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紅梅
(寧夏石嘴山市圖書館,寧夏 石嘴山 753000)
信息時代的到來對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滿足客戶的定制化需求,已經成為圖書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有鑒于此,圖書館的管理者需要創新思維,以改革的理念,將“大數據”引入圖書館的管理之中,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能力。
所謂“大數據”,從字面的意思上來理解,就是大量的數據,是就數據的數量層面來說的。有些學者概括性地認為,“大數據”就是指那些在規模上已經超過傳統衡量標準的數據。傳統的標準和方法在這些數據的收集、存儲和傳播方面已經失效。那么“大數據”的規模應該如何界定呢?“大數據”一般被界定在“太字節”的維度,而且這一維度還在不斷擴大。
但定義大數據需指明“4V+1C”共計5項顯著特點,而數量只是其中一項。“4V”就是Variety、Volume、Velocity及Vitality,即多樣性、大容量、高速度及時效性。“1C”就是Complexity,即通過數據庫處理持久存儲的數據不再適用于大數據處理,需要有新的方法來滿足異構數據統一接入和實時數據處理的需求。
目前在高校,學生均可以免費下載很多電子數據資源。但是這些免費下載權只能局限于學校的學生和教職工,而且只局限于高校內部網絡,外部人員和外部網絡無法使用。從圖書館的數字建設角度來看,我國的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基本上都是獨立進行的,缺乏圖書館之間的館際合作。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就呈現出資源無法共享,甚至重復浪費的情況。不僅如此,高校圖書館的電子信息資源一般都是向數據提供商購買的,自有電子資源非常貧乏,而且所能提供的服務僅限于數據目錄檢索和數據導航,定制化的服務提供甚少。
在新時代,要實現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創新,必須要拓展服務內容,才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印度著名的圖書館管理專家阮岡納贊認為,作為有機體的圖書館,必須要把自己置身于社會這一大環境之下。大數據時代下的圖書館將從“物理圖書館”轉變為“數據圖書館”。圖書館需要擺正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明確自身作為社會信息中心的地位。在這一定位之下,知曉自我的服務功能,與社會現實相接軌。以“大數據”為基礎,圍繞從數據匯聚到信息加工、知識服務、智慧服務4個層次展開服務。
信息時代給傳統圖書館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寬廣,難度變得更低,這在根本上動搖了傳統圖書館的地位,傳統圖書館再也不是信息服務的核心陣地,而是被逐漸排擠出信息服務的第一梯隊。人們對海量信息的搜集和傳播都在互聯網絡上完成,快速便捷的服務和較低的進入門檻、充分的互動交流吸引年輕一代參與到互聯網絡信息的交流之中。不僅如此,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服務的需求也逐漸多元化和定制化,這就給信息服務的提供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新的時代,諸多反映定制化需求的信息服務項目進入到了日常生活當中,如競爭情報服務、主題跟蹤服務等。
大數據時代的文獻資源建設要求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必然向著學科化服務方向發展,建立學科門戶服務集成模式十分必要。即針對某個學科領域,根據特定的資源選擇標準對其進行規范性描述與組織,收集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網絡資源,進行組織整理后再面向用戶提供檢索及導航等增值服務。學科信息門戶的形式包括以下幾種:①以網絡學科信息導航為主的主題信息門戶,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網絡信息資源選擇、描述及檢索服務,并且要保證資源的權威性、可靠性、可持續性等特點。②專業信息門戶,該形式就是按照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具體要求,以圖書館服務系統為基礎,面向用戶提供一種組合各類資源的信息服務。③跨學科信息門戶,顧名思義即可以提供多個學科信息門戶之間的互相檢索、選擇及描述。④分布信息門戶,以信息門戶體系為基礎,整合若干分布門戶,便于讀者通過統一的信息門戶體系進行信息資源的檢索及調用。⑤開放信息門戶,這種學科門戶服務形式實現了學科信息門戶資源與服務的集合,并且可以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信息門戶定制服務,按照不同的邏輯業務流程對多個信息服務環節進行整體規劃。見圖1。

圖1 學科門戶服務工作流程
推送技術就是通過相應的標準及協議,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在互聯網上將相關信息主動傳送至用戶端,而信息推送服務就是以該技術為基礎的一種新型服務方式,從某種程度而言,信息推送服務是傳統定題服務的網絡延伸,即通過計算機軟件系統提供信息服務。用戶在注冊系統賬號時會將其個人檔案、信息主題、研究方向等輸入系統中,然后信息推送軟件再根據這些信息從網上搜索出與其相關的主題信息,經過加工整理,在適當的時候傳送到用戶端。通過信息推送服務,用戶只需一次性輸入信息請求,即可通過多種途徑持續、定期地接收與主題相關的最新信息,而這些途徑包括個人電子郵件、頻道推送及預留網頁等,保證用戶可以準確接收信息。現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始嘗試該項服務,根據注冊用戶的個人信息及登記資料,將相關的數字資源及服務動態通過各種形式發送至用戶端。大數據時代下,數據資源迅速膨脹,人們能夠獲取的真正有用的信息卻越來越少,而這種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恰恰可以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且過程更加主動,真正體現出“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見圖2。

圖2 信息主動推送服務流程
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引入營銷理念,是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創新信息服務方式的大膽嘗試,是對傳統服務觀念的一次變革,傳統圖書館的封閉格局將被徹底打破,更是圖書館信息服務過程中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直接體現,開展信息服務營銷使得圖書館信息服務發展具備了持久的內在動力。圖書館對自身的信息產品及信息服務進行分析、調研,然后有計劃地采用促銷及分銷手段進行銷售組織,在實現信息服務與信息用戶價值交換的過程中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對于圖書館而言,這個價值交換的過程可以將信息資源的內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而對用戶而言,信息資源的實際使用價值大大提高,實現在大數據時代的雙贏。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圖書館要將信息服務作為自身的營銷對象,然后對目標用戶的實際信息需求進行收集與分析,即營銷理論中的市場調查;然后再根據用戶信息需求的特點,以自身的館藏資源為基礎,針對用戶開展一系列經營活動。可以預見,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必然會進一步拓展,而信息營銷理論的應用也將越來越深入,范圍也會越來越廣泛。比如以互聯網為依托把圖書館信息服務搬到網絡上來開展服務營銷;也可以將內部營銷、外部營銷、互動營銷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服務營銷體系,利用各種營銷策略促進圖書館信息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并向著品牌化的方向發展。
大數據時代,我國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點加快向數字資源建設傾斜,而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則促使圖書館與其他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比如合作開展館藏資源數字化、開發整理網絡資源等,以改善信息服務的質量,促進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如與當地文化部門進行合作,利用數字技術優勢保存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可以與其他機構聯合起來開展圖書館員的培訓活動,在降低培養成本的同時,提高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專業化水平。需要強調一點,即圖書館要與其他機構加強用戶服務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信息咨詢服務。目前我國不同地區的圖書館存在嚴重的區域差異和級別分化的現象,而加強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則可以將這種差距降至最小。比如地方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及數字信息服務水平均比較高,那么區域內的中小學圖書館、縣級公共圖書館等可以與其建立合作關系,高校圖書館可以針對一些具體業務對其進行指導,比如數字資源的共享、信息咨詢等。
此外,與其他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還可以提升圖書館的綜合競爭力。現階段我國的信息服務市場正處于培育階段,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現有的信息機構所提供的信息服務無法滿足社會公眾的信息需求,大數據時代社會各行業均向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其中存在著大量潛在的信息用戶及信息需求;二是信息用戶處于信息服務市場的中心地位,而其對信息服務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信息服務市場的異質性,并對市場做進一步細化。而圖書館基于競爭的角度對自身與其他機構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解讀,則可以更加客觀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
學科館員也就是一支定制化的圖書館管理隊伍。這一隊伍將所收集到的資源進行分類整理和編排,對信息進行整合,并對客戶提供定制化和個性化的信息服務。他們不僅使用各種網絡檢索工具,能夠快速進行檢索,而且還能夠運用高超的檢索技能對客戶的檢索問題進行回答。學科館員制度的建設程度和學科館員專業技術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圖書館的管理水平,也代表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水平。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大數據”的概念應運而生并且快速席卷整個世界,這一概念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關鍵詞之一,是這個時代最明顯特征的最集中化表現。在圖書館管理中,舊有的圖書館管理方式已經越來越難以應對當前的信息服務需求,圖書館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圖書館在未來的工作中,應積極倡導以數據為導向,將“大數據”作為未來工作的核心驅動力。在本質上,“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管理,不在于新技術的運用本身,而在于新理念的運用上。通過先進理念的運用和新技術的支撐,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可以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
[1] 劉小景.泛在圖書館理念下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4):72-74.
[2]劉云鵬.公共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體系的構建——兼論泰達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實踐[J].圖書情報工作,2011(15):94-97.
[3] 孟魯洋,吳雷.圖書館信息服務數據質量管理與評價[J].現代情報,2012(8):68-70.
[4] 王捷.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開展信息服務的對策[J].現代情報,2013(3):81-83.
[5]楊玫.圖書館開展媒體輿情信息服務的實踐與思考——以廣州大學圖書館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11(4):80-83.
[6]姚婕.數字圖書館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以廣州市越秀區圖書館自建地方文獻數據庫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2(6):78-81.
[7] 于林海.圖書館網絡社區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1(1):41-45.
[8]張云坤.基于數據集成的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