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虎(江蘇吳江汾湖經濟開發區高級中學 江蘇 吳江 215211)
體育教育是不同于文化科目的教育和學習的,一般的課堂是學生坐在課堂內的座位上,并且在固定的范圍進行腦部思維接收知識信息,而作為體育科目,從教學的空間來看就具有寬敞性、開放性特點,特別是在教學方法上,是教與練要很好的結合,讓學生學習技能技巧,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其實體育課程是更能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個性發展呢?先了解個性發展的概念。
個性發展是指人類個體出生后直到青少年期個性 (即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人的個性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個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實踐活動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個人的個性的形成和發展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復雜的過程。高中是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個性通常會發展不平衡,出現多種相近的甚至是相反的個性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的情況。這就很容易使學生的發生扭曲,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富于激情,道德行為的沖動性比較大。有人對此作了具體研究,發現大致有4種情況:(1)約四分之一的對象表現為言行一致;(2)約十分之一的對象的表現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發展水平均很低;(3)約三分之二的對象對道德標準有一定理解,但理解不很透徹,言行尚不完全一致;(4)有極個別的對象只是掌握一些道德概念,但自己并不準備去執行。
個性發展是對于學生心理變化和成長環境的一種研究和認識,是深層次的,也是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價值觀取向形成的關鍵要素,為了能在高中階段對中學生進行個性發展的引導與實踐,下文中進行具體分析。
高中是人生另一個學習生涯的階段,學生們都是由各個學校聚合到一起來的,互相不認識、不了解、作為老師,是非常有必要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的,由于之前的學習環境有不同、教育方法有差異、學生水平有高低,這就使得學生們的整體素質和學習能力及個人性格也是不一樣的,有學習能力強的、愛表現的;有膽大的、熱情活潑的;也有內向不愛言語的但學習扎實的。當進入個新環境中,性格開朗的往往更容易適應,而文靜偏內向的則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教師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的方案,盡量的能平衡一些不好的差異,也應該鼓勵有特長的學生能放大優點,并帶動周圍的同學。例如:有喜歡籃球的,老師可以針對這一方面加大力度培養,如果該學生確實愛好又有潛質的話可以向體育生專業培養,突出其個性的發展。但在這個人群中也有一些不愛運動的,女學生占的比例較大,教師可以再教學中多開展游戲培養興趣,激發他們的體育潛能。
原先的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通常的模式是“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立定跳遠,待會安排練習。”學生的通常反應是:“又是學這個!”“真不想跳,明天又腿痛”,“不過體育課還是比其他課好,起碼不用待在教室中”。如果學生以這種心態來進行學習,效果自然是不理想的。老師在教學的流程上,可以稍微的調整。可以在課堂的一開始就請同學舉手來比一比誰跳得遠,讓學生進行項目實踐。例如 “張小麗”和“范紅紅”,老師先讓他們來練習當堂要教授的項目,請“張小麗和范紅紅同學在這個線后往前跳,同學來看看他們誰跳得遠,誰跳的好看,有沒有犯規呢”,這樣的教學開場方式就馬上提起了學生們的關注度,同時是學生先來嘗試的,就更容易發現學生完成中的不足,也能引起學生們對不標準動作加深印象,在進行正確姿勢的傳授和示范,并將兩位同學演示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糾正,這樣既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又啟發到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團隊中的行為是很能反應其個性特點的,體育老師在教學時也可以適當的專門利用整堂課的時間,將學生進行小組分組進行體育項目的競賽。例如:一組中要求完成的項目是一分鐘籃球投籃15次,得20分,每進一個算一分。短跑100米,第一名得30分,第二名20分,第三名10分,后面的名次不得分;立定跳遠的得分同于短跑。學生為了榮譽感都會積極的參與并且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性格稍微內向的也會在團隊競爭中得到更多的交流機會,提升團隊意識,培養協作精神也尊重了學生的個人喜好和特長的發揮。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更多的鼓勵學生在體育練習中的積極參與精神,不足之處指正時要注意方法不要過于直接,以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并且對表現突出的要善于發現和表揚,讓學生能大膽勇敢的表現和承擔,多關注學生情感的變化和需求,因人而異合理的加以情感氛圍的選擇和運用,不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他們摸索自己的發展方法和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潛在能力,讓學生在自己的優勢點上得到健康順利的發展最終做到 “一專多能”。
在體育教學中改進評價機制,不單單以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鍛煉在身體素質、精神狀態、與人合作等方面取得的進步與成績也作為課程綜合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就可以使那些體育測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明白,只要我認真學習訓練,就算我的成績沒有達到測試標準,但由于我成績的提高幅度大,課堂學習參與度高,技術動作標準等因素也可以取得較好的綜合評價等級。大大的提高了因各種原因導致的體育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的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全體學生的整體發展。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并加以合理的引導,也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只有尊重了學生的個性,讓學生覺得有寬松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才會更有興趣主動自覺的學習,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強按的牛頭不喝水”與其“逆流而上”不如“順水推舟”,對于學生的一些不好的個性,與其一味的批評責罵圍堵倒不如加以合理的疏導,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使他們的體育成績也有所好轉。
通過以上方法的改進和調整,蘇州市吳江區某高中高二文科1班52人和文科2班58人的學生個人體育達標情況統計如下:

表1 2013年下學期學生個人體育達標情況統計表
從上圖可以看出個性發展如果能在體育教學中做出引導和實踐的轉變是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體育項目的達標率,提高教學質量的。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老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既得到身體的鍛煉又能展示自己的個性,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增強信心。讓學生能喜歡體育活動,喜歡上體育課,喜歡體育鍛煉。最終達到身體素質提高,個性健康發展的雙贏目標。
[1]吳加亮.淺談如何提高高中體育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08.
[2]程云,安靜,周紹年.淺談初中體育課中的男女分組交叉互助式教學[J].知識經濟,2010,21.
[3]戈文源.新課標下高中體育教學如何創設樂學環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
[4]尤田苗.新課標下高中體育課堂教法的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5]尤默.新形勢下對高中體育教學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