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就無法正確理解和運用英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chǔ)知識,還要探索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地融入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教給他們英語的交際知識和交際規(guī)則,從而幫助學生克服母語的干擾,養(yǎng)成良好的用英語思維習慣,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提高文化修養(yǎng)。
關(guān)鍵詞:文化背景知識;語言文化;英語教學
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運用英語,從而達到交際、交流的目的。美國語言學家薩比爾提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因此,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就要處理好語言教學和文化的關(guān)系,要熟知語言的文化背景,語言習慣,要分析文化差異,社會習俗,思維方式,行為準則。現(xiàn)行初中英語教材內(nèi)容取材廣泛,涵蓋了西方社會的歷史、地理、文化、民俗、風情等知識。我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深深感到如果沒有把一些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知識向?qū)W生作一定的介紹,是很難講解清楚教材內(nèi)容的,學生也很難準確把握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思想內(nèi)涵。只有對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學生才能更快、更準確地把握英語的語言本質(zhì)和思想內(nèi)涵,因此,也才能更準確地學習和運用英語,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一、了解英語背景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能力是一種認知能力,它是一種語言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因此,在初中學英語教學中,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培養(yǎng)。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對詞匯和語法已能熟練掌握,但在閱讀文章中仍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主要意思。究其原因是學生對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習俗、禮節(jié)常識的知識匱乏,所以學生不能用英語文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來理解、運用英語。英語閱讀材料取材廣泛,形式多樣,涉及面廣,要做到理解透徹,就必須有足夠的文化背景知識。英語閱讀材料絕大部分都是原汁原味的英文素材,浸透著英語國家的文化。如果學生忽視文化背景知識,就不能夠準確地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實際意思和說話人的真實意圖,就會阻礙學生閱讀理解與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生活習慣,有助于學生提高交際能力
“交際能力”的內(nèi)涵,廣義地說是指在一定的情景中人們進行交流信息的能力,狹義地說是指外語教學中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能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交際的能力。“交際能力”包括語法能力、社交語言能力、語言策略。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主旨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能力。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chǔ)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五大因素共同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形成。《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文化意識這個方面,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幫助學生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會用英語表達思想,與人交流。然而,語言的得體性離不開文化背景知識。諸如問候、邀請、致謝、道歉、贊揚、救助等待人接物的表達方式及禁忌語都應有所了解。如“Have you had dinner yet?”這是英美人很少說的一句話,其內(nèi)涵僅限于“請他人吃飯”,而中國人使用這句話的頻率卻相當高,其內(nèi)涵往往并非“請他人吃飯”而是作為一個打招呼的用語,沒有要請對方吃飯的意思。如果不懂漢語與英語所傳遞的文化差異,就可能在使用中讓對方尷尬、驚愕。因此,為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使學生熟悉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等,延展教學內(nèi)容,開闊學生眼界,使學生所學知識能轉(zhuǎn)化為交際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拉多在《語言教學:科學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AScicn—tilte Approach 1964)中指出:“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
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地學到語言。”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指出,初中英語教學要“使學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國家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更好地理解并熱愛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幫助學生“了解文化差異,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是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由此可見,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必須意識到文化背景知識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中應當切實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融入,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體會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真正達到學習英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丁嚴.英語教學中如何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J].中學外語及其他各科教學,1997(01).
作者簡介:李薇,女,1973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西省南昌市迎賓中學,研究方向:素質(zhì)教育。
Take Culture Background into English Teaching
Li Wei
Abstract:Language is a carrier of culture.The man who doesnt know English culture background cant understand and use it correctly. Therefore,the teachers not only make the learners know the basic knowledge,but also explore the ways of how to take the culture background into 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impart the knowledge and rules of English communication on their learners,thus helping them overcome the interruption of their native language and form good English thinking habits. With the help,the learners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improve their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the language of culture background;language culture;English teaching
?誗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