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嬋 劉翔鵬
(濟南職業學院計算機系)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計算機技術正成為日常學習和工作的普通工具之一,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作為非計算機類專業的一門公共課,主要培養學生軟件開發的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很重要,但作為一門技術類的應用課程實驗教學環節,側重于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換成實際的應用案例和操作技能,在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方面更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高校非計算機類專業低年級的一門公修課,隨著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目前學生的差異較大,在多年應試教育的機制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普遍不夠,對專業的學習自我意愿不夠明確,普遍只滿足于“被學’d的狀態。而當前高校學生主要為90后的學生,這一時期的孩子思維較為活躍、對形象具體的事物易產生學習的興趣,如加以正確的引導是能學習好相關的課程的。
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較快,當前我國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多為市場上較為成熟的產品,然而成熟的產品往往很快就會被新技術所取代。而且經歷過大學擴招后,計算機作為當時熱門的專業,在短時間專業建設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但是這一行業中的技術更新很快,當時先進的軟、硬件設備,幾年后就成為了落后技術。所以,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內容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輔以一定量的實踐操作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形式下,陳舊的教學軟件和硬件已不能完全勝任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需求。
當前普遍的教學模式仍舊是理論知識講解為主,教師的教授為先的教學模式。當前教師的授課中,普遍是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教室中進行知識的梳理,在大量的枯燥的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易產生厭學情緒。而到了實驗教學環節中,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下,只是在進行基礎的編寫語句。而簡單的語句編寫過程無法讓青年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效,所以很多學生就對課程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是件有利的,但是對于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欠缺。
《C語言程序設計》是一門以實際應用為主的課程,在這一課程的學習中應主要以實際操作技能為主,學生的應用能力是檢測教學質量的目標。當前,眾多學校的教學目標的是否實現主要以理論知識的書面考核作為評測的標準,這種評測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評價不夠全面和客觀,無法對學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情況作出全面的檢測和評價。
《C語言程序設計》作為非計算機類多個專業的公修課,在選擇課程教材時,應充分考慮各個專業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更適宜的專業進行課程教學。例如:信息類專業相較于材料類專業而言,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選擇教材和教參時,可酌情選擇難度略高的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青年學生更愿意參與到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教師應結合專業、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選擇和布置。既能讓學生在實驗活動中能真正將理論知識進行實際的應用轉化,同時也要避免問題過難導致學生無法入手。每次實驗應該分基本題和提高題,提高性題目綜合性較強,供提前完成規定實驗任務的學生選做。最后實驗教材中應增設綜合性的課程設計內容,將一個較大規模的程序分成若干模塊,由學生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讓學生在項目開發中學習和體驗軟件開發的各個步驟和方法,培養軟件開發能力和合作精神。
高等教育不同于應試教育,它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教師在授課中,應本著教學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不斷讓學生理解各個知識點相關的語法和編譯器的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程序設計的思想和算法,培養編程思維,最終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也可以把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做成相應的屏幕錄像,學生在實驗課時,!遇到問題可以通過屏幕錄像來加深記憶,實驗教學中實驗內容的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實驗課的內容不合實際、很乏味、沒有任何現實意義,那么就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也不會給學生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教師在授課前應充分做好備課工作,將枯燥、繁瑣的知識,轉化成形象生動的教學視頻、動畫等資料,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課程考核是評價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生掌握知識水平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不同的考核方式激發學生不同的學習態度, 在C語言實驗課的教學評價方面,應建立面向過程注重創新能力的考核機制,單純注重實驗結果的正確性可能助長作弊的行為。 因此,有必要改革實驗環節的考核方法,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每次實驗的完成情況,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多種因素在成績評定中的影響。為體現教學的公平公正及客觀,教師在授課中可以靈活機動的開展教學評價工作,例如: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在巡視指導的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靈活的布置小練習,突擊檢查能夠真實的反映學生本章節的學習情況和小組的協議精神,既對單個學生進行抽查又能對小組進行檢測。另外,在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嘗試讓學生撰寫小論文進行階段性學習的總結和提升,對于在學習過程中能主動提出問題或者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教師應進行積極的鼓勵和表揚,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師隊伍建設是教學資源建設重要內容,一方面,各大高校應當定期組織計算機科教人員的培訓,給予充分的技術培訓的機會,從而保持所學知識、所教知識的先進性,為教學工作提高先決保障。另一方面,重視教學團隊的建設,建設一支成熟的、結構合理的教學隊伍,以老帶新的模式,既指導了青年教學的教學工作,又能將青年的活躍思維影響老教師,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
教師的教學工作是一項長遠而系統的工作,許多青年教師剛接觸這一崗位時,往往有許多的不適應。培養教學的教學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再是傳統的教學理念知識注重講授,教師單方面的對學生填鴨式地傳授知識,卻沒有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對于新知識的觸發是較為敏感的,教師應當樹立創新意識,習慣于尋找能觸發靈感的契機,不滿足于既有的結論,敢于大膽的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
實驗教學環節是《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授課中應注重案例式、形象的教學案例,理論聯系實際的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編程的理念和技能,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專業、實際學習能力策劃實驗教學內容,有效開展實驗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程序編寫、調試、優化等能力。
[1]魏瀅. 《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教學探討[J]. 現代計算機. 2013(6) :41-47.
[2]張琴.C語言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技視界,2012( 3) : 84-141.
[3]蔡曉麗,陳舜青,丁志云.計算機C語言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 5) :4191-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