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宇
摘要:《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強調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發展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立足省情,統籌發展;完善規劃和政策;著力培養新興產業人才。
關鍵詞: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圖分類號:F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0-0098-01
一、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情況
(一)黑龍江省新興產業發展的目標明確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6個產業為發展重點。力爭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引領和支撐全省經濟發展的新的支柱產業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產業規模和創新能力居國內領先地位。到2015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700億元,占全省工業比重提高到30%,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
(二)對新興產業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并出臺了相關保障政策
有《黑龍江省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黑龍江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黑龍江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黑龍江省新興產業發展三年倍增行動計劃》《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專項規劃。同時還相繼制定出臺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生物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體制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文件。頒布實施了《黑龍江省關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力保障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三)大力扶植大項目建設
省政府整合各部門專項資金7億元,集中支持了2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研究提出了100項重點新興產業項目。例如,已完成投資70.6億元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煉化公司5.2萬噸聚丙烯酰胺裝置等九個項目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88個項目開復工建設。
(四)黑龍江省注重新興產業的創新工作
整合產業技術創新資源,引導省內外200多家企業、近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構建了大豆、奶業、動力裝備、生物醫藥等12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了硅基產業研發平臺等12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703所等企業9個項目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補貼范圍,可獲得約3億元補貼資金。實施了創新驅動型企業培育計劃,扶持30戶企業建立研發機構,促進新產品開發。
二、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戰略新興產業規劃還有待完善
在黑龍江省所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還沒有制定出發展規劃。
(二)出臺的相關政策還需進一步完善
整合現有各類專項資金,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制度還需完善,新興產業發展的專項基金還沒有設立;引導扶持新興產業上市融資以及金融支持措施還需增強;綜合運用減免稅費手段和培養引進高端技術人才的政策還應具體等。
(三)目前我省的大項目偏少
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好項目大項目少,能夠在未來形成戰略產業、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的高端前沿項目偏少。尤其是缺乏立省、立市的大項目。有些在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還存在著企業規模總體偏小、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
(四)新興產業的崛起所帶來的人才的短缺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勢必會帶來人才的需求。
(五)缺乏完整的產業鏈
如高端裝備制造業中,受高技術限制,發電設備中的燃氣輪機與高水頭的抽水蓄能機組設計還得依靠國外,某些部件也依賴進口,使產業鏈延伸受阻;在新材料中一條包括碳纖維原絲、碳纖維、碳纖維制品和碳纖維設備等完整的產業鏈還未形成;在新能源太陽能產業中,多晶硅生產、組件生產、系統集成以及國內外銷售網絡產業鏈一體化還沒有打造出來等。
三、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立足省情,統籌發展
我們應該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為推進“八大經濟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實做細。
(二)完善規劃和政策
在完善規劃方面,一是在黑龍江省所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還沒有制定出發展規劃,應該抓緊制定;對已制定的新興產業規劃,要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決定》,結合編制“十二五”規劃,進一步補充完善,更好地發揮規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引導作用。二是爭取更多的新興戰略性產業項目進入《國家五年發展規劃》《國家科學技術規劃》《國家產業振興發展規劃》之中,成為國家新興戰略產業基地,得到國家的政策支持。
(三)著力培養新興產業人才
根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需要,一些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新專業需要開設,其專業定位、專業方向、課程設置、實踐教學等方面的問題需要重新設計和安排。同時,一些傳統的專業也可以根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在課程設置、專業方向等方面進行適當的調整。目前我省的高校目前已經培育了一批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如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建筑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責任編輯:蘭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