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二龍+苗玲玲+盛妍妍
“今年我們村玉米大豐收,家家糧倉里都堆得滿滿當當,這多虧了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如今遠程授課,講課的都是農業專家,咱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科技種田知識,咋能不豐收呢?”近日,在遼源市西安區燈塔鎮高古村,正在觀看遠程教育節目的村民陳俊澤說道。
如今,西安區農家書屋激發群眾學習熱情,遠程教育扎實推進,農業專家深入一線指導,各地農業合作社建設風生水起,農業技術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百姓樂享農業技術帶來的成果。
農家書屋全覆蓋,技術學習有陣地。以農家書屋為平臺,西安區通過為23個村配備書柜、報刊架、閱覽桌、訂報刊等方式,擴充農家書屋的含量,目前,累計為農家書屋配備種養殖、農產品加工、法律及醫療保健等書籍4000多冊。
農民通過在農家書屋借閱讀物,從中學習和掌握了很多實用的農業知識。全區通過推進“我讀書,我快樂”的系列活動,對優秀書目進行了推薦,通過舉辦讀書競賽,激發農民讀書熱情。目前,西安區23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實現了全覆蓋,已成為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智慧屋”和“金鑰匙”。
遠程教育巧應用,技術培訓有途徑。西安區依托燈塔鎮建設的23個遠程教育終端開辦培訓班,讓農民不出村就能學習農業技術的相關知識。根據農民的實際需求,制定培訓教學計劃,緊扣脫貧致富典型、致富信息、惠民政策、科技知識、實用技術和致富發展的科技項目等主題,精心制作培訓課件。
今年年初以來,西安區共利用遠程教育開展農業技術集中培訓20余課時,受益村民達1500余人。
農技專家走基層,技術難題快解決。立足“按需施教,注重實效”原則,西安區組織農業專家定期深入到各村開展政治理論、政策法規、農業科技培訓和技術服務。在燈塔鎮禮堂和金河村等地,進行了有關農業政策、糧食儲藏技術、肥料如何使用等方面的培訓。利用石河集市講解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發放食品安全宣傳單,并和生產資料經營業戶簽訂了質量安全協議。深入燈塔鎮農業站、田間地頭講解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的具體操作方法,受益農民3000多人次。
此外,圍繞綠色設施蔬菜種植、食用菌培養、農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內容,在全區范圍內采用集中培訓與入戶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參與農民2000人次,累計發放實用技術資料3000份。
合作社風生水起,技術合作樹品牌。在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又增收”的道路上,西安區的“品牌合作社”正在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11戶蘑菇種植農戶參合的峰輝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見證了“蘑菇兄弟”韓曉峰與韓曉輝夢想的實現;燈塔鎮碾山村喜和黑木耳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小黑花“綻放”村屯,農民收入倍增;養豬大戶李云召的中藥喂豬遠近聞名,他聯合石河、建安、足民的養豬大戶,成立了遼源市石河保健養豬協會。截至目前,西安區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03家。
如今,西安區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逐漸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市場競爭、帶領農民調整種養殖結構、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