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瑞+祁悅+王洪蛟+郭良鋒
摘要:我省自2008年實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貼以來,僅國家和省級財政已累計投入作業補貼資金6.82億元,共完成農機深松整地514.4萬公頃,基本上實現了我省宜機耕旱田每隔三年深松一遍的任務目標。實踐證明,農機深松整地能有效解決耕地土壤板結、耕層變淺、保水保肥能力差等問題,在提升耕地質量,提高土壤蓄水保墑和抗旱防澇能力,促進糧食增產方面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農機深松整地;推廣力度;提高生產能力
中圖分類號: F326.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1
1 農機深松整地的主要成效
1.1 深松整地能夠打破犁底層,有效提高地溫
我省大部分耕地是“活硬軟”三層結構,傳統鏵式犁耕翻耕層深度只有12~15厘米,而深松平均松土深度在25厘米以上,平均深度加深12厘米,耕層庫容量擴大2~3倍。2012年4月15日,省農機總站在榆樹市五棵樹鎮對深松地塊與未深松地塊進行監測對比,深松地塊土壤容重為1.37克/立方厘米,土壤溫度為1.6℃,土壤耕作層化凍達31厘米;未深松地塊土壤容重為1.45克/立方厘米,土壤溫度為1.3℃,耕作層化凍22厘米。監測數據表明深松能夠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犁底層通透性能,有效提高地溫,使作物根系和微生物活動空間擴大一倍,加速土壤熟化和有效養分的釋放,為農作物根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促進作物早熟,提高糧食產量。
1.2 深松整地能夠有效提高抗旱能力
2013年4月16日,在乾安縣鱗字鄉陶字村進行深松地塊和未深松地塊監測對比,深松地塊土壤含水量為16%,土壤透水速度52毫米/分鐘,松土系數55%~65%;未深松地塊土壤含水量為14%,土壤透水速度為21毫米/分鐘,松土系數33%~40%。監測數據表明深松整地抗旱能力明顯增強,能夠滿足農作物生長要求,土壤孔隙度增加,充分吸收水分,形成地下土壤水庫,土壤蓄水能力明顯增強,能夠切斷土壤表層的毛細管,減少表層以下水分過度蒸發,不易形成徑流和水土流失,土壤保墑能力明顯增強。
1.3 深松整地增產效果明顯
2012年9月30日,總站在榆樹市先鋒鄉民權村,進行深松地塊與未深松地塊監測對比,深松地塊作物主根52條,植株高259厘米,植株莖粗2.5厘米,平均禿尖長度0.3厘米,公頃產量11508.8公斤;未深松地塊作物主根45條,植株高251厘米,植株莖粗2.2厘米,平均禿尖長度0.8厘米,公頃產量10418公斤。監測數據表明,深松整地能夠使農作物根系充分下扎,根系數量明顯增多,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強,葉片枯黃程度下降,莖稈粗壯籽粒成熟度好,果穗禿尖小,百粒重高,平均增產幅度10%以上。按每公頃增產1650斤計算,每年增產糧食約16.5億斤。按玉米每斤收購價格0.9元計算,農民增收14.85億元。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深松機具不足
由于我省農機深松深度指標調整為30厘米以上,目前,能夠滿足作業深度的大型深松機具數量不多,制約著深松面積的增加。
2.2 作業質量不達標
由于深松面積大、分布廣,檢查驗收手段落后,人員數量少、素質不高等因素,限制了質量驗收的科學性,個別地方出現虛報作業面積,降低作業質量套取補貼資金的現象。
2.3 資金兌付不及時
農機深松作業主要在作物苗期和秋季進行,檢查驗收和公示環節多,加之一些基層領導工作不能積極主動,使補貼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影響了深松補貼資金的及時兌付。
3 進一步加大深松整地推廣力度
3.1 強化行政推力
農機深松整地工作涉及面廣,要始終堅持政府牽頭,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在檢查驗收工作中,要由鄉(鎮)政府組織,財政和農機等相關部門參加,驗收結果有鄉(鎮)主要領導簽字蓋章,從而突出政府行為。
3.2 強化補貼程序
實施農機深松整地,要強化對“落實作業面積、簽訂作業合同、檢查驗收公示、補貼資金撥付”的四個操作步驟監管。要始終堅持政府推動、補貼引導、市場運作、農民自主、補貼到戶,先干后補,定額補貼,公開透明原則;要堅持向糧食主產區、糧食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保護性耕作技術示范區以及黑土地治理、秸稈還田試點縣傾斜原則以及優先安排整鄉整村整屯推進,大面積實施深松整地的優先原則;要始終堅持《大型機械深松整地作業質量標準》和《大型機械深松整地作業質量檢測方法》。組織技術人員跟蹤檢查作業質量,督促作業進度,指導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3 強化資金監管
為防止出現虛報作業面積,降低作業質量套取補貼資金的事件發生,要始終堅持“三級檢查”、“兩級督導”、“二公示”和“四簽字”檢查驗收程序。要建立“作業、驗收、兌付”跟進機制,及時將補貼資金由財政部門通過“一卡通”或銀行轉賬方式直接兌付給農民,同時采取設立舉報電話、作業補貼信息公示和資料歸檔閱卷等措施加強補貼資金監管。
3.4 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
一是加大對農民購買深松機械的補貼力度,抓好農機具檢修工作,確保農業機械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生產;二是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農機人員技術水平和操作技能;三是加強技術指導,幫助農機服務組織和廣大農機戶解決農機化生產作業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四是強化監督檢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把質量關,為確保機械化生產作業質量提供技術保障。
3.5 強化輿論宣傳
通過組織召開深松整地作業現場會、演示會和對比田等,展示農機深松增產效果,利用農機化信息網站、農機化信息簡報和其他新聞媒體,面向社會廣泛報道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的工作動態、成效經驗和先進典型。宣傳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在抗旱保墑、土壤改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抵御災害,保障糧食豐產豐收、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艾青瑞,本科學歷,吉林省農機管理總站,站長,研究方向:農業機械使用管理和農機化生產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