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這一目標重點和難點在農村,而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就必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因此,要按照科學發(fā)展觀和實現(xiàn)中國夢的要求,不斷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增強鄉(xiāng)村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為農村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快速發(fā)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關鍵詞:農村;黨建工作;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 D26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83
1 存在的問題
1.1 黨員隊伍建設管理存在“短板”
在一些鄉(xiāng)(鎮(zhèn)),因為耕地面積少,為增加家庭收入,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打工,只有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回家,這些人當中不乏一些黨員,這種情況就造成了一些外出的黨員無法及時參加組織生活,基層黨組織也無法有效對他們進行教育管理,黨員素質得不到及時提高。與此同時,年輕人的大量外出也造成了農村入黨積極分子極度缺乏,選拔范圍太窄,給基層黨組織發(fā)展和培養(yǎng)吸納新黨員增加了難度。
1.2 部分黨員綜合素質亟待提高
由于一些基層黨組織缺乏對黨員的教育培養(yǎng),導致一部分黨員發(fā)展農村經濟的思路不廣,欠缺解決農村基層矛盾的能力,沒有發(fā)動基層群眾的動力,在有助于農村發(fā)展的一些重要工作中,沒能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還有一部分黨員雖然有經濟頭腦、有闖勁兒,但是欠缺集體榮譽感,只顧自己發(fā)家致富,沒有帶動身邊村民共同致富的意愿。
1.3 存在著形式主義傾向
一些鄉(xiāng)(鎮(zhèn))的黨組織習慣性地認為加強黨建工作就是經常集中黨員召開會議,會議召開后再抓好文件精神落實,然后再舉辦一些活動,最后再象征性地總結經驗。黨建工作這樣開展,就造成了召開的會議枯燥乏味,黨員學習落實文件精神的積極性不高,黨建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嚴重脫離群眾,使基層廣大群眾極度反感,在總結經驗時,沒有根據(jù)黨組織活動的經驗以及活動結果進行總結,單靠上級下發(fā)的文件材料進行杜撰,總結出來的經驗毫無實際意義。
1.4 存在認識誤區(qū)
在一部分鄉(xiāng)(鎮(zhèn))領導的眼中,抓好地方經濟建設是硬道理,黨建工作是務虛。所以在農村黨建工作上,基層黨組織只是著眼于短期效益,只求會議活動的熱鬧和材料總結的深刻,滿足于形式上的檢查驗收,只要求黨建工作在表面上風光,能夠讓上級組織滿意就可以了。
2 加強農村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首先,抓好農村黨建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黨建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的戰(zhàn)略高度,要求黨在新形勢下,堅持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續(xù)改進工作作風,嚴明黨的紀律,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guī)律。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進行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加強農村黨建工作有助于我黨深入農村基層、深入工作實際,把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在基層廣泛解讀宣傳,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把從嚴治黨工作落到實處。
其次,加強農村黨建工作,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閉幕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發(fā)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號召。中國夢的具體表現(xiàn)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具體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五位一體建設。農村身處基層第一線,農村的環(huán)境建設、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都直接影響著中國社會的整體發(fā)展。加強農村黨建工作,有利于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作用,推動農村的建設、管理和服務,讓農村環(huán)境更加生態(tài)、社會更加穩(wěn)定、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實現(xiàn)提供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
3 加強改進農村黨建工作的有效路徑
3.1 突出重點、從嚴把關,確保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把質量作為發(fā)展黨員工作的生命線,著重看發(fā)展對象是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在鄉(xiāng)(鎮(zhèn))培養(yǎng)發(fā)展黨員,要優(yōu)先考慮在開展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評選活動中,涌現(xiàn)出的孝德、美德、誠德、禮德、愛德為內容的“五德”先進典型。
3.2 創(chuàng)新載體、分類施策,強化黨員管理的實效性
以錘煉黨性,轉變作風為重點,按照“一個領域一個主題、一個行業(yè)一個特色”的思路,為黨員搭建以為民服務為主題的實踐鍛煉平臺。機關、事業(yè)單位黨組織和黨員要與村黨組織對接開展“四心”活動,助建美麗鄉(xiāng)村。幾年來,梅河口市在24個鄉(xiāng)(鎮(zhèn)、街)開展“群眾辦事動嘴、干部代理跑腿”便民服務活動,收集21個部門、54個服務項目以及2600名代辦服務工作人員信息,制作《幫辦代理服務“一卡清”手冊》發(fā)放到農戶家中,鎮(zhèn)村干部每周一、三、五在村部輪流值班,每周二、周四到村部現(xiàn)場辦公,將村里收集上來的代辦事項集中辦理。不僅方便了群眾,還增強了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3 設崗定責、跟蹤考核,提高黨員服務的自覺性
要根據(jù)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崗位黨員干部特點,采取不同方式,有針對性地加強日常管理。以梅河口市為例,他們建立了鄉(xiāng)科級黨員領導干部服務報告制度,按季度填寫《履職報告責任書》。鄉(xiāng)(鎮(zhèn))機關、站辦所黨員和村“三委”、社區(qū)干部黨員,依據(jù)崗位職責定目標,填報《黨員職責承諾踐諾評定表》。無職黨員根據(jù)自身特長申報志愿,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年終,黨組織對各類黨員進行綜合評定,評定結果作為干部使用、評先選優(yōu)、享受惠民政策的重要依據(jù)。
3.4 嚴格標準、科學整頓,保證黨員隊伍的純潔性
建立完善黨員“暢通出口”機制,把處置不合格黨員作為黨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界定了市直機關和事業(yè)單位、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的站辦所、農民、“兩新”組織五個領域不合格黨員標準,嚴肅處置程序。本著教育為主的原則,對民主評議出的不合格黨員,采取組織干預,對癥下藥幫扶轉化。對經過教育確有悔改的黨員允許其繼續(xù)留在黨內,給予一年的改正期限;對經過限期改正或多次教育仍沒有轉變的黨員,嚴格按處置程序進行勸退;對問題性質嚴重、勸而不退、拒不履行黨員義務的要宣布除名,做到區(qū)別對待、定性準確、妥善處置。
作者簡介:李鳳林,本科學歷,中共梅河口市委黨校,研究方向:黨建與思想政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