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貴興
很多人認為,中老年人腰背痛、腿腳痛是因為“缺鈣”,甚至認為這種疼痛不用治療,挺一挺就能過去。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公眾需要更多的專業(yè)性指導和建議。
骨質疏松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如老年性骨質疏松、絕經后骨質疏松等;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如甲亢性骨質疏松、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等;原因不明的特發(fā)性骨質疏松。其主要癥狀有:疼痛,以腰背部多見;駝背,它是由于骨質疏松造成椎體變形而引起的,是臨床上的重要體征之一;骨折,骨質疏松最嚴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見部位包括髖部、胸腰椎、橈骨遠端、肱骨近端及踝部。
老年人本身骨質疏松,容易發(fā)生骨折。由于老年人對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經發(fā)生骨折,但未感到明顯疼痛,不及時就診,容易耽誤治療。因此,老人跌倒,不能認為沒有疼痛就不會發(fā)生骨折,只要跌倒就要及時就診。
一般來說,骨質疏松一旦出現明顯的疼痛癥狀時,骨骼中的骨量已經丟失30%~50%以上。此時骨破壞大于新骨的生成,骨骼中的礦物質減少,骨骼中的骨小梁變細、變脆或發(fā)生斷裂從而導致上述癥狀。此時單純服用鈣劑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需要綜合治療骨代謝失衡,不僅要促進骨生成,同時也要阻止骨流失,這樣才能有效控制骨質疏松。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延緩其進程呢?建議老年人做到以下4點:
1.生活有規(guī)律,戒煙限酒;
2.不偏食,要攝入足量的含鈣質以及各種維生素的食物,多喝牛奶非常有必要(編者注:牛奶每100毫升含鈣約120毫克,一瓶250毫升的牛奶,含鈣約300毫克。每天喝2瓶牛奶可補充600毫克,加上每天攝取的食物中含鈣約400毫克,一天的鈣攝入量可達1000毫克);
3.加強鍛煉,平時經常有計劃地參加戶外活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運動量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定,同時要經常曬太陽;
4.服用一些預防性的藥物,一個人每天需求鈣的量是1000毫克,而根據我國飲食習慣,每天攝入鈣的量是400毫克,遠遠低于正常需求,因此可適當地服用補鈣藥物和維生素D。
此外,過去只發(fā)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骨質疏松近年來正在年輕化,這和不少年輕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關。例如經常喝咖啡、抽煙、喝酒、喝碳酸飲料等都是骨質疏松的誘發(fā)因素,同時,年輕女性還普遍存在容易引起骨質疏松的兩大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與缺乏日曬。年輕時的這些不良習慣會給骨質健康埋下很大的隱患,直接導致不少女性到了中年或絕經后出現骨質疏松癥。因此,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要盡早開始。
(摘自《光明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