參考文獻:
[1] 黃立軍,趙傳君.俄羅斯加入 WTO 對中俄經貿關系的影響[J].北方經貿,2013(6).
[2] 韓 燕.略論俄羅斯入世對中俄經貿關系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3(36).
[3] 李建民.俄羅斯“入世”及其對中俄經貿合作的影響[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12(2).
[責任編輯:金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