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蓓蓓 馬玲(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湖北 武漢 430205)
競技健美操是一項在音樂伴奏下,能夠表現連續“復雜”高強度動作成套動作的運動項目。運動員在成套動作中通過連續的動作組合,展示其柔韌性、力量和幾種基本步伐的多樣性操化動作組合,結合難度動作完美完成成套動作的競技能力。筆者在研究湖北省高校競技健美操運動隊的發展現狀和影響因素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根據研究目的需要,本研究對湖北省15所高校進行了調查,學校名單如下:華中師范大學、武漢體育學院、湖北經濟學院、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武漢工程大學、武漢商學院、湖北工業大學、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紡織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湖北青年職業學院、湖北科技職業學院。力爭使調查樣本盡量體現江西省高校體育院系競技健美操的發展水平。
(1)問卷調查法。
依據湖北省高校健美操運動隊基本訓練情況自編運動員和教練員問卷,在廣泛征求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對問卷進行了修訂。隨后讓相關專家對問卷進行評述,認為問卷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在結構上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確保問卷達到研究所需的效度。教練員問卷發放15份,回收15份,有效問卷15份,有效率為100%,學生問卷100分,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100%。
(2)訪談法。
就調查研究對象范疇內的普通高校健美操教練和運動員做出一對一的當面交流。
(3)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與本研究內容相關的體育核心期刊的文章30篇。
(4)數理統計法。
采取資料編碼的形式將問卷進行了計算機錄入,以SPSS19.0展開分析,系統通過均值計算和t檢驗與方差分析等方法,對問卷內容及各項指標展開了比較。
從所發放的15份教練員問卷來看,健美操教練員多是女性,男性教練員極少,且教練員年齡均很年輕,職稱多為中級職稱。主修藝術體操專業4人,競技體操專業2人,舞蹈專業1人,其余8人為健美操專業,由此可見在教練員層面非專業人員占據了近逾一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隊伍整體的水平能力。另外15人中屬于國家一級裁判的有7人,二級2人,國家級裁判空缺,無級別裁判6人,而裁判的等級直接反映出了教練層面對于健美操這一運動專項的技能掌握水平,因此若是不能夠就運動技能及規則作出全面嫻熟的掌握,那么必然會影響到訓練的實效性。
調查結果顯示,沒有開設健美操教學課的學校有2所,占13.3% ,有女生健美操課的學校有9所,占60%,男女都開設了健美操教學的學校有3所,全部為有體育教育專業的院校,占25.7%,說明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學存在著不均衡性,沒有完全普及,且存在嚴重的男女性別差異。
在本次調查研究中,湖北高校健美操運動隊的經費保障來源于自籌經費及行政撥款的占 80%,(如表1所示),由于高校開展競技健美操運動的專項經費不足,使得該項運動所需體育場所、運動器材、食品、訓練補助均無法得到保證,影響了湖北高校競技健美操運動水平的切實提高。

表1 湖北高校競技健美操運動的經費保障現狀
我省只有近39%的高校具有較完善設施的室內場地,其他是在室外塑膠場地或水泥場地完成,還有一些學校沒有一塊固定場地。
到目前為止,我省部分高校依然沒有專業健美操教師,即使有專業健美操教師,也僅限于上課,幾乎沒參加過全國健美操裁判員“教練員培訓班”綜合訓練營,全國健美操科研報告會等一系列活動。對我國健美操的最新發展現狀和比賽規則一無所知,使高校健美操運動缺乏專業的指導。
有關學校高層領導的人事變動,一旦換上對競技運動或對整個體育工作認識不足或缺乏興趣的領導。領導不重視排在競技健美操影響因素的首位 (如表2所示),是訓練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難之一。

表2 競技健美操影響因素統計表
高校健美操工作者應當從多方面努力利用健美操的項目優勢與社會相結合,如果取得社會一些企業、單位、個體的支持,合理的參加一些慶典或文藝演出不但可以解決高校健美操運動隊發展的經費問題,同時有利于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
為建立高水平的競技健美操團隊,高校領導應給予充分的重視,為競技健美操訓練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除此之外,高校大學生體育協會還可以組織競技健美操運動隊參加比賽和表演,增加團隊的影響力,或者與一些運動休閑企業"體育俱樂部或其他相關行業達成互惠協議,增加經費來源渠道。
高校方面也應廣泛關注對于健美操教練員的培訓,促使其在教學研究層面得到大的提升,例如支持和鼓勵其定期進行外出培訓學習、同各個院校單位作出交流。另外高校還應專注于健美操運動專業型人才的引進,拓展教學隊伍,使得教練員方面可以在系統化的隊伍中提升自身專業知識與訓練指導的層次,實現科學化訓練。
競技健美操的訓練關鍵在于難度動作的訓練,因為難度動作是競技健美操實力水平的表現,也是裁判員進行評判的重要評分因素之一。因此在高校健美操訓練中難度動作的訓練是重點、身體素質訓練是基礎。
首先,應當加強對健美操運動員的管理具體包括以下如下內容:學籍管理、獎勵措施、學分制管理以及畢業出路等等。其次,高校應當加強對運動員文化知識學習的管理;再次,應建立健全訓練制度,同時應對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有利于調動他們的訓練積極性。
高校必須重視競技健美操運動的開展,通過建立系統訓練體系、拓寬辦隊思路、完善運動隊管理、強化教練員管理等管理措施,充分發揮競技健美操的積極作用,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為培養出優秀的競技健美操后備人才創建良好的訓練和學習環境。
[1]陳世高.湖北省高校健美操運動的現狀及發展態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3).
[2]張玉蘭.陜南地區高校健美操教學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育探索,2009,(8).
[3]時倩,劉耀榮.我國競技健美操教運動員的選才與訓練現狀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6,(3).
[4]單亞萍.健美操教學與訓練[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01.
[5]金逵,商毅.我國競技健美操技術水平的影響因素[J].體育學刊,2004,(2).
[6]王曉.對我國競技健美操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