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鵬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0)
鐵路工程質量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要想提高鐵路工程質量,首先要提高鐵路填筑路基施工質量。本文對鐵路路基填筑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進行嘗試性研究。
首先是鐵路路基填筑施工準備。首先要對施工設計圖進行審核,并進行技術交底,接著對施工方案進行編寫,緊接著復測線路界樁、水準、中線。最后要準備各種檢測試驗儀器設備,確保能夠現場檢測路基填筑。
其次是壓實試驗與填料試驗。所謂壓實試驗就是在正式路堤上試填筑,目的是為了觀測地基沉降、驗證主要工藝參數,確保填筑加載速率符合相關要求。所謂填料試驗就是分析填料是否符合相關標準,確保填料的密實度、含水量、承載比、有機質含量、塑限、液限符合相關標準,通過填料試驗確保填料的松鋪厚度、壓實遍數、含水量等工藝參數達到最優[1]。
進而是路基土方調配施工方案。通常情況下,路基填料根據設計指定的土方調配方案和取土場進行取土,土石方計算使用的方法是“平均斷面法”,而土石方調配則采用“面發調配”及“線法調配”。綜合沿線相關工程對棄土、取土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從而明確運距和施工方數,結合施工條件,完善施工機械配備方案。土方調配原則如下:
(1)為了減少借方和廢方,盡量移挖作填,確保填方和挖方均能達到平衡。
(2)進擇最優的運輸線路、調配方向,確保土方運輸不會出現對流現象。
(3)確保運距和挖方量的乘積最小,從而保證總土方運輸量最小。
(4)調配要結合地面構筑物,并預留回填土,回填質量要求較高地段一定要用上好土[2]。
再次是基床底層施工方法。 首先要將填方范圍內的垃圾、灌木、樹木進行清除,包括原地面0.5米內的表土及草皮,將樹根挖出來,通過重型壓路機碾壓原地面,確保原地面足夠密實。對于地面橫坡大于1: 10且高度不小于2. 5米路堤,直接在原地面上預壓和填筑。對于厚度不足0. 3米,且路堤基底有松土的路基進行碾壓密實,如果厚度超過0. 3米,則翻松后分層回填壓實[3]。
最后是路基基床表層施工方法。首先是施工準備。施工放樣使得中線恢復,接著測設邊樁,采用紅油漆將填料的設計標高標出來,通常情況下,曲線地段每10米一個樁,直線地段每20米一個樁。其次是鎮料運輸。通過車輛的噸位,將每車料的堆放距離計算出來。接著是分層填筑。按橫斷面全寬縱向水平分層,逐層向上進行填筑,確保填筑參數之后,通過“方格網法”進行散土,并進行分層填筑,虛鋪厚度不能超過0.3米,而且要確保符合工藝性試驗的參數。緊接著是攤鋪整平。在預定寬度的路基上在預定寬度的路基上填料,對松鋪填料的厚度進行檢驗,以便減料或者補料。將鋪好的集料攤平,通常整平遍數少則2遍多則3遍。每層填料必須要整平,同時要作成路拱。接下來是灑水晾曬。在路基填筑過程中要準備好灑水車,通過灑水確保試驗段的含水量達到最優。經過晾曬處理之后進行碾壓和精平。最后是爆壓夯實。使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成型,碾壓的遍數要參考工藝性試驗的參數[4]。
首先是精心挑選路基填料。堪床表層可以選擇級配碎石或者煳填料,床以下部位可以選擇A,B,C組填料。基床底層可以選擇改良土或者A, B組填料。需要注意的是,填料最大粒徑不能超過0.3米,表層填料的顆粒粒徑要控制在0.15米以下。通過灑水濕潤、疏干晾曬等方式,確保填料的含水量達到最優。其次是加強處理路基基底。如果路基是松土或者耕地,那么必須要翻挖松土,然后進行分層回填壓實。如果經過松軟地基,如細砂、池塘、水田等,必須要采取挖除淤泥、排水疏干、拋填片石等方式進行加固,確保基底足夠堅固。進而是嚴格控制路基填筑碾壓通過大噸位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壓實,在壓實的過程中遵循先慢后快、先輕后重、先靜壓后震動等原則。碾壓時沿縱向搭接長度要超過2米,橫向同層接頭重疊壓實要超過1米,輪跡重疊壓實要超過0.3米,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需要錯開至少3米。最后是提高路基基床施工質量。路基機床的平整度、坡度、路拱一定要符合相關標準,基床最好要達到肩棱明顯。路基填筑過程一定要全面控制質量,確保每個環節的施工質量優良。
鐵路路基填筑的質量控制并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在填筑過程中實施全面控制質量,控制每個環節的施工質量,確保整個工程的質量。鐵路路基填筑的質量控制并不是個人的事情,需要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進步。
[1]朱浩波,曲宏略,張頂立.高速鐵路路基質量檢測指標K30、Ev2、Evd的相關性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4,03(14):325-326.
[2]李世勇.鐵路路基填筑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4,02(03):245-246.
[3]孫金波.路基填筑施工質量控制方法[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3,01(06):125-126.
[4]Annette R Hill,Andrew R Dawson,Michael Mundy.Utilisation of aggregate materials in road construction and bulk fill[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2012,11(11):5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