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樹全 陳瑞華
摘要:不同行業、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模式是不同的。 制造業企業如何開展電子商務,一個關鍵的問題是要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正確選擇一種合適的電子商務模式。本文對海西制造業企業電子商務的具體應用模式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了金苑服飾的電子商務的模式 ,并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制造業企業實施電子商務提出建議。
關鍵詞:海峽西岸經濟區;制造業;電子商務應用模式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0-0053-03
An Analysis of E-commerce Application Mode with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West Taiwan Straits Economic Zone
Yan Shu-quan , Chen Rui-hua
(Quanzhou Normal College Quanzhou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362000)
Abstract: E-commerce mode varies from industry to industry, from business to business. How do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mplement e-commerce? A key issue is to correctly select an appropriate e-commerce model based on thei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e-commerce application modes with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West Taiwan Straits Economic Zone was investigated, then, a specific e-commerce model applied by the company of Jinyuan costumes was analyzed. Finally, some proposals were suggeste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for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this area.
Key words: E-commerc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West Taiwan Straits Economic Zone E-commerce application mode
一、引言
海峽西岸經濟區是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對臺合作優勢獨特,制造業發展基礎雄厚,特別是近年來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工業經濟發展迅猛,有力地支撐了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在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努力構筑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促進產業深度對接,這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先進制造業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
通過政府的扶持、市場的引導和企業自身的努力,海峽西岸經濟區制造業在信息化建設中取得了巨大進步,為制造業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打下了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信息通信技術的普及,制造業對新技術的應用會更加深入,對電子商務會更加依賴,這已經成為企業改變經營方式的主要方法。
為了應對制造業企業在電子商務時代面臨的挑戰和促進國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制造業企業必須改變其傳統的經營理念,選擇合適的電子商務模式,快速反應市場機遇,削減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二、電子商務對海西制造業的影響分析
(一)電子商務改變了制造業企業的商務活動方式
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使傳統的商務活動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傳統的商務模式是人去做商務活動所需的環節,而電子商務模式可以把企業的相關信息尤其是產品的相關信息發布在網上,客戶可以通過網絡在更大范圍內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可在網上實現對各種商品的比較, 而不必東奔西跑,并且可以在線定購和在線付款,方便性和效率大為增加,大大降低了客戶的采購成本。由于選擇范圍的增大,也提高了采購質量,從而提高了客戶滿意度。主動去適應電商形勢,借力網絡再次出發,這是不少海西傳統制造企業的新嘗試。去年,有不少品牌商選擇把一些新品首發搬到線上市場,可見電子商務渠道的重要性:天貓商城就聯合百種品牌同時發布新品,九牧王、七匹狼、諾奇、金苑與狼共舞等近十個閩派服裝品牌集體參與該活動,借助商城集群效應擴大影響力。
(二)電子商務改變企業的競爭方式
與傳統的商業結構相比,電子商務技術使企業的競爭方式發生了變化。信息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發展的本質是實現高效率、自動化的流程管理,以信息流動代替物質和能量的流動。也就是透過技術的實現,幫助人們實現業務流程的優化,降低內耗,提高經營效率。目前,海西中小制造企業特別是外貿型企業,仍然面臨著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問題。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這些企業可節約15%的采購成本,降低25%的庫存管理費。同時,電子商務模式,不僅僅能擴大產品的營銷渠道,更能提升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三)電子商務改變了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方式
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定制生產變得必要和可能。由于市場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市場細分的徹底化,企業必須進行柔性生產來滿足顧客需求。電子商務使數字化定制變得簡單,企業通過特定的技術收集客戶的各種需求信息并且和顧客交流,掌握最新的市場需求動向,然后快速地安排設計、供應、生產、配送等各環節,各個環節也可以準確地做出反應。不僅降低了生產經營成本,而且讓客戶更加滿意。泉州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蘇凱樂表示:電子商務渠道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數據挖掘:它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幫助企業獲得更多消費群體和受眾群體的產品需求和消費習慣,為企業在產品定位、新品研發和企業戰略、布局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三、海西制造業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分析
(一)基于第三方平臺的制造業電子商務模式
基于第三方平臺的制造業電子商務模式是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電子商務活動。第三方服務平臺是制造業、流通渠道和零售終端的服務商。目的是為制造企業和流通企業搭建一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臺,即在網絡上提供賣家與買家交流的場所,其本身很少有貨物。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有B2B(Business-to-Business)電子商務平臺、B2C(Business-to-Customer)電子商務平臺和C2C(Customer-to-Customer)電子商務平臺等。
B2B電子商務平臺有阿里巴巴、中國政府采購網、慧聰網、環球資源網、中國制造網、中國機械網、中國汽車網等。B2B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有天貓、京東、一號店等。海西制造業企業主要是通過創設自主品牌入駐天貓、京東商城等,如311、愛登堡、富貴鳥等。據統計,截止到2013年8月,廈門電子商務企業約有3990余家,其中網絡零售B2C企業約850余家。廈門網絡零售企業主要經營服裝鞋帽、化妝品、電子產品、茶葉、干果類。這當中,有實力雄厚的國企,也有制造業、外貿企業轉型而來的電商,還有大量白手起家的中小電商。這些白手起家的中小電商最初基本是通過C2C電子商務平臺主來運作起家。C2C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有淘寶、拍拍、微信(業內人事把在此平臺運作經營的個人或企業稱為微商)。這些網站幫賣家發布商品信息,提供在線搜索、會員服務、電子商務認證,消費者在網站上瀏覽商品。雙方商定好價格,下好訂單,消費者匯款到第三方支付平臺,賣家出貨,待消費者收到貨物時第三方支付平臺再將錢轉給賣家。同時,網站不僅對消費者和賣家進行信用度的考核,以保護消費者和賣家的利益。其主要通過廣告招商、會員服務等獲取利潤,并向細分行業制造企業及客戶提供專門性的在線服務。隨著淘寶分銷平臺的誕生,越來越多的上班族也進入了電子商務領域,壯大了電子商務的隊伍。據阿里研究中心統計,泉州全市在“淘寶網”開設的網店超過7萬家,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排名第5位;“淘寶網”銷售的棉衣和羽絨服近80%產自泉州。據統計,泉州市68.5%規模以上企業不同程度推行網絡化經營。
(二)外包托管電子商務應用模式
電子商務外包托管,就是企業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公司,根據企業自身的需求與發展方向,為企業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技術、產品或服務功能,從企業在互聯網上的“包裝”、“宣傳”和“銷售”三個要點出發,提供以網站建設、網站推廣和網上貿易為重點,相關服務為輔助的一系列服務。企業只需負責提供貨物,給托管公司一定的服務費,結算時分享利潤。把部分或全部電子商務應用托管給一個可信賴的合作伙伴,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獲得專業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在預算約束范圍內及時地滿足所有電子商務需求。面對電子商務巨大的市場空間,傳統品牌企業一方面迫切希望能通過網絡開展電子商務,但受到經驗少、專業人才缺乏和成本高的限制。電子商務外包托管,滿足了電子商務建設和應用的要求,可以使企業在沒有電子商務發展經驗、技術和人員等條件的情況下,能夠在短時間迅速切入網絡營銷市場,加快了電子商務業務發展的進程,避免了電子商務摸索和實踐的盲目性,為企業搶先贏得市場和商機創造了條件。是加快傳統企業涉水電子商務的捷徑。
(三)制造業企業自建門戶類電子商務網站(品牌官方商城)
在電子商務突飛猛進的今天,企業打造并發展自身的電子商務業務已是勢在必行。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打造品牌官方商城納入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規劃,并積極推進品牌官方商城的上線運營。例如聯想、海爾、中國石化等企業集團憑借雄厚資金實力打造本企業的品牌官方商城,為客戶提供產品信息、報價、比較、在線交易等服務。這些企業集團構建自己的物流配送體系并實現了增值,是制造業大型知名企業學習的典范。但是隨著各種物流配送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開創了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新時代。從銷量來看,作為B2C的典范天貓、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占據了逾八成的份額,所以我們不建議資金實力欠佳的企業自建品牌官方商城。
(四)協作平臺
協作平臺就是把與企業運營相關的所有獨立實體編織到一起,并按目標劃分為不同的群組,不同群組對應不同的業務功能,提供不同的服務,群組內部以及群組之間均能直接通信,從而實現企業信息共享、戰略協作、同步運作。協作平臺模式中流通企業與制造企業的合作是常有之事,制造企業借助網絡平臺迅速推廣產品,同時借助流通企業完整的物流設施節約商品流通費用。傳統流通(如超市、大型百貨商場等)企業則借助制造業企業產品銷量,拓展業務,增加利潤。企業協作平臺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和變更自己的合作伙伴。制造業企業通過企業協作模式開展電子商務,可以在互聯網中增加被搜尋到的幾率。但由于信息的公開和透明 ,會加劇同行業的競爭。2011年由泉州市網絡營銷與電子商務協會發起,由泉州市行政區內與電子商務有關的企業和個人聯合組成的社會團體組織——泉州電子商務產業協作聯盟平臺正式上線。該聯盟平臺的上線,為充分利用和優化配置各類優勢資源,共同促進泉州市電子商務又快又好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溝通橋梁。
四、總結
總而言之,電子商務的時代已經到來,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務活動形式存在,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它本身,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狀態和消費行為,并且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制造業電子商務模式潛力無限。制造業企業應以一個全新的面貌迎接電子商務時代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制造業電子商務發展會逐漸走向成熟,電子商務在制造業領域內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制造業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會圍繞制造業企業的發展變化而隨之改變。不同企業的發展戰略、經營理念、經營側重點不同,采取的電子商務模式也會不一樣。不過跨模式的綜合應用,能夠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及時響應市場需求變化,是制造業電子商務將來的發展趨勢。從調查的情況看,海西制造業企業普遍存在缺乏電子商務發展經驗、技術和人員以及資金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選擇基于第三方平臺的制造業電子商務模式或外包托管電子商務應用模式。這樣企業既可以花最低的成本坐享專業的服務,又可以給公司提高效率,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求得發展。
電子商務突飛猛進,制造業企業將來的發展趨勢必將是打造自身品牌的官方商城。隨著微信移動電子商務模式的出現,制造業電子商務的運用模式會不斷發生改變;企業對電子商務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專業,要整體考慮發展電子商務,才能使制造業電子商務發展更好。
參考文獻:
[1] 許 忠,李明星.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J].中國商貿,2010.
[2] 雷曉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的推進與管理[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
[3] 楊 洋.基于中小企業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模式研究[J].E-BUSINESSJOURNAL,2011.
[4] 任啟文.制造企業ERP系統與電子商務系統的整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06.
[5] 吳淑芳,孔令剛.關于電子商務模式及其發展趨勢的研究[J].中國商貿,2012.
[責任編輯:高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