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強
(山東石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257061)
催化裂化裝置是煉化企業的重要裝置之一。實踐證明,在煉油市場經濟化的今天,作為原油深加工的龍頭裝置,催化裂化裝置的平穩運行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催化裂化裝置自兩段提升管改造以來達到了設計的20萬噸/年的處理量。但分餾崗位一直存在操作不平穩的情況,影響了催化裝置安全生產并限制了催化裝置的處理能力,對裝置的挖潛、增效啟到了阻礙作用。通過對分餾崗位的深入調查分析得出結論認為是中段油與油漿換熱流程不太合理導致分餾塔溫度梯度分布不合理以致分餾崗位操作經常大幅波動。因此我們決定把“改造中段油與油漿系統換熱流程,提高分餾操作平穩率”作為我們研究的課題
通過對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分餾塔的平穩率做了細致的調查,發現影響分餾塔平穩操作主要原因集中在分餾塔沖塔和分餾塔柴油抽不出上。
通過長時間的深入調查分析得出了影響分餾塔平穩操作的主要問題是分餾塔沖塔和柴油抽不出,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分餾塔熱分配不合理。根據多年的操作經驗和對實際生產的跟蹤調查對分餾崗位沖塔和柴油抽不出做了全面的分析,找出主要影響因素:分餾塔塔底負荷大,熱量取不出。
我們在生產柴油方案小組成員對分餾塔進行了熱平衡計算,分餾塔的取熱分配為 塔頂:中段:塔底=29:19:52,通過查閱資料在生產柴油方案時分餾塔正常取熱分配為 塔頂:中段:塔底=19:48:33。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分餾塔的取熱分配不合理。我們又對偏差最大中段部位取熱進行跟蹤和測量。中段油先到H208與油漿換熱溫度被升高,然后給穩定系統和蠟油加熱最后至H209油漿將溫度加熱到230℃-240℃后返回到分餾塔。因為H208換熱面積(40m2)較小,中段油經過H209之后溫度升高了10℃左右。造成中段油到穩定系統去的溫度低,低溫熱源不如高溫熱源利用率高造成了穩定系統熱源不足,尤其在冬季穩定塔底溫度在調節閥全開的情況下只能控制在176+2℃,導致穩定汽油10%不合格。而且在2002年改造之前因中段返塔溫度低導致柴油抽出量很小、柴油餾程較難控制,在當年改造時增加了H209通過調節中段返塔溫度以提高柴油餾程控制的靈活性,但是油漿的熱量又被帶回到分餾塔而中段循環的取熱量少。這樣就導致了分餾塔底熱量不能通過塔盤很好的進行傳遞,分餾塔17層-22層塔盤區域內的氣相溫度較低,導致分餾塔形成的平衡比較脆弱,容易出現沖塔、柴油抽不出的現象。
我們通過對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因分餾熱分配不合理造成分餾塔沖塔和柴油抽不出的時間進行了統計,因沖塔和柴油抽不出影響分餾平穩操作的時間較長在四個月內共計318小時。占裝置運行時間的11%,因此這是主要影響原因。
針對找出的以上分析原因,我們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制定了相應的對策。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改進措施,我們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進行實施。
通過對原因進行分析,我們決定將中段與油漿換熱流程進行調整,將換熱面積為115m2的H209替換換熱面積只有40 m2的H208。在裝置開工后對在生產柴油方案時的對中段油換熱效果進行跟蹤測量并對分餾塔熱量分配重新計算。分餾塔的取熱分配為 塔頂:中段:塔底=18:40:42 。取熱分配更合理了,經過對中段油溫度的測量發現經過H209后溫度升高了35℃左右,穩定熱源更充足了,穩定塔底溫度控制在183℃時調節閥開度只有60-80%左右。解決了穩定汽油冬季10%點不合格的情況。
通過措施的實施分餾塔的操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對10月至11月對分餾塔沖塔和柴油抽不出的現象進行統計,本次改進完成后,分餾崗位的平穩操作有了很大的提高,處理量由改造之前的22.60t/h提高到活動后的24.01t/h。有效地保證了裝置的安全平穩運行,同時也降低了因分餾操作波動造成反應降處理量的次數,催化裝置的處理量較檢修之前有了一定的提高。為裝置的挖潛、增效作出了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馬秉騫,煉油設備基礎知識;中國石化出版社宋天民,煉油廠靜設備;中國石化出版社林世雄,石油煉制工程;石油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