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省是世界黃金玉米帶之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也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省。近年來,吉林省加大了玉米加工業的發展力度,逐步實現向農業強省跨越。因此,在已有基礎上大力推廣優質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對于加強玉米加工原料基地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介紹了優質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僅供廣大農民參考。
關鍵詞: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27
1 選用良種
吉林省各地區的種植條件各不相同,如東部山區和西部草原的差異就很大。因此,必須根據當地的土壤、肥水條件、氣候條件和種植水平等,選擇適合當地情況的優良品種。如平原地帶因地勢平坦、春秋風力較大,加之近年來病害發生較多,應選擇抗性強、抗倒伏、秸稈高度適中的優良玉米雜交品種。種子應進行發芽試驗,選擇純度高,發芽率高的種子。由于機械化播種技術的推廣,多為一埯一粒種子,種子生產商大多按照要求進行了種子精選,并進行了包衣處理,需要注意的是要到正規經銷商處購買,并留好各種憑證,以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利益。
2 確保播種質量
吉林地區早播時間為每年的4月15~25日,最佳播期為20日。近兩年因春旱等影響出現播期稍稍提前或延后現象,但總體沒有對玉米生長造成較大影響。播種的地溫指標為10厘米處地溫穩定在7℃~8℃即可。播前整地,要求整平、整細,種肥隔離以防燒種。要創造良好的土壤墑情,西部地區常年春旱,推薦坐水種,以提高出苗率,確保苗齊、苗壯。播后覆土,要做到均勻一致。遇排水不良的地塊應挖排水溝,防止雨期地內大量積水,導致粉籽、弱苗等不良現象。
近年來,玉米新品種不斷培育,玉米播種密度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生產中,應根據地塊的水肥條件、土壤類型來確定適宜的密度,計算密度公式是:密度=產量指標/單株穗粒重。
3 苗期管理
玉米生產中,做好苗期管理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當年玉米的產量和質量。主要應做好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環節。
3.1 科學施肥
充足的肥力條件是玉米創高產的重要保證。玉米施肥的主要原則是有機肥和化肥結合,增施有機肥,底肥、追肥相配合,不推薦“一炮轟”。
有機肥對玉米生長和培肥地力起到重要作用,不僅能為玉米的整個生長期提供營養,而且產生的二氧化碳對高密度玉米群體的光合作用也有利,因此有機肥要增施。播種前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腐熟農家肥60~75立方米。化肥用量按每500公斤籽粒需純氮15公斤,純磷7.5公斤,純鉀15公斤計算,配合施用硫酸鋅肥15公斤。其中,氮肥的20%作底肥,其他全量施用,施肥深度15~20厘米,以防燒種。
玉米出苗后一個月左右進入拔節期,這是玉米的第一個需肥高峰期,應追施拔節肥。可以玉米兩側開溝條施或穴施,追肥量按氮肥的30%計算,深度8厘米左右,施后覆土。拔節肥可以促進穗數、粒數和粒重的增加,因此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玉米大喇叭口期要施攻穗肥,一般大喇叭口期約在出苗后45天左右。穗肥占氮肥總量的40%。如果沒有追施拔節肥,應在抽雄初期再追一次粒肥,要求深施覆土。
3.2 合理灌溉
玉米對水分的需求較高,因此,應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吉林省西部地區因長期受干旱影響,已經形成了大面積的灌溉農業,河水和地下水利用較為充分。但東部山區等受地形地勢影響,仍然是“靠天吃飯”,屬于傳統的雨養農業,今后應加強噴灌、滴灌等設施建設。但投入較高,發展周期較長,無法滿足目前的農業生產需求。
玉米灌溉主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時期:一是播期要確保足夠的墑情,如遇春旱應坐水種,如播后干旱可澆蒙頭水。出苗到8葉期一般不澆水。進入大喇叭口期后要確保水分供應,土壤的含水量應保持在70%左右。總體原則是澆好保苗水、拔節期的保收水、抽穗期的保粒水、灌漿期的高產水,特別是抽穗開花期和籽粒灌漿期不能缺水。
4 病蟲害防治
近年來,吉林地區玉米病蟲害發生頻繁且為害較大,應及時做好防治工作。玉米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黑粉病、絲黑穗病等,蟲害主要有黏蟲、玉米螟、紅蜘蛛等,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防治方法。
播種前要進行種子包衣處理,使用種衣劑包衣或藥劑拌種,可以防止一些病害和蟲害的發生。包衣劑的使用方法要嚴格遵守使用說明書,不可過量或減量使用,更不可多種藥劑隨意混用,防止出現藥害。
病蟲害防治推薦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相結合,盡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農藥對玉米品質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玉米大斑病可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在玉米雄穗期噴施,間隔10~15天再噴一次。用有效成分占種子重量0.2%~0.3%的粉銹寧和羥銹寧拌種,是預防絲黑穗病較為有效的方法。苗期畝用氧化樂果50~75克防治黏蟲。心葉末期畝用30%辛硫磷顆粒劑250克對細沙2公斤灌心防治玉米螟,此外,目前已經大面積推廣應用釋放赤眼蜂來防治玉米螟,效果較好。防治紅蜘蛛和蚜蟲可用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霧。
5 適時收獲
玉米進入完熟期,籽粒飽滿,即可收獲。一般時間為9月底10月初,晚熟品種可適當延后,可增加千粒重,有效提高產量。
參考文獻
[1] 閻洪媛.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綜述[J].科技致富向導,2010,(03).
[2] 李吉翠.論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科技信息,2009,(07).
[3] 吳淑芳.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1,(12).
作者簡介:劉曉紅,大專學歷,大安市太山鎮農業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