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消防總隊 遼寧沈陽110031)
隨著審計法規的不斷更新,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對部隊審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審計人員的能力建設也成為消防部隊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領導重視不夠,審計人才流失嚴重。消防部隊領導往往對消防滅火工作高度重視,但受專業知識水平的限制,對審計人員隊伍的建設重視不夠,這是目前部隊審計工作面臨的最大問題。如很多地級市消防大隊的文職崗位都是合同制的非現役消防員,審計崗位不少也是這樣的 “臨時工”性質,由于崗位待遇低,不穩定,造成專業人才流失,不利于審計業務工作的開展。
(二)相關體制不健全導致審計人員工作獨立性差。目前消防部隊總部設有內部審計部門,統管基層各部隊的審計工作,基層部隊下設兼職審計員,兼管本單位的審計工作。由于基層單位的兼職審計人員行政隸屬關系不清晰,造成審計人員對自身的定位比較茫然,難以發揮應盡的職責。另外兼職審計人員大多以本職工作為工作重心,難以兼顧兼職的審計工作,從而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整體質量,大部分審計工作流于形式。
(三)審計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各級審計人員大多數是財務或其他部門人員轉行而來,缺乏專業的審計知識,體現在工作中,表現為業務理論水平和技能偏低,難以發現重大問題,審計監督作用不能有效發揮。另外,由于缺少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不能適應審計業務發展的需要,審計手段陳舊落后,計算機輔助審計幾乎是一片空白。
(四)缺少激勵考核制度,無法調動審計人員工作積極性。在審計人員工作勝任度的考核上既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又沒有科學的評價標準;在績效考核時,重定性指標考核輕定量指標考核,無法調動廣大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一)提高部隊領導對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部隊領導對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決定了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各級領導要適應形勢發展,改進思維方式,審計人員要進一步開拓審計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爭取部隊領導的支持和理解,為審計部門建設爭取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吸引更多的審計人才加入到消防部隊審計工作的隊伍中來,只有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得到了保證,才能促使審計人員愛崗敬業,努力鉆研業務技能,增強政治修養,為有效提升整個部隊的審計業務水平做出貢獻。要采取積極措施,有效解決審計人員的編制問題,編制內不能解決的,可考慮提高待遇和保障水平,以解除審計人員的后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到審計工作中去,提高工作的積極性。
(二)有針對性的開展審計業務培訓。在制定審計工作計劃時,應把培訓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針對當前審計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在培訓項目的選擇上,應本著實用性、科學性的原則,并和政策法規的學習結合起來,以適應審計業務發展的需要;在審計技能方面,強調專業發展的重要性,重點加強對審計方法和技術的培訓,如:大力加強對電算化審計人才的培養,與各高校研究團體加強合作,挖掘適應部隊審計建設需要的審計軟件人才,為部隊儲備審計人才。
(三)加強審計人員結構體系建設。消防部隊的審計體系應適應部隊后勤管理的實際需要,針對目前基層兼職審計人員多的情況,筆者認為應建立統一高效的審計人員結構體系。在總部設置審計監查部,針對基建項目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的不同要求下設對應的處室,專職管理。對下屬基層支隊按對口要求設置專職的審計科,在行政上歸支隊管理,在業務上受總部對應處室的指導和監督,這樣在人員結構體系上體現了全面、獨立,有利于審計業務的全面開展,同時也避免了兼職人員的頻繁更換,保證了人員隊伍的穩定性。同時在各級審計組織內部進行適度的人才交流,將基層審計隊伍中精通審計業務的人才充實到各審計項目組中,以有效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在人員的選拔上采取聘任制,讓那些政治上經得起考驗、業務能力突出的審計精英走上領導崗位。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評價考核體系。各級各類消防部隊應建立起適合本單位的內部審計考核體系,對每一項審計任務分解落實到人,考核具體審計目標是否圓滿完成,獎優罰劣,為優秀人才的提升創造空間,也為審計后備人才樹立標桿,努力營造能者上、庸者下的優良氛圍。在建立評價制度時,應充分考慮相關審計崗位職責的合理性,用制度的形式有效保證審計監督服務職能的發揮,為部隊預防腐敗保駕護航。
(五)重視經濟效益審計的實戰操作。消防部隊的經濟效益審計主要是審核部隊財務收支的合理合法性,以及各項工作計劃的落實情況,以促進部隊節約軍費開支,提升管理水平。經濟效益審計在部隊中主要是指決策的經濟性,管理工作的效率性。決策的經濟性審計主要是指部隊利用有限經費達到最大使用效果的程度。部隊審計人員應重點關注經費投入的必要性以及取得的成效是否合理,如裝備投入、訓練費支出是否在預算范圍之內,如果超支過大,應分析原因,找出管理中的漏洞。管理工作的效率性審計主要是針對部隊管理過程中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各項管理制度的制定情況進行的審查。例如:是否貫徹落實部隊警力下沉的原則,部隊司、政、后、防的人員配置、制度建設,內控管理是否達到要求。除此之外,通過定量分析部隊火警出警率、接警率、消防車輛出車率及對火災隱患進行整改的情況,把這些數據與有關定性的分析結合起來,通過與審計前期及可比單位的對比,得出審計結論。
(六)加強審計人員對新的審計業務的了解和掌握。隨著部隊外部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審計計劃的制訂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部隊工作重心的轉移,實現審計監督服務于部隊建設目標。審計人員要與時俱進,以審計準則為準繩,開展多種形式的審計,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和基建項目的審計,做好日常的經費收支審計,創新審計技術,使審計成果得到有效利用。
(七)加強消防部隊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審計人員在進行經費審計或項目審計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方說情,在查處違反部隊財經紀律的案件時,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干擾,有時是金錢的誘惑甚至是對生命的威脅,這需要審計人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及抗腐蝕能力,杜絕審計人員內部腐敗的滋生。
消防部隊審計人員的能力建設是整個審計體系建設的核心內容,更是部隊各項審計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各項審計目標地落實、審計項目的開展都要依賴審計人員去實施。有針對性地組織審計培訓,構建高效的審計組織體系,明晰績效獎懲機制是提升審計人員能力的必要措施。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審計人員隊伍建設,保護和培養部隊審計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部隊的審計效率,最大限度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