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學院商學院 浙江嘉興 314001)
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稅,具有“層層抵扣”的特點,避免了營業稅“全額征收、重復征稅”的缺點。2012年以來開展的“營改增”試點,對優化稅制結構、減輕企業稅負、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融資租賃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根據目前試點省市的情況,對“營改增”新政下的融資租賃企業財務管理作一粗淺探討。
(一)適用稅目的變化。在原營業稅制下,未經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銀監會三大部門批準的企業從事融資租賃取得的收入歸屬于 “服務業”,有資格的企業取得的收入歸屬于 “金融保險業”。“老租賃”合同在合同到期日之前繼續按照現行營業稅政策規定繳納營業稅。“營改增”試點下有形動產融資租賃屬于“現代服務業”。
(二)適用稅率的變化。在原營業稅制下,融資租賃企業適用的營業稅稅率為5%。“營改增”后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為17%,而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為3%。融資租賃業務稅負超3%實行即征即退 (限三大部門批準的)。
(三)應納稅額計算的變化。在原營業稅制下,應納稅額按照收入額或者收入差額乘以稅率計算即可。而在增值稅制下,如符合營業稅差額納稅規定的,試點納稅人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的價款,可差額確認銷售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接受試點納稅人提供的應稅服務,進項稅可抵扣。試點一般納稅人應交增值稅=[全部價款+價外費用-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的價款 (如果適用差額征稅)]×17%-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試點小規模納稅人應交增值稅=[全部價款+價外費用-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的價款(如果適用差額征稅)]×3%。
(一)對于一般納稅人,因差額納稅政策的保留,對銷售額或營業額的確認沒有影響。但稅率提高至17%,導致整體稅負上升12%,如沒有其他優惠措施,將對融資租賃行業的利潤和資金周轉產生不利影響。
(二)對于小規模納稅人,因差額納稅政策的保留,對銷售額或營業額的確認也沒有影響。但征收率降至3%,導致整體稅負降低2個百分點,有利于企業利潤的提高和資金的周轉。
(三)試點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實際稅負若超過3%,則對超過的部分即征即退,融資租賃企業的稅負反而下降了2%。同時融資租賃公司提供租賃業務可以為承租企業開具17%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承租方憑專用發票可以抵扣進項稅,增值稅稅負也將大為降低,有利于該業務在我國的開展。此外,增值稅屬于間接稅,融資租賃增加的稅負也可轉嫁,由出租方和承租方共同分擔,當然這將取決于企業的商業談判水平。
(四)融資租賃業務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的影響。(1)發票開給出租人還是承租人的影響。如供貨方將增值稅專用發票直接開給承租人,出租人按照原繳納營業稅的方式從銷售額里扣除實際成本之后計算銷項稅,但這種方式扣除實際成本之后也就沒有進項稅抵扣了,不符合營改增的立法精神。如將增值稅專用發票開給出租人,出租人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給承租人,可解決此問題。(2)發票應該根據支付進度分次開具還是一次開具的影響。在租賃設備法律上的所有權最終轉讓之前,是僅可以就每次支付中相當于利息的部分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是可以按每次收取的金額(包括本金和利息部分)全額開具發票?如果在融資租賃開始日按照每次收取的進度款總額開具發票,那么對于租賃公司來講將非常不利。
例如:上海某融資租賃企業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與乙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合同 (融資租賃直租業務),標的資產A設備購買價為1 200萬元 (CIF),關稅120萬元,增值稅224.4萬元,租賃期5年,承租方每年支付租賃費400萬元,最終殘值作價10萬元,另甲公司為購買A設備發生其他相關支出共計100萬元 (其中包括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11萬元),則甲公司在營改增前后的稅負變化如下:
(1)營改增之前每年需繳營業稅=(400×5+10-1 200-120-224.4-100)×1/5×5%=3.656(萬元)
(2)營改增之后需繳增值稅=(400×5+10)/1.17×17%-224.4-11=56.65(萬元)
如按年分次繳納,每年需繳增值稅11.33萬元。由此看出,營改增之后該融資租賃公司的稅負大幅上升。
(一)開展內部培訓,提高企業的會計核算能力。為確保“營改增”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融資租賃企業從領導到普通員工,都要加強對“營改增”有關政策的認識和理解。(1)要統一思想,正確理解“營改增”工作的現實意義,做好“營改增”的準備工作。 (2)要強化培訓,有針對性地加強“營改增”政策的學習,確保全體人員熟練掌握相關政策及具體業務操作,特別要提高企業的會計核算能力,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適應稅種變化。“營改增”前,由于營業稅是價內稅,通常將營業收入全額作為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成本也據實列支,營業稅根據收入全額或者差額計算。“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收入中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成本中不含進項稅額,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可見,企業在營業稅和增值稅兩種不同的稅制下,存貨、收入、成本的會計處理包括稅金的計算均發生了較大變化,企業相關人員特別是財會人員應及時適應變化。二是適應混業經營。目前小規模的融資租賃企業占大多數,普遍存在混業經營狀況。稅收政策規定混業經營在不能分別明細核算各類業務的前提下,一律從高適用稅率。所以,為降低稅負,企業應增加會計人員配備,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融資租賃企業的會計核算能力,盡量對不同稅種業務分別進行核算,以防范新的增值稅制風險。
(二)重視發票管理,有效防控風險。在增值稅制下,發票的種類發生了變化,對發票管理有了新的要求。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3號規定,自2014年8月1日起啟用新版專用發票、貨運專票和普通發票。小規模納稅人不使用專用發票,其發票管理與營業稅狀態下的情況基本相同。對一般納稅人來說,則有專用發票和其他發票之分,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增值稅的抵扣環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加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增值稅專業發票的獲得、真偽鑒別、開具、管理、傳遞和作廢都區別于普通發票。例如發票遺失后的處理方法就比較復雜,需要到稅務機關進行備案和處理,重復開票、退票也與普通發票管理不同。因此融資租賃企業通過本次營改增認定的新的增值稅納稅人,對于增值稅發票的管理,領導和財務部門必須高度重視,開具和傳遞等各個環節的參與者也應高度重視,以法律為準繩衡量自身的行為,有效規避風險。
(三)調整經營策略,實施財務整體籌劃。試點融資租賃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深入研究評估稅改對企業的業務、財務、稅務等方面的影響,制訂相應的應對計劃,切實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首先,通過納稅人的選擇,實施財務籌劃。在稅率方面,對于未超過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融資租賃服務適用3%的簡易計稅方法。而對試點一般納稅人,雖然稅率有所提高,但可以抵扣外購商品和接受勞務時承擔的增值稅。因此,納稅人需要對自身的經營狀況和稅負變化進行合理評估,做好經營策劃方案,選擇合適的納稅人身份,盡可能地減少企業稅負、增加現金流量。
其次,通過價格的變化來轉嫁稅負。出租方可以通過與供貨商和承租方商談,采取壓低采購成本、提高租金等方式及時把稅負轉嫁出去。同時,在供應商選擇方面,要求融資租賃企業在選擇供應商和服務商時應盡量選擇財務核算健全、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和服務商,這樣可以通過進項稅抵扣來降低稅負。
再次,通過爭取獲得稅收優惠來降低稅負上的影響。營業稅優惠一般為直接減稅或免稅,而增值稅優惠則涉及先征后返、免抵退等方式。試點企業應關注最新的政策文件特別是過渡政策。如在試點過渡時期,國家規定營改增后,對現行部分營業稅免稅政策繼續予以免征;對部分營業稅減免稅優惠,調整為即征即退政策。如果試點企業按照規定改征增值稅比原來繳納營業稅增加了稅負,將由財政部門給予定期的補助。但在營改增最早試點的上海,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2.6%的企業符合條件并已提出申請,53.1%的企業表示并不了解該項政策,20.8%的企業表示不符合申請條件。因此要求融資租賃企業認真做好整體的業務統籌工作,熟悉國家最新的政策文件,一旦增值稅財政補貼優惠的條件明確,盡早準備申請優惠政策所需的基礎材料,爭取獲得最大的稅收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