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寧夏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改革因素中的社會所需、學生所需、企業所需幾方面進行分析,并結合高等職業院校健康第一、就業導向、職業實用為目標的辦學特色,構建出以職業體能、素質拓展和專業技能三大模塊為主的體育課程改革設想。
關鍵詞:體育課程;改革
自治區教育廳和各院校領導都很重視專業課程建設和改革,從逐年攀升的高就業率來看,各高職院校已經逐漸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特色專業。但體育課程改革在高等職業院校卻被很多人所忽視,明顯落后于社會發展的需要、專業特色的需要、學生的需要、企事業單位的需要。
1 我區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1)社會發展的需要。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查結果表明,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在多個反映體質健康水平的指標方面,如體能、機能、素質等都不同程度地呈下降的跡象,[1]而且這種現象仍在持續擴大。現階段我區高等職業院校體育現行的課程設置,已難以完成新時期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任務,體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2)專業特點的需要。高等職業院校是培養學生技能成才,技能就業,在校期間以培養專業技術為主的一專多能的培養模式。對于很多將來從事工廠操作類工作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講,良好的職業體能是更快更好地勝任崗位工作的必要保障。
(3)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體育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環節,在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受應試教育影響,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體育鍛煉,導致不少初、高中畢業生只埋頭讀書,對體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4)企事業單位的需要。經過多家企業的調研發現,職業體能、體育特長等也是很多企事業單位崗位招聘條件之一。健康的身體是一個人能否勝任工作崗位、能否發揮人生才華的基礎,特殊崗位更是需要良好的職業體能作為保障。同時,企業活動,企業文化越來越被企業管理者所重視,這更為具有體育特長員工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
2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設想
在結合寧夏地區幾所高等職業院校不同辦學特色的基礎上,將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設計分為三大模塊,包括職業體能模塊、素質拓展模塊、專業技能模塊。
(1)職業體能模塊。職業體能是與職業(勞動)有關的身體素質以及在不良勞動環境條件的耐受力和適應能力,是經過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所需具備的身體活動能力。職業體能訓練是根據不同職業對人體身體素質(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和基本活動能力(如攀爬、搬運、負重、平衡、懸垂、支撐等)的不同要求,[2]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有效地培養學生順利從業所需要的職業體能,把高職教育同學生專業培養目標有機結合起來,為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所服務。根據高職院系不同專業各崗位所需體能,以必修課的形式,通過專項的身體素質鍛煉,以達到擁有適合各崗位的良好身體素質,利用體育鍛煉的手段和體育活動為載體,著重發展本專業在從業和勝任工作崗位所需的身心素質,緊緊圍繞企業用人標準和要求進行教學設計,以增強學生就業與從業的競爭力。
(2)素質拓展模塊。素質拓展模塊,以必修課的形式,通過給學生進行素質拓展項目的培訓,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打造高職院校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培養社會需要的具有良好身心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在活動中融入戶外體驗式培訓項目(以團隊項目為主),二者有機結合,兼顧活動的趣味性。一方面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活動中,激發潛能,增進班級體內部的情感交流。
(3)專業技能模塊。以選項課的形式,開設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和健美操等項目,培養學生熱愛體育課、熱愛體育活動的興趣,并將體育與健康的各個方面體現到課堂教學和主題活動中,使學生熟練掌握1~2項體育運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科學地進行鍛煉,以強健的體魄和樂觀的心態更好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使學生在職場上更具競爭力。
3 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尚不健全。在素質拓展訓練教學模塊中,由于拓展訓練在我國起步晚,剛剛走進學校體育的大門,還處在探索階段,相關的研究與投入也較少,很多學校教師把企業拓展訓練的操作體系拿到學校拓展訓練課程上,這種訓練模式不一定適合于學校體育,絕不能生拉硬套。國內關于拓展訓練理論方的專著和研究成果少之又少,還沒有出現得到廣泛認同的權威教材,更沒有建立適合學校體育發展的拓展訓練課程理論體系,而且目前還缺乏權威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這樣就使學校體育的教學活動缺乏具體理論的指導。
(2)課程設計難度大。職業體能教學模塊涉及多學科交叉的內容,大大增加了課程設計的難度,匯集體育教學理論、特定學科專業特點與知識、體能訓練理論、特定學科崗位特點等多方面內容共同制約職業體能教學模塊的課程設計。所以,需要多學科的知識的匯集、整合與不同領域課程設計團隊的共同努力。
(3)場地設施不足。近幾年來,寧夏地區高等職業院校體育場館建設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保證本校學生和教職工體育活動的需要。但是在拓展訓練設施建設上,還存在很大的空白,或是說只是剛剛起步,我區高等職業院校中尚沒有正式開設拓展訓練課程,沒有正規的拓展訓練基地。各院校應該重視拓展訓練設施建設,有條件的院校應建設小型訓練基地,一般是先戶外場地項目,有條件再擴展到野外和水上項目。在方便學生教學的同時還可以向社會開放,提高場地利用率,收取的費用也可以用在場地器材的維修上學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啟動資金。同時應該積極與社會拓展訓練資源的整合,有力地推進拓展訓練課程開發與建設。
(4)師資存在嚴重不足。由于拓展訓練很多項目對安全保障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開設拓展訓練課程之前必須對任課教師進行嚴格的培訓,一方面要加強對有關拓展訓練的理論學習;另一方面要有親身的實踐經驗。拓展訓練的師資可以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所謂“引進來”,就是可以和拓展訓練公司聯合辦學,聘請他們專業的拓展訓練師來學校指導幫助我們教師進行聯合上課,這樣不僅我們的訓練課程的安全問題得到一定的保障,而且對我們本校的教師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同時,職業體能教師同樣嚴重的缺乏,體能訓練缺乏科學性、系統性,所以,應加強相關的培訓工作,才能保證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4 結束語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大潮正在全國悄然興起,但這又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從趨勢上看是一定要發生的,但要從一個量變過渡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一個項目團隊把所有的量集中總結上升到質變,再經過實驗的檢驗,最后才能在全國實行改革。筆者僅以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系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畜牧獸醫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子項目《職業素養》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為例,對我區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改革提出初步設想,以此希望對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鴻生.試論大學生體質健康構建的途徑[J].福建體育科技,2010,29(5):62.
[2] 胡振浩.職業體能訓練[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13-16.
作者簡介:段東滿(1984—),男,遼寧鐵嶺人,助教,寧夏職業技術學院職業素養部教師,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