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娟
多元智力理論是一種國外的教育思潮,在我國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多元智力理論下倡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主動參與、團結協作、積極探索、互助學習,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變革角色、改變教學模式,在教育界的改革與實踐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并且引起了世界各國家的教育界廣泛的關注。
多元智力英語專業教學改革教學實踐一、前言
隨著英語教學在世界上的廣泛推廣,對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也受到各個教育機構組織的廣泛關注,多元智力理論則賦予了學校與其他教育機構在教學中新的功能與價值取向,并為英語專業教學的改革提供了許多有效的啟示。文章通過探討多元智力理論在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提出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方法啟示,對指導教學實踐與豐富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英語專業教學所面臨的人才培養問題
1.學生自身學習英語存在的問題
英語專業的教學在語言技能的培訓中強調學生模仿記憶,從而忽略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以及運用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等能力的培養。英語專業的教學重視培養語言技能,不管是聽說讀寫技能還是把聽說讀寫技能進行綜合運用,與其他非英語國家在學習英語的學習者相比,我國的英語學習能力并不比其他國家差,甚至在語言敏感與語音語調上比其他的國家更勝一籌,但是我國的英語專業的學生廣泛存在著知識面窄與文化素養低以及思維能力不強等痼疾,主要表現為學生在日常的口語表達中常常是無話可說及內容單調,在書面表達上缺乏內涵與深度,一些學生缺乏良好的身心素養,從而導致只日常生活與未來工作中對英語的應用只是一些皮毛。
2.在教學上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
英語專業學生普遍都存在著有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技能,但沒有實際均衡發展的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在現有的英語專業教學模式與評價方式上的不足嚴重影響到學生英語素質的全面提升。現有的英語專業課程體系中,基礎階段的課程大部分都是在語言技能的訓練上,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強調課內技能的訓練與傳授,教學方式還是以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為主,注重向學生傳授知識,在技能訓練方面更多是依靠學生自身的努力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使得學生的認知面越來越窄。同時,對英語專業學生的評價方式主要以靜態考核與考試的方式進行評價,以學生語言的能力作為衡量的標準,各種英語競賽的英語水平也同時作為衡量的重要體現。用語言能力作為導向的評價標準與評價體系,導致了在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受到忽視,造成英語專業教學逐步放棄自身培養的通識型,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得不到大進步,甚至遏制了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發展。
三、多元智力理論下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對策
教學過程所涉及的環節有很多,包括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反饋、教學評估及教學總結等,英語教學也是如此,在全面鋪開的英語教學及各類學校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背景下,對于英語專業的教學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基本功與靈活的語言應用能力,而多元智力理論下,英語教學的方法與評價方式的改革與實踐,不斷得到體現,通過課內與課外教學兩種渠道,改革教學模式與實施動態評價手段,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交際能力以及合作意識,促使每一個學習英語的學生都能夠自由展示自己的個性與特長。
1.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改革
針對英語專業教學傳統的以模仿及機械語言技能培訓為主的弊端,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依據多元智力理論動態觀改革傳統教學中以傳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運用互動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的課程中積極參與到其中來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上則要盡量減少灌輸式教學,不再專注于以聽力訓練、口語訓練、寫作訓練以及翻譯訓練來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而是以活動式、開放式的英語教學模式來加強學生的互助學習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再強迫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獨立學習,讓學生在集體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英語專業水平與應用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借助互聯網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改變學生的學習與現實脫節的現象,及時更新學習內容,讓學生的學習能夠與時俱進,從而拓寬學生學習知識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2.課外實踐平臺的搭建
在課堂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技能與交際水平,而在課外的學習中,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知識技能與交際水平,還可以幫助學生在社會的實踐中能夠更好地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及反思自我,對學生的人際智力與自知智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課外實踐平臺的搭建,鼓勵學生多參與到英語競賽與英語文化活動中去,在課外的實踐當中不斷地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應用能力,同時讓學生參與到社會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社會的發展現狀有個初步的了解,從而豐富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及社會觀,使學生在英語專業的學習中更上一層樓。
3.評價方式的改革
傳統的英語專業評價方式與其他的學科一樣,都是以靜態的評價為主,教師主要還是根據學生考試的成績來作為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標準,這種評價方式雖然使教師易于操作,并且標準化的考試具有相對的公平,但是其存在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如脫離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境、以靜態模式評價學生的能力、把學生智力片面化、反應不出學生具有的獨特性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知識型的科目只要學生在考前突擊就可以通過考試,在考試中占據的評價比重過大就會使得學生對平時的教學不注重,造成作弊現象的發生。因此,根據英語評價的弊端,采取一些做法來實現評價方式的改革:改變傳統的考試形式,引入撰寫短文方式進行考核評價;減少課程考試在總結評價的比重;一些課程可以采用小組評價的方式;把課外實踐的評價納入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中;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評價過程設計中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英語專業招生工作的大面積化鋪開,英語專業在我國的教育中也逐步成為了一種本源性教學,多元智力理論對英語專業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具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我國各類學校開展英語專業教學起著啟示作用,而英語專業教學重語言技能培訓、輕思辨的能力培養的傾向也受到多元智力理論的影響,著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對英語專業的教學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進步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憲冰,朱莉,袁林.從單一走向多元化——論學生評價方式的轉換[J].當代教育科學,2011,02(24):358-458.
[2]黃源深.英語專業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J].外語界,2010,06(01):664-869.
[3]王海生.多元智能理論在高校專業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0,04(03):699-728.
[4]胡雨生.多元智力理論對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啟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05):458-635.
[5]秦麗艷.淺析高等學校英語專業綜合英語教學改革[J].經濟師,2011,(06):306-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