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松山湖城市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808)
試析市政道路工程現場施工管理
馬 尚
(東莞市松山湖城市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808)
本文筆者從道路施工管理現狀入手,提出了一些具體可行的管理措施,并分析了現場管理過程中應該注意的若干問題。
市政道路;現場管理;施工組織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違規操作或偷工減料現象時有發生,人員責任意識欠缺。第二、施工單位不重視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對工程施工缺乏總體規劃安排,對工程質量標準、工藝要求、現場布置等缺乏明確的規定,從而導致操作中憑經驗行事,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第三、市政道路易受行政干擾和地質情況及人氣等因素影響,施工場地狹窄、戰線長,地下管線交錯復雜,而工期要求緊,此外還要綜合考慮城市供熱、給水、雨水、污水、燃氣、電力、通訊、綠化等因索影響,施工難度大,質量難以控制。
(一)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現場施工管理貫穿于施工的整個過程,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做好現場施工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如此,才可以使整個施工過程得以連續、協調地進行。在準備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設置一套規章程序,用以約束工作人員,規范行為,通過考核獎懲,來督促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施工之前對影響工程施工的各種因素進行調查,同時作圖標注,輔以報告,把它視為修訂施工方案的依據。第三,認真審查施工設計圖紙,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第四,依據簽訂的施工合同、圖紙及施工現場調研,認真有效地編制預算,作為控制成本支出的重要依據。第五,培訓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明確相關技術標準、操作規章等等。
(二)施工所需資源的科學配置
資源的科學配置是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關鍵。在施工過程中,不管是人力、材料還是機械的需求量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在管理中應力求資源均衡,避免出現人、材料、機械的需求量大起大落的變化。依照施工進度計劃,去編制人力、材料及機械的進場計劃;依照材料供應及使用情況來確定應該儲備的材料數量;依照施工中用的主導機械,去相應地配置附屬機械;依照施工期間具體的天氣狀況,合理地調整施工進度,使人、機、天達到有機統一。實踐證明,科學合理安排施工中的人、材、機資源,對于節約工程成本、加快施工進度有著重要意義。
(三)工程施工質量的保證措施
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依照國家規定設置質量標準,同時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加強對質量的管理。市政道路建設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路基不均勻沉降導致地面出現裂縫,橋頭涵頂跳車等等。想要做好質量管理,就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預防措施:有效處理整個路線中的軟弱地基,陡坡地段填土前應挖臺階。填土時根據壓路機功率,合理設置分層厚度,分層壓實,做好壓實度檢測。做到壓實一層、檢測一層、合格一層;處理好路基和橋涵接頭,設置橋頭搭板,嚴格保證臺背填土壓實度。壓路機壓不到的死角要用小型打夯機夯實。
(四)施工進度的控制
只有做好進度計劃,并且嚴格控制施工進度,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進度滯后或盲目趕工都會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施工過程中,不管是月、旬作業計劃,還是具體的機械使用計劃都應該無條件地去服從總體進度計劃。如果施工過程中遇到惡劣天氣或者其它突發情況,影響了施工進度,現場管理者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調整方案。第一,對于實際施工進度與計劃進度之間的偏差,分析找出原因;第二,對于影響工程進度的項目,要合理進行調整,比如說通過加大資源投入、重新確定施工順序或者是采用平行作業等方式去提高施工效率;第三,有計劃地壓縮一些關鍵線上后續工作所用的時間,使施工能在合同工期內完成。
(五)施工機械的合理配合
現在的市政道路施工大部分都采取機械作業,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勞動力,加快施工進度。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機械需求量是一直處于變化狀態之中的,現場管理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機械組合。在保證施工進度以及質量要求的基礎上,選擇最適用的主導機械,配備適當數量的輔助機械,使各個機械完美組合起來。例如,在土石方工程中,當土方運距在50米以內時,可以以推土機為主;運距在50~100米時,以鏟運機為主;運距在200米以上,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的施工方式,實現最為經濟的機械組合方式。同時,對于機械設備設置維修小組,儲備關鍵配件,當機械出故障時,能夠及時排除,使施工能夠繼續進行。
(一)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問題
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是根據國家技術規范、工程內容、規模、技術要求、結合現場環境及企業自身條件,進行全面規劃編制而成,是指導施工過程各項施工活動的技術、經濟、組織、協調和控制的綜合性文件。施工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對現場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工程開工前認真編制,在施工過程中,能自覺貫徹執行。按照批準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現場布置和組織施工,做到管理科學化、施工規范化、操作標準化,杜絕質量事故和返工的發生,并確保施工安全
(二)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及業務素質提升問題
市政道路施工勞動力密集,操作人員眾多使得在進行現場管理時,很難對每一位操作人員每一個施工環節面面俱到,因而他們自身質量意識的淡薄,技能水平的高低,決定著工程質量的優劣。要提高全員質量意識,需要經過多次培訓、 宣傳,質量意識才能逐步深入人心。強化對質量目標進行考核,嚴格執行質量獎懲制度,增強他們的責任感,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同時應該加強對操作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方能上崗。
(三)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證
首先對道路施工的現場進行封閉管理,市政道路上車輛、人員來往頻繁,在進行施工時須制定安全防護措施才能減少意外事故發生。施工單位可以依照各個施工階段以及具體的天氣狀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在施工現場關鍵處,設置警示標牌。
其次,對于施工現場周圍有可能遭受損害的特殊建筑物進行專項防護。
最后,施工現場工作區與生活區應分開設置,搭建安全合格的臨時活動房。項目經理對臨時活動房安全負有責任。施工現場必須具備醫療、急救設備,工作人員的飲水和膳食,都必須達到衛生標準。
市政道路施工現場管理的好或者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的質量以及進度,效益,市政道路施工是一個復雜且繁瑣的技術與經濟活動,作為施工管理人員,應該不斷學習、創新管理思路,提高質量安全責任意識,做好施工現場管理工作。
[1]張麗梅.關于現場施工管理的重要性[J].民營科技,2011,(04):211.
TU99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獻標識碼: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