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欣茹 楊麗穎
(雞西市萬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雞西市美巢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黑龍江雞西 158100)
(1)地域間的差異。
建筑節能工作啟動于20年前,主要集中在北方,是由于北方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比重較大。然而,今天,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的人們對改善建筑物的熱環境正變得越來越迫切,熱天降溫、冷天取暖方面耗能不斷增加。還由于南方存在的生活習慣因素,與北方將采暖以公共福利存在的方式不同,南方地區的建筑制冷和采暖用能所需要的費用都由居民自己承擔。因而,南方地區建筑效益直接體現在居民經濟利益上,隨著南方經濟的迅猛發展,經濟形勢已經超過北方,導致了南方建筑節能方面的發展速度明顯快于北方。
(2)城市與農村間的差異。
由于國家對城鎮與農村投入比重不同,導致城市與農村的發展速度參差不齊,城市經濟發展較快,節能方法較多,主要集中在技術方面的提高,如節能材料和智能化系統應用技術的發展。而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簡單,人們節能意識相對低,科技型人才少,節能的方式通常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減少浪費,很少修建節能式建筑。由于農村地理位置差、交通不變等因素導致其運輸成本高、同樣的商品價格比城市高,導致了農村與城市節能方法與方式不同。農村的人口較少,污染程度小,綠色節能建筑更應該在農村推廣,保護農村現存的良好環境。
(3)國內節能建筑發展總體現狀
我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各地高樓等建筑不斷興起。但高耗能建筑占絕大部分。數據顯示我國的總耗能量在減少,但是建筑耗能卻在逆向增加。1999年,北方地區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納入強制性標準進行貫徹;2001年底出臺《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但由于具體實施細節方面的欠缺,標準不高,導致各城市與農村執行不力,建筑節能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我國的綠色建筑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發展速度較慢,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我國在節能建筑方面存在的好多問題不容置疑,綠色建筑方面還有好多問題急需解決,因而我國在綠色建筑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1)節能意識不夠
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對國家能源的保護、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度還不夠高。沒有意識到綠色建筑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大部分居民未將綠色建筑放在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
(2)節能建筑宣傳力度低
目前我國的節能建筑宣傳力度不夠,宣傳的大多數為公共建筑,雖然起到了表率作用,但宣傳范圍的狹小使宣傳力度明顯不足,對農村民用建筑等普通建筑的關注度較少。因此我們在制定良好制度的前提下,加大宣傳力度,克服重重困難,使我國的建筑節能也將會穩步前進。
(3)節能建筑發展缺乏政策鼓勵
節能建筑的發展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于居民的經濟利益,現在的城市人口集中,就業困難、醫療制度不完善、子女教育花銷大等問題導致了居民的負擔較大,再加上節能建筑材料和技術屬于國內新興產業,需要很高的費用,這使得大多數居民望而卻步。因此,節能建筑的快速推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居民的經濟收入,和節能建筑費用的高低。
(4) 行政監管體系薄弱。
對于國家下發的政策性文件,各地方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行政監管體系相對薄弱,導致了節能建筑宣傳與執行力度不足,減緩了節能建筑事業的發展。所以應該加強行政監管體系。
(5) 缺乏行之有效的推廣交流平臺。
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行之有效的推廣交流平臺。綠色建筑還未得到廣大民眾的了解與認可,所以,應該加強與完善管理模式和交流平臺的建設,更好的推廣節能建筑新技術。
(1) 引進先進理念
目前,我國的綠色建筑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造成這種差距的因素不僅僅是技術方面,更主要的是關于綠色建筑的理念。中國的綠色建筑未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與認可,主要原因還是民政心里沒有綠色建筑的理念。現今技術更新速度、能源結構調整速度以超乎想象。
(2)明確節能建筑的原則
我國疆土遼闊,遼闊的疆土致使我們有了不同的氣候區域,南北方的氣候差異相對明顯,有各自的氣候特點。這就要求開發商因地制宜,對不同地域的不同氣候有明確的認識,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采用相應的方案措施,合理建筑,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優勢。
(3)采用合適的高新技術
節能建筑的興起帶動了節能建筑材料等新興技術的興起,目前市場上的新技術種類繁多,高新技術的發展超乎想象,如何選取材料,運用何種技術成了一個關鍵。在考慮經濟利益與長遠發展的前提下,應整合各種新興技術,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所具有的優勢,這樣才會事半功倍,達到目的。即得到了應有的利益回報,又滿足了客戶的需求。
(4) 改革傳統設計模式
節能建筑的良好推廣與好的設計模式是密不可分的。這就需要設計師們的創意與創新。目前國內的建筑設計還大都是傳統模式設計,只有些個別標志性建筑設計模式新穎。目前普通的建筑,建筑師只部分參與其中,設備招標、施工、驗收及調試等一系列階段并沒有很好的鏈接,往往出現斷檔,造成質量問題。
(5) 藝術與技術的融合
建筑設計時一項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兩者很好的融合將會達到更好效果,即能保證功能需求,又能給人以良好的視覺效果。但有的時候往往不能二者兼顧,這就需要做出取舍,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各項因素,以技術為主導,藝術為輔。來完成建筑任務。
節能建筑要求做到“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節能建筑發展與廣泛應用已是大勢所趨,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推廣節能建筑要在制定合理制度體系的前提下,加大宣傳,完善管理與推廣交流平臺,從而使我國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