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士 范玉娜 羅 浩 張耀寰
(沈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110159)
大量的研究結果現已證實:在任何的時間、任何的地點、任何的網絡,不論網絡拓撲結構、用戶數量、利用類型如何的變化,業務流量的自相似性始終存在[3-4],故在AOS多路復用的研究方面,將傳統的泊松模型作為業務流的到達模型已不再適合,而目前基于自相似業務流的
AOS多路復用的研究還不夠充分,故本文基于自相似業務流的性質針對AOS多路復用中的高效率幀生成算法進行研究,并利用Matlab仿真軟件驗證其幀生成時間均值性能參數的理論正確性。
高效率幀生成算法指的是到達的數據包總長度完全填滿MPDU包區時才能釋放一幀,故而MPDU的復用效率為1,但是其幀生成時間不是固定的[5]。
高效率幀生成算法的平均幀生成時間為到達包數為MPDU長度時生成一幀所用的平均時間。即:
平均幀生成時間=傳送數據包總時間/幀的總數

圖1 自相似流高效率幀生成時間流程圖
仿真參數設置:泊松分布λ=0.1~0.4,一個MPDU包含的包數nf=1~19個。

圖2 自相似流高效率幀生成時間仿真圖
圖2給出了當泊松分布λ=0.1~0.4并且一個MPDU長度為1~19個時,自相似流高效率幀生成時間的仿真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泊松分布和MPDU長度變化的條件下,幀生成時間的仿真結果與理論值幾乎完全一致,論證了理論推導的正確性。
[1]田野,馮永新,馬玉峰,劉桂君.高級在軌系統中的多路復用與差錯控制技術研究[M].科學出版社,2014.
[2]Ye Tian,Qingfan Li,Yongxin Feng,Xiaoling Gao,A Virtual Channels Scheduling Algorithm with Broad Applicability Based on Movable Boundary[M].Hindawi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3.
[3]CROVELLA M E,BESTAVROS A.Self-similarity in World Wide Web traffic evidence and possible causes[J].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1997,5(6):835-846.
[4]別玉霞,潘成勝,劉海燕,王延春.基于AOS的Hurst-優先級自適應RED與動態調度算法[J].2012,33(10):156-165.
[5]張艷琴.基于高級在軌系統的虛擬信道調度算法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