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冰 姜學軍 史海洋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110159)
Redis是一個高性能的key-value數據庫。redis的出現,很大程度補償了memcached這類key/value存儲的不足,在部分場合可以對關系數據庫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它提供了Java,C/C++,C#,PHP,JavaScript,Perl,Object-C,Python,Ruby,Erlang等客戶端,使用很方便[1]。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Redis使用標準C編寫實現,而且數據加載到內存上,所以讀寫速度非常快。官方提供的數據表明,普通的Linux機器上,Redis的讀寫速度分別達到81000/s和110000/s。
Redis使用單線程的IO復用模型。自己封裝了一個簡單的AeEvent事件處理框架,主要實現了epoll,kqueue和select,對于單純只有IO操作來說,單線程可以將速度優勢發揮到最大。
由于所有數據保存于內存中,所以對數據的更新將異步地保存到磁盤上。
相比于其他內存型數據庫,Redis不只支持字符串類型,而是支持多種數據結構。目前支持5種。分別為string(字符串)、hash(hash表)、list(雙向鏈表)、set(無序集合)、zset(有序集合)。
Redis對不同數據類型操作時自動的,因此設置或增加key,從一個集合中增加或刪除一個元素都能安全的操作。
Redis支持多種語言,諸如Ruby,Python,PHP,ErLang,Perl,Lua,Java,Scala等。
Redis支持簡單而快速的主從復制。官方提供數據,Slave在21秒內即完成了Amazon網站10Gkey Set的復制。
目前只支持PHP,Ruby,Scala語言的Sharding功能。
1)小數據量,高速讀寫訪問。
2)大數據量,有明顯熱點數據。
3)大數據量,無熱點數據。
4)所有數據in-memory。


(代碼都是用java語言完成,數據庫操作采用MyBatis框架,Redis操作使用Spring提供的方法)




表1 執行五次來進行比較兩者的時間(毫秒)
可見,redis的存取性能要極大程度優于數據庫,所以在應用中合適的使用redis,能極大提升產品性能。
Redis存取速度快的原因分析如下:
4.3.1 純內存操作
Redis所有數據存儲于內存中,內存中的操作速度比磁盤快的多。
4.3.2 Redis的存取底層使用異步非阻塞IO
系統I/O可分為阻塞型,非阻塞同步型以及非阻塞異步型。
阻塞型I/O意味著控制權只到調用操作結束了才會回到調用者手里.結果調用者被阻塞了,這段時間了做不了任何其它事情。
非阻塞同步是會立即返回控制權給調用者的。調用者不需要等等,它從調用的函數獲取兩種結果:要么此次調用成功進行了;要么系統返回錯誤標識告訴調用者當前資源不可用,你再等等或者再試度看吧。
在非阻塞異步調用中,稍有不同。調用函數在立即返回時,還告訴調用者,這次請求已經開始了。系統會使用另外的資源或者線程來完成這次調用操作,并在完成的時候知會調用者(比如通過回調函數)[2]。
In a non-blocking asynchronous call,the calling function returns control to the caller immediately,reporting that the requested action was started.The calling system will execute the caller’s request using additional system resources/threads and will notify the caller(by callback for example),when the result is ready for processing。[3]
在以上三種IO形式中,非阻塞異步是性能最高、伸縮性最好的。
4.3.3 采用Epoll接口實現IO復用
與epoll模式相比較,有select模式,select模式是采用輪詢的方式,來檢測所有socket的狀態,當有很大的socket集時,即使有小部分是活躍的,內核也需要把整個集合輪詢才能知道所有socket的狀態變化,而epoll模式是在創建時即對需要關注的socket注冊事件,當某一個監聽的socket有狀態變化,就將其保存到一個內部數組中,當應用層需要檢測時直接返回該數組,不需要對所有socket逐一檢查,所以epoll模式的性能優于select模式。
需要設置數據的一定存活時間。例如找回密碼功能,用戶需要填寫郵箱,然后發送一個連接到用戶郵箱中,該連接是有時間限制,半小時后即失效。此時就可以利用redis存儲數據可以設置有效時間的功能。并且不需要存儲于數據庫,讀取redis的效率更高。

讀取時直接在redis中查詢key為"redis.global.forgetPass",如果有值則說明未超時,為空則說明連接失效。
一些全局的系統設置,基本上都是在第一次啟動應用的時候設置,以后就不會再修改的數據,可以存于redis中,設置不自動失效。
所有業務數據,可以通過數據庫主鍵ID當成key或者一些層級關系生成redis存儲的key,將整個數據對象存儲于redis,極大的減少數據庫查詢次數,提高應用性能。
例如:數據的層級為 代理商→租戶→用戶 則用戶可以在redis中存儲的數據為
Key:redis.user.partnerId.customerId.userId
Value:user的數據對象
e.g.redis.user.1.33.21 redis.user.3.42.13。
[1]百度百科.Redis[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595959.htm,2014.
[2]veryDemo.兩種高性能I/O設計模式(Reactor/Proactor)的比較[Z].2005.
[3]Artima developer.Comparing Two High-Performance I/ODesign Patterns[Z].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