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人的腳上有60多個穴位,腿上有6條經(jīng)脈循行,由于每種動物行走的姿勢各有特點,模仿這些動物抬腿、扭腰、伸腰、蹲跳、縮頸等動作,對人體有刺激作用,還會擠壓按摩內(nèi)臟、器官、組織等,這有助于促進人體氣血運行、疏通經(jīng)絡,從而起到祛除病邪、延年益壽的作用。
仿生走路更適宜于中老年人。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王濤解釋,這是因為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老腿先老,上了年紀腿腳不靈便,會加重體內(nèi)氣血的瘀滯、經(jīng)絡的不通。而模仿動物走路最能鍛煉腿腳,并且各種動物走路姿勢不同,對腰、臀、背、頸、上肢、頭以及內(nèi)臟器官起到獨特的通經(jīng)活血效果。王博士認為,仿生走路最好在公園或小區(qū)的平地上練習,每天20分鐘左右即可,要量力而行。中老年人應根據(jù)自己的健康狀況,模仿相應的動物行走姿勢。
貓步強腎護前列腺
貓走路4只爪子的落腳點幾乎在一條直線上,呈一字形。人走貓步的時候,對會陰部有明顯刺激,而會陰部的會陰穴是任、督二脈的交會點,刺激此穴可增強腎功能,保護前列腺、膀胱等。另外,走貓步時形成較大幅度的扭胯,有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huán),可預防和減輕前列腺炎的癥狀,改善女性盆腔充血,防治便秘、痔瘡等肛腸疾病。
走貓步時步子不要過大或過小,以自己身高的45%為步幅最佳,每步行走3秒鐘左右,這樣可通過邁腿、扭胯等一系列動作,對前后二陰、胯及下肢的肌肉有較長時間的刺激,預防腎功能衰退。
龜爬護脊柱增供血
烏龜4腳爬行,且爬行時頻繁伸縮脖子。人類模仿烏龜爬行,可大大減輕脊柱負擔,對脊柱有保護作用。而不停地伸縮脖子,可改善頸部血液循環(huán),防治頸椎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導致的頭暈、頭痛、頸項強直等,長期堅持對防治腦供血不足、腦功能衰退有明顯效果。
模仿龜爬時,最好雙手戴手套,四肢爬行速度要放慢,每爬1步用5秒左右,同時做伸縮頸運動,伸脖子和縮脖子都要盡量做到極限,速度也宜慢,每次伸縮時間控制在10秒左右。
企鵝擺增強記憶力
企鵝行走左右搖擺,緩慢而笨拙。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若按企鵝左右擺動的“鐘擺式”走路,上肢和下肢都會繃得很緊,這對四肢血液循環(huán)及肌肉有很好的刺激作用。而且身體隨步伐左右擺動,可增強人體的平衡能力,這樣有節(jié)律的刺激反射到腦部,還可激活腦細胞,增強記憶力,預防腦萎縮、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病等多種疾病。此外,長期模仿企鵝走路能明顯增大腦體積,使記憶障礙減少50%。
練習企鵝擺,要雙臂夾緊,兩腿繃直,邁步時腳尖向外,呈外八字,膝蓋不能彎曲。左腳邁出時,身體要跟著向左側擺動,右腳邁出時,身體亦向右側擺動,每邁一步保持4秒左右(小心摔倒),每天練習15~20分鐘。
蟹走護腰腿利關節(jié)
大家都知道,螃蟹是橫著走的。人的大腿內(nèi)側有一處肌肉群,由于長期直立行走使這個肌肉群逐漸衰退,引起膝關節(jié)疼痛、腿部肌肉疼痛等。模仿螃蟹橫著走可使這塊肌肉群不斷拉伸和收縮,加速氣血流通,能有效緩解腿部肌肉及關節(jié)疼痛的癥狀。同時橫行還會牽拉扭動腰部肌肉,有助于鍛煉腰力,預防腰腿老化。
學螃蟹橫行時,雙腳自然并攏,左腳向左邁出一步,與肩同寬,右腳從身后繞到左腳的左邊站穩(wěn),然后左腳從身前繞到右腳的左側,與右腳距離大約一步,保持與肩同寬即可。每邁一步3秒左右,不要過快,以免摔倒。
袋鼠蹦利心腦血管
袋鼠是通過蹦跳來行走的,人模仿袋鼠蹦跳時,膝關節(jié)周圍的韌帶、肌肉及下肢肌肉會繃得很緊,對腿部的足三陰經(jīng)及足三陽經(jīng)均有刺激作用,有利于行氣血、通經(jīng)脈。通過跳躍,對全身血管產(chǎn)生沖擊作用,可軟化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病。
模仿袋鼠跳時,兩腳自然分開,兩腿彎曲,呈半蹲位,雙手自然下垂。起跳時雙腿稍微下蹲,兩腳用力一蹬,向前跳躍。每次蹦跳50下。
(摘自《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