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賢
摘要:文章從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特點出發,提出“戰略性激勵”的理念,探討了其內涵以及引入國有煤炭企業的重要性,進而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國有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要實現“戰略性激勵”,需要從以下的三個層次出發:基本管理、產權制度與文化精神。
關鍵詞:戰略性激勵;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0-0263-02
在一定意義上,現代生產企業的競爭力主要表現為人資源競爭力。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管理相比,更突出系統性與戰略性。如何在國有煤炭企業的人力源管理中突出戰略性以及實現戰略性,正是本文探討的要內容。
一、“戰略性激勵”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內涵
美國管理學家貝雷爾森(Berelson)和斯坦尼爾(Steiner)給激勵下了如下定義:“一切內心要爭取的條件、希望、愿望、動力都構成了對人的激勵。---它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心狀態。”“戰略性激勵”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主要是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以服務于企業戰略性目標為宗旨,在實施過程的主要手段是激勵,加強制度激勵和管理激勵,使得長期激勵與短期激勵相結合,基本管理加上產權制度和文化精神三個基本層次整合戰略性物質與精神激勵,使得企業的戰略競爭力能夠長期保持。所以說,人力資源智的根本特性就是“戰略性”并以激勵為核心。
二、“戰略性激勵”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引入煤炭企業的重耍性
(一)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精華是“戰略性激勵”理念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精華是“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它與傳統勞動人事管理不同體現在:戰略指導思想上是人為本的管理方法,是以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為戰略目標,以全員參與的民主管理為戰略范圍,采用系統化科學方法和人文藝術的雙重權變管理的戰略管理。
(二) “戰略性激勵”理念以激勵為主要手段來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目標
“戰略性激勵”人力資源管理是要通過“激勵”來實現目標。在大型的國有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盡量以注重對員工的各種渠道的培養,為了以小見大,共同去實現企業目標就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得以實現。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要以人為本,要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與途徑。
(三)“戰略性激勵”理念體現了企業目標與人力資源管理目標一致
“戰略性激勵”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將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的制定與企業的戰略性發展目標始終保持一致。兩者的目的性不僅體現了人力資源管理的宗旨,也體現了管理是為企業服務的目的。也只有將兩者的目標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的戰略性計劃,
(四)企業完成人力資源管理的任務靠的是“戰略性激勵”理念
管理激勵要求管理主體運用各項技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的生產經營作貢獻。制度激勵的核心在于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為職工的發展確立一套制度化的晉升通道,真正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所以對于煤炭企業來說,建立的一種長期穩定的根本性激勵機制是制度激勵。管理激勵是制度激勵的具體實現形式,而制度激勵是管理激勵的基礎或前提。 “戰略性激勵”理念主要從制度與管理兩個方面幫助企業完成人力資源管理的任務。對于正處于轉型期的煤炭企業,制度激勵與管理激勵的建立都具有重要作用與現實意義。
三、“戰略性激勵”的三個層次
(一)基本管理層面
激勵是管理的重要職能,表現在:激勵能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使員工努力去完成企業的任務,實現企業的目標。基本管理層面的戰略性激勵是指職工的日常工作績效與基本薪酬掛鉤,形成管理規范的人力資源,方法是通過工作職位設計。薪酬體制是激勵機制中的主要方式。因此,強化薪酬的激勵職能,構建多元化的薪酬制度是保證企業在物質技術層面上正常運行的基礎。
(二)產權制度層面
根據其作用時間可以分為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產權制度層面的激勵就是一種很有效的長期激勵。國有煤炭企業產權制度層面的戰略性激勵,可以設置合理的股權制度安排。比如說,通過推行大部分員工持股、部分員工股票購買、有競爭力的員工股票贈與、期股激勵和期權激勵等,實現人力資本股權化運營,以保證企業長期經營戰略目標的達成。提高人力資本使用效率,構建多元化的產權制度也是保證企業在物質技術層面上長期正常運行的基礎。
(三)企業文化精神層面
激勵方式既有物質層面的激勵,也有文化精神層面的激勵。企業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業文化的激勵作用是通過共同的信仰與行為模式來實現的,更多的是一種自發的、隱性的、持續的激勵。傳統的精神激勵包括口頭獎勵、榮譽的賦予、職務的晉升等待等。文化精神的激勵是最高層次的或是說最高境界的管理,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企業應該關心職工,把員工看作是企業中最重要的小分子,真正從員工個人利益和職業生涯發展需要出發,提供各項技能培訓的渠道,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和民主機制,形成個人與企業“共患難、共榮辱”的價值觀,注重培育和提高員工的歸屬感、主人翁責任感及煤炭企業的文化建設等。
我國國有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選擇和形成,既不能直接采用書本上的最先進的理論,也不能照搬其他類型企業的經驗,而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管理現狀,在總結汲取現代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優秀成果與案例,從而走出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 徐淑英.中國企業管理的前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 張銘翀,試論戰略性人力資源績效管理與員工激勵[J].中國商貿,2011(33).
[3] 吳 帥.從人事管理到戰略人力資源管理[J].時代金融,2011(21).
[4] 鄭敏芝,宋延軍.戰略性績效管理:組織發展的推進器[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3).
[責任編輯: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