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星輝
摘 要:在當今的“讀圖時代”,視覺信息激增,視覺圖像的相關網絡作品、書籍、報刊等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對大量的視覺圖像的解讀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眾多視覺產品中敘事漫畫是具有大量視覺語言,這些視覺語言是通過高度提煉的符號化的語言。通過對這些視覺語言的了解,我們可以學習如何用圖形、圖像等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或感受。這正是視覺文化下人們所需要了解的視覺語言。
關鍵詞:敘事漫畫;視覺語言
1 敘事漫畫
“一個優秀的漫畫家并不需要在任何藝術領域都具有天分,他只需要跟隨著自己的感覺而進行‘真實的歪曲。”這正符合了視覺文化下的藝術民主思潮。同時也是特殊時期的青少年所需要的心理安慰。敘事漫畫是連續卡通(comics),日本翻譯為“漫畫”,“漫畫”一詞產生于浮世繪《北齋漫畫》。它是具有“時間流”的連續事件的表達方式,此繪畫形式會使人產生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連續發生的感覺,敘事性時期本質特征。
2 敘事漫畫的特征
第一,敘事漫畫是漫畫的一種,所以它具有漫畫的特征:夸張性、符號性、敘事性(時間性)。第二,敘事漫畫要求觀者參與的程度要高,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將這種細節數據較少的傳播媒介稱為“冷媒介”,它要求觀者自己用想象填補細節。第三,敘事漫畫會產生一套視覺語言,不同的視覺文化產生不同的視覺語言,視覺文化的多元性也是其顯著特點。第四,敘事漫畫具有故事性,西方的敘事漫畫注重講故事;東方的敘事漫畫注重表現故事。第五,敘事漫畫的時間和空間可以任意組合,可以在同一空間出現不同時間,可以在同一時間出現不同空間,這是其他漫畫所達不到的。
3 敘事漫畫中的視覺語言
敘事漫畫的基本元素是一套具有敘述性的畫面工具。它是一套具有較高識別度的圖像符號。其中包含:固定造型,它是指不考慮個性,以一種標準化形式確定下來的概念或形象。漫畫以顯示作為依據,讀者會通過個人經驗來理解畫面,畫面成為標準化符號是必要表現方式的。例如,英雄、小丑、警察、母親、奸臣、皇帝等。但要注意的是,不同文化下讀者所接受的“固定造型”會有所不同。角色特征,也就是人物性格特征?,F代人仍然具有蠻性的遺留,人們從動物的相處過程中具有辨別危險和友善的能力,基于動物的造型的角色表情和姿態就是敘事漫畫中的角色特征。例如,獅子的果敢、狐貍的狡猾、蛇的邪惡、狗熊的憨態可掬等。道具與行為符號,道具和行為符號就如形容詞和副詞一樣更生動地講述故事。例如,放大鏡代表尋找、蠟燭代表希望、手槍代表暴力;舉手代表投降或恐懼、咬牙代表憤怒或堅持等。服裝穿著方式,不同的服裝也具有不同的符號意義,著裝可以向讀者傳遞角色性格特點、職業特點和心理特點等。例如,風衣可能代表偵探或神秘人、禮帽和禮服可能是紳士、盔甲代表戰士等。場景,是交代事件發生地點和渲染氣氛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4 通過敘事漫畫學習視覺語言
敘事漫畫作為媒體形式的特點,敘事漫畫作為一種媒體形式,有其自身的特點,諸如形象性、趣味性、發散性。借助形象性可以使抽象的概念被具象化,便于理解與記憶;借助趣味性可以充分調動觀眾的積極性,主動接受媒體所承載的信息;而由于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這種媒體形式可以使人類的想象得到充分的發揮。
敘事漫畫可以承載各種信息。它帶給觀眾的不僅是視覺審美上的觸動,更是精神的愉悅和思維的啟迪。敘事漫畫作品可以看作是現實世界的一種簡單化,在日常生活細節瑣事中融入的是家人間的濃濃親情、朋友間無間友情,這有助于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而有的敘事漫畫通過簡單的故事闡述了人生哲理或者自然真理,這有助于兒童對抽象事物的了解。無論是科學知識、道德思想,還是行為方式、為人處世,都能夠很好地融入敘事漫畫這種形式之中。
敘事漫畫適合兒童及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它作為一種媒體形式,比電影電視在教育教學上的應用具有更大的優勢。敘事漫畫的主要受眾是兒童與青少年,由于智力、思維水平以及社會閱歷的限制,電影、電視劇等制作形式并不適合他們,而此時敘事漫畫作為一種他們可以接受的形式就可以成為傳播信息的橋梁。
敘事漫畫作為影視藝術的一個特殊分支,在環境場景、情節任務的虛擬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受時空關系影響很小。因此,就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安排敘事漫畫所表現的主題內容,繼而影響教學內容與效果。除了表現內容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以外,敘事漫畫在藝術表現、視覺沖擊、多感官刺激上較傳統的教學視頻有過之而無不及,能夠更加形象生動、細膩地將教學目標所要求的內容呈現出來,并且對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的遷移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語言媒體為主導的時代,許多抽象的知識通過口耳相傳、示范或模范等方法傳遞給學習者,在這種方式下學習者接收到的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而且晦澀難懂,會給學生理解帶來諸多不便。敘事漫畫以其節奏快、信息量大、貼近生活、少說教而寓教于樂等特點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從大千世界的現象事實,到抽象的概念定義、邏輯思維、推理設想,敘事漫畫都可通過夸張、擬人、象征、示意等手法準確形象并且深入淺出地把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展現出來。
從現實到圖像化,再從圖像化到符號化,這是人類從具象到抽象的思維發展史。符號的能指與所指之間由于文化的不同產生了“任意性”。所以如何破譯不同文化下的符號成為視覺素養所要研究的課題。如何利用圖形符號表達和交流自身理念和情感是視覺表達所要面對的問題。這是利用圖像的方法將特定的能指去表達所指的一種能力。這就需要一套約定俗成的符號語言完成交流。
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不同文化下漫畫的廣泛普及,敘事漫畫已經發展成一套約定俗成的形象和符號語言,其目的在于幫助形成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共識,這就是一種“公約”性質的語言規則。印刷與網絡的普及敘事漫畫作為一種文化傳播十分便利,符號有其產生的土壤。作為信息的載體,大量的圖形符號取代了文字表述,敘事漫畫的優勢就凸顯了出來。敘事漫畫基本元素中的符號不僅能表現生理活動,還可以表現心理活動。能夠使一個沒有生命的物體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運用簡潔明了的方法,能夠是一個簡單的圖形產生出焦慮的表情、憤怒的表情、快樂的表情等。正如公共衛生間門前的性別圖標一樣被人們所識別,這些圖形之所以能成為符號,是基于不同文化下的人們的共同理解。敘事漫畫大量使用的這些簡單易懂、一目了然的圖形符號,為其成為視覺表達的圖像語言奠定了基礎。
敘事漫畫雖然只是概括地捕捉人物或事物識別度高的部分,卻能理想地表達出各種形象,傳達出豐富多彩的感情,這主要是因為讀者閱讀圖像時像演員一樣參與到了作品中,這就會自動地填補細節信息。而閱讀漫畫的快感,正是來源于對細節信息的填補過程。這種對畫面的高度概括能力和運用讀者心理的方式也是視覺表達培訓中所需要的。
在敘事漫畫中通常以畫面為主,文字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會添加。畫面和文字的關系是賦予彼此意義,如果畫面離開文字而無法表達意思,那么此時的文字并不可刪除。對于以圖像表達理念的訓練,如何運用圖像傳達文本概念在敘事漫畫中會得到技巧。
這些敘事漫畫中的表現方式對視覺表達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參考,運用敘事漫畫的創作過程來訓練視覺表達能力是最有效的實踐方法。敘事漫畫是一門值得探究的實踐方法,好的敘事漫畫會給青少年一種積極向上的意義,(下轉第頁)(上接第頁)影響到傳播者的心理與接受者的精神。更值得用這種精神去輻射更加廣泛的少年群體。而培養出良好的視覺表達能力就需要對它的定位、表現、創意等進行規范和促進。青少年創作群體的滿腔熱情是這樣的理論研究繼續發展下去的強大生命力與推動力。期待能夠推動創作過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理查德·豪厄爾斯(英).視覺文化[M].譯林出版社,2014.
[3] 彭亞飛.讀圖時代[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