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靖芳+++郭鐵


王守業(化名)家里放著兩個戶口簿,戶主都是他。一個戶口簿的戶口性質一欄中清楚地寫著“農業”兩個字,而在另一個戶口本的同一位置,則出現了“非農業”三個字。王守業,究竟是農業戶口還是非農業戶口?
其實,自2014年11月1日起,無論王守業有幾個戶口簿,無論戶口簿的戶口性質一欄寫著什么,他的戶口性質都只能是居民戶口。
因為這一天起,黑龍江省在全省范圍內取消農業與非農業的戶口性質劃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今年44歲的王守業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鎮興十四村村民,自然在黑龍江此次戶改范圍之內。
先期改革帶來的不便
此次被媒體普遍關注的黑龍江省戶籍制度改革,在齊齊哈爾市戶政支隊戶籍管理大隊大隊長莊躍蘭眼里,“與2009年齊齊哈爾市戶改基本一樣”。
早在2009年,齊齊哈爾就已先于黑龍江省邁出了戶改的步伐。
齊政發【2008】48號《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齊齊哈爾市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改革內容”的第一項就是“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在全市范圍內取消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統一登記為‘齊齊哈爾市居民戶口”。
甚至,在齊齊哈爾推行戶籍制度改革之前,黑龍江省曾經選取哈爾濱和牡丹江進行試點,“但是,這兩個城市并沒有推行開,齊齊哈爾就推出去了。”齊齊哈爾市戶政支隊戶籍管理大隊副大隊長王軍說。
自2008年12月19日《通知》下發后,齊齊哈爾市各相關部門就已經開始了換領居民戶口簿的動員工作。
為了配合這次戶改,齊齊哈爾市加大了宣傳力度。除了拉條幅、插彩旗、做展板外,還印發了宣傳單,并選取了3個位于農村的派出所,于2009年1月4日,同時舉辦了居民戶口簿首發儀式。
但是,推出去不一定是好事。
沒過多久,王軍發現,換領新版居民戶口簿的家庭開始集中到公安機關開具證明。
“戶籍涉及教育、醫療、養老等很多方面,其他部門不聯動,反而給老百姓辦事造成不便?!蓖踯娕e了個例子,比如農民要參加新農合,必須先證明戶口的農業性質。
新換領的居民戶口簿無法體現農業與非農業的差別,但是附著在戶口上的相關政策并沒有調整,依舊按照農業與非農業差別對待。
“如果國家政策跟不上,戶口簿換得太快了,反而使老百姓辦事不方便,會增加社會矛盾?!蓖踯娬f,有好一陣子,齊齊哈爾各個派出所都在忙著給居民開具戶籍證明。
“改革后,我們讓各個派出所的內勤人員,年年用人工的方式查閱所有變更后的原戶口性質,全部一一掰開,當時只能用手工來做。”莊躍蘭說。
王軍接著說:“現在系統改了,再不改,十年八年后,我們統計的數據也不準了,人工查詢畢竟有漏洞。”
在戶籍管理部門,除了日常工作量大量增加外,又一個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當時,齊齊哈爾市公安局要向公安部上報戶口登記情況,“一開始上面的意見是按照新的戶口登記情況上報,全部都是居民戶口?!钡?,王軍擔心一旦報上去了,國家給農民的補貼來不了,“我們辦理戶口的承擔不了??!”
王軍重新請示,最后,還是按照農業與非農業的戶口性質上報公安部。
就在齊齊哈爾市公安部門因戶改忙得不可開交時,甘南縣興十四鎮興十四村村民于2009年卻提出了“非轉農”的要求,再次給齊齊哈爾市“戶籍制度一元化改革”出了個難題。
新農標標桿“農轉非”
初到興十四村的人大多會產生錯覺,在這里,鄉村的痕跡早已遁于無形,看起來更像是個規劃有致的現代城鎮。一條筆直的大道從村里穿過,兩旁是別具風格的現代化居民小區。很難想象,建村之初,這里“房無一間、地無一壟、樹無一棵”。幾十年來,興十四村從當初的“三無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受到國務院嘉獎,成為黑龍江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桿。
興十四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那一年,山東臨沂428名農民響應號召,自愿來到甘南開墾北大荒。由于環境太艱苦,條件太惡劣,最后留下來的只有36人,他們成為了興十四村最早的拓荒者。
2002年,為了使村民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興十四村開始醞釀戶口“農轉非”?!袄蠒浀乃枷氡容^超前,也確實是為老百姓好,所以老書記提出的,大家一般都會支持?!迸d十四村村委會副主任王振玲說。
“老書記”名叫付華廷,在村民心里,這位領頭人是帶領村民致富的關鍵性人物。
2003年,興十四村已經是一個經濟發達、城鎮化程度較高的村,但是根據當時的戶籍管理政策,興十四村并不在政策規定可以進行“農轉非”的范圍之內。
不過,對于興十四村提出的戶口“農轉非”要求,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還是在當時進行了細致調研,認為興十四村可以特事特辦,村民戶口可以轉為城鎮常住戶口,時任齊齊哈爾市市長也給出了“原則同意所提意見”的批示。
從那時起,除了從事農業生產的6戶外,興十四村293戶村民全部轉為非農業戶口,王守業也因此擁有了兩個戶口簿。
“按理一人只能有一個戶口簿,但‘農轉非時,有的戶口簿找不到了,有的因為有顧慮沒有上交。”在興十四村,同時擁有兩個性質不同的戶口簿的,不只王守業一人。
轉為非農業戶口的興十四村村民在村企業工作的,均享有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自己繳納一部分,村企業再繳納一部分。”王振玲介紹。
由于興十四村的村民先富起來,也率先享受到了與城鎮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待遇。
當年,將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是興十四村的一次“統一行動”。時隔6年,即2009年,興十四村的部分村民再次“統一行動”,提出了“非轉農”的要求,而彼時正值齊齊哈爾市戶籍制度改革啟動,興十四村村民的這次“非轉農”也因此擱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