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軼君


沒看過裸眼3D版畫作?沒有現場一睹機器人神奇地動手術?首屆上海國際科普產品博覽會呈現的科普盛宴,帶你領略科幻的魅力。
6臺迎賓機器人為你指引帶路,服務機器人為你端茶送水,還有廚師機器人現場表演煎炒煮炸,萌萌地說著“你的茶泡好了,請慢用”、“請讓一下,我很忙噠!”等40句基本用語,機器人總動員,科幻片中的奇妙場景變為現實。
科普饕餮盛宴
智慧城市,讓生活更完美。科普產品已滲入到娛樂、教育、醫療、家居、社區、交通各個方面。首屆科普展匯集了中、美、日、韓、法等國的3100余件展品。亮眼酷炫的科技民生產品,不論你是8歲孩童,抑或是耄耋老人,都能找到興趣點。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人類生活的傳統方式。一款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做了最好的詮釋。作為一種高級機器人平臺,其攜帶特殊的鏡頭進入人體內部,可使手術視野放大20倍,而且機械臂具有人手無法比擬的穩定性及精確度。手術切口非常小,病人的痛苦明顯減少、恢復時間縮短。當下已經成為了手術治療疾病的首選方法。
還記得世博會上投映在巨型墻幕的“復活版”《清明上河圖》嗎?本屆科博會上,你將看到“海上畫派”畫家任伯年的《群仙祝壽圖》被“翻譯”成了裸眼3D版。畫作采用1∶1動態復制技術,由12塊特殊電子屏幕組成,與大放異彩的《清明上河圖》不同之處在于,將畫作直接嵌入定制LED屏中,觀眾在推薦位置觀看時,能體驗到3D立體動態景致。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交融體現得淋漓盡致。
也許你還未曾體驗過數字化娛樂客廳帶給你的極致享受。百視通與微軟重磅推出的“一體式娛樂系統”Xbox One驚艷亮相科博會。從此,讓客廳成為新的娛樂中心,通過1080P高清Kinect感應器的語音、動作雙敏感識別,暢享運動、健身、舞蹈等豐富游戲及應用,能隨時與家人、朋友共享多人在線樂趣。更有360度球幕影院和4D影院,讓你身臨其境,體驗前所未有的影音新世界。
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動漫元素也貫穿始終,“科普使者”虛擬偶像“洛天依”帶來全息演唱會。所謂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讓幻像與表演者產生互動,以達到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青少年科幻迷們在這也能找到專屬舞臺。達人秀“超級變變變”能激發他們科學幻想的創造潛力,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品、材料、器具或借助聲、光、電手段配合肢體語言來表現科幻的寓意。此外,10間個性化環境設計的科普體驗室,讓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感受動手制作、科學探究、創新設計帶來的無窮樂趣。
PM2.5數值頻頻爆表、大街小巷云霧繚繞,讓我們只剩嘆息,無處可逃。科博會現場有個“全上海最好的房間”讓你呼吸到久別的純凈空氣,在相關設備的精確控制下,室內PM2.5數值甚至能夠降到5左右(國家標準為35)。發明者也會在現場講解霧霾的危害以及凈化的原理。
科普產業商機無限
不久后將亮相在徐匯區街頭的帶有觸摸、定位和查詢功能電子畫廊系統,原先是由上海市科普中心的技術人員從傳統報欄改造而來。這次成功的產品開發,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使科普中心主任胡陶榮嗅到了商機。隨后科協推出的科普新干線, 一個用0.9噸貨車裝載22個統一尺寸巡展箱實現流動展覽,之后被全國許多城市列入“取經”產品采購。他感言:“在設計科普產品時注重商業性,巧妙地把產品‘科普出去。”
本次展會上,不少本土品牌也具有相同的敏銳度。格力集團帶來了空調、加濕器、除濕機、凈水機等全套科技家電,上海傳統品牌海鷗照相機帶來了新款數碼相機,各品牌的新能源車也有其吸引眼球的展位。它們的共同目的,就是通過體驗讓消費者了解產品中的技術亮點,形成品牌競爭力,帶來銷售額。
展會的科普大使,一個二次元虛擬卡通形象“洛天依”,正是科學技術與產業結合的典范,與它同類型的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身價”高達100億日元。科普產業有著巨大的商業潛力,主辦方預計本次國際科普展的成交額將超2億元。
信息社會人們對科普產品需求量增大,一個科普產品E聯盟的線上平臺,還是無法完全滿足互動性。企業生產的科普產品也只能局限于網站的推廣,在兩者中,缺乏一種有效的媒介讓人們關注這些產品。
“當今時代,科普已不再是一張宣傳畫、一場科普講座,當人們能在參觀、體驗中得到科學知識,了解科學理念,就是成功的科普。”上海市科協副主席王智勇表示,“首屆國際科普產品博覽會應運而生,正是面向人們展示日常生活中民用的高科技展品,也為展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幫他們促成展品交易。”
上海科博會推出的首款科普演繹App軟件“科普e眼”將通過AR虛擬現實技術讓觀眾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獲取展會信息和科普知識,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拓展出無限豐富的展示內容,讓觀眾看得懂、學得到、有收獲。
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辦展會,在全球范圍內收集一批好的科普展品,讓參觀者更直觀的體驗。我們相信“科技改變生活,科普提高素養。”只有把公益性、社會性有機地聯合,用市場手段一同努力,科普產業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