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燕藝
摘要:在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中,加入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益和運行效益,使國有企業在正確的管理機制下發展。在國有企業未來的發展中管理人員要不斷探討和創新人力資源模式,并分析出促進模式正確運行的選擇因素,要把模式、因素和國有企業的自身管理現狀結合在一起,用最正確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國有企業的整體管理效率。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因素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0-0247-02
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發展中,人們對模式的認識有以下三種方式。第一種觀點,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第二種觀點,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對不同組織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變量上得分差異的一種分類。第三種觀點,人力資源管理是一種基于管理理念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系統,在管理中要加入新的管理形式,并用實踐的方式實現最終的管理優勢。在模式的應用中要選擇既定的因素進行控制和管理。第一,國有企業戰略的制定,國有企業規模的控制。第二,加入正確的國有企業文化,要注意國有企業的生命周期階段。
一、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認識
(一)第一種觀點: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這種觀點把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分為哈佛模式、蓋斯特模式和斯托瑞模式。在哈佛模式的應用中要針對情景中存在的因素來建立相應的模式,用人力資源手段去加強管理并協調人與崗位之間的關系。要發揮人力資源效果,使組織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和分配后產生最好的效果。要考慮整體人力資源系統和模式管理所帶來的長期影響,要利用各因素,從而擴大影響面,最后通過反饋圈劃分出最終的管理結果,用反饋和溝通方式實現管理的有效運行。
在蓋爾特模式的應用中要通過管理政策來擴大管理范圍,并加入對管理政策的指導和依托,實現最終的人力資源結果,在人力資源結果的形成中要把各組織結果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分析出各組織的利害關系,最終通過系統整合,實現最終的目標。斯托瑞模式要通過信念和假設提出前期的內容和整體戰略方向,并加入直線管理和關鍵杠桿理論使管理得到發展,同時理論也更符合實際發展,實現人力資源模式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有效結合。
(二)第二種觀點: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對不同組織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變量上得分差異的一種分類
要根據對模式和變量上管理方式的協調和變量上的統籌管理實現最終管理的平衡發展和長期發展,要把出現的差異化通過處理和還原形成最終的管理成效。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存在傳統的降價成本模式,主要的形成思路是通過傳統降價的方式,通過控制價格的漲幅實現最終的經營目標。在現代的提高員工承諾模式的應用中較注重提高組織的精神和文化素養,把管理的成效同員工對國有企業的認同度更好的結合在一起,更好的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劃分為降低成本導向的控制型模式,是通過加入新的市場導向措施來提高國有企業的整體利潤,用價格因素來實現管理的優勢,并對市場因素和價格因素的雙效控制實現整體的優先發展。第二種劃分為提高員工承諾導向的承諾模式,通過建立國有企業同員工的內在溝通提高員工對國有企業的認同感,是通過組織之間的溝通導向關系,用承諾的方式實現國有企業和員工的既有利益。
(三)第三種觀點:人力資源管理是一種基于管理理念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系統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分為最佳和非最佳兩種類別,通過對組織質量的衡量和把握實現管理上的最佳狀態,為管理提供好的平臺。在最佳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中要注重對承諾型模式的把握,通過對各組織之間的承諾互換實現管理最佳狀態,并要加入控制手段,對各種形式的管理和方式進行長期的控制;要通過內部發展型,實現對內部資源的有效控制,并通過內部發展帶動整體功效,發揮市場導向型的市場協調作用,實現市場的占有率。
用利誘型的手段實現管理上各組織的和諧發展,通過投資型和參與型的有效加入,讓組織迸發出新的活力,并實現國有企業的不斷壯大和擴充,使投資項目越來越多,參與的人員也越來越多,實現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最佳狀態,使國有企業不斷的做強做大。
二、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選擇因素分析
(一)國有企業戰略的制定,國有企業規模的控制
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中要制定國有企業的戰略措施,國有企業戰略措施的制定是實現國有企業既有目標,并根據長期的目標所采納和實現資源配置和行為方案的有效手段。人力資源管理要以戰略為導向,注重各種關系的整合與調整。要把規劃要素和經營要素同戰略需求更好的結合在一起,使各種因素更好的匹配在一起,實現宏觀的整合和調整作用,為管理提供新的方向和正確的思路。
要使人力資源的整體政策、目標與各系統的職能要素及垂直管理層級結構能夠相互一致、共同進步,實現管理部門的垂直管理,用要素來帶動各層級的管理,使職能部門發揮職權作用。要保證管理與實踐同組織的外部環境具備一致性,并在未來變化中能夠促使管理同變化的有效統一,要保證管理模式是根據戰略而制定,管理模式是制定戰略和實行戰略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要實現對國有企業規模的控制,控制國有企業的規模可以擴展國有企業的整體營業種類,使整體的營業業務不斷增多;使國有企業的規模不斷壯大;并可以使更多的業務投入到生產中,實現多元化的生產機制;使更多的組織實行新的層級擴展,逐步豐富國有企業的功能;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用全面的發展實現組織的全局性,使國有企業逐步用正式性的發展來帶動更長遠的發展,通過擴大和控制規模實現經濟效益的整體擴充和發展。
(二)加入正確的國有企業文化,要注意國有企業的生命周期階段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要加入正確的國有企業文化,國有企業文化能夠反映出國有企業所具備的價值觀導向,可以分析出國有企業的整體精神面貌,好的國有企業文化能夠提高國有企業的整體凝聚力,使國有企業員工和管理人員樹立一致的管理和工作目標,使員工對國有企業有好的認同感,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發揮最大的正能量。使國有企業的資源不斷的得到開發,使人力資源管理具備更大的空間,把資源管理的各組織和各系統能夠連接在一起,用局部帶動整體,在開發資源的同時創造更多的資源,讓國有企業的文化發揮展現各功能、開發和創造資源的功效。國有企業文化要根據各地的風俗文化而制定不同的政策,并考慮中國文化同外國文化的差異制定出全新的政策,滿足社會的需要,同時也帶動國有企業的發展。
要注重國有企業的生命周期階段,國有企業的生命周期不同,所要加入的人力資源管理結構也存在各種不同。國有企業要針對不同的周期制定符合各階段的管理結構,并根據外部的條件來制定總體的戰略和策略。在管理的最初階段更注重對人才的培養,要發揮人才的作用,不斷制定切合國有企業發展的人才戰略,要根據國有企業的整體發展吸納不同的人才,使整體系統和組織能夠在人才的幫襯下取得好的發展,對日后國有企業的擴大和市場的擴充提供好的保障。在生命周期的成長期要建立健全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使制度不斷正規化和有序化,帶動國有企業的下一步發展。有此可見在不同的生長周期要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使國有企業的各項管理可以有序、準確的發展。
結語
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模式的發展中,管理人員要不斷發揮管理因素,通過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來帶動國有企業的健康管理和有序管理。在模式的應用中相關專家總結出影響管理的選擇性因素,通過對戰略因素、規模因素、文化因素和周期因素的利用和開發實現管理的優先發展,把國有企業打造成能夠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標志性企業,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實現國有企業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鳳珍.中小國有企業政策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2.
[2] 成煥澤.論國有企業的整合管理[D].武漢:武漢大學,2005.
[3] 鄭奇楓.核心員工流失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6.
[責任編輯:馬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