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課例,針對于一些理論性強、抽象的、教師又普遍感到講解有難度的教學內容,嘗試通過創設思維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發揮其主體作用,將抽象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探究性、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化抽象為直觀。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促進心理機能的發展。
關鍵詞:抽象內容;創設思維情景;有效課堂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2)第七章第一節的內容,教學重難點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看似明白,可學生遇到具體現象解釋,似是而非,甚至有的學生無所適從,學生未真正理解“進化學說”。結合本節課,剖析如何在生物教學中不同階段應用創設思維情境,以促進學生在協作與討論中實現對知識、方法等合理建構,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做法和體會。
一、創設思維情境,設疑導學,引入新課
高中生的認知和情感都有了一定的發展,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較強。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選擇教學材料,善于創設思維情景,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探究、質疑的欲望。
生命究竟是怎樣起源的?歷史上對這個問題也存在著多種臆測和假說,提供關于生命起源假說的素材,如女媧造人、創世論、生物多樣性圖片等資料,設計問題引起學生思考。所以,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盡量創造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導學”的中心在于引導,引在堵塞處,導在疑難處,搞好引導,能有效地促進思維狀態的轉化,就會引發學生解疑的需求。
二、新課進行中創設思維情境,引發學生主動探究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問。教師在課堂中創設思維情境,有目的地引入、創設與教學內容相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在教師的導向性問題指導下,學生便有了展開思維的動因、時間和空間,即讓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在學生心里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從而激發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思維情境中不斷進行探索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1.創設對比思維情境,化解重難點
教學的重難點處理上,設置階梯式的思維情境,能讓學生嘗到自己“踮起腳尖摘蘋果”的甜頭,教師可以巧妙地在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上下工夫,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應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設置問題,在學生討論中把問題逐漸深化,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追尋知識的真諦。
長頸鹿為什么脖子長?在學生原有知識基礎上,教師精心設置對比思維情境,設置諸如:拉馬克進化學說的主要內容,生物生存條件、手段、動力、基礎、生存的結果是什么,通過兩位科學家你體會到科學創造具有什么特點等問題,引導、點撥,并展開課堂討論,讓學生領會進化論學說的主要內容、歷史貢獻和局限性等知識。正是因為開展了誘思探究課堂教學,使課堂充滿了激情,學生充滿了自信,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2.創設類比思維情境,突破重難點
重難點的突破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創設類比思維情境,讓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使學生處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引導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思維情境中不斷進行探索活動,能使知識更好地被學生接受內化。
播放視頻“英國樺尺蛾事例”,設置類比思維情境:樺尺蛾體色的改變主要受哪些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幾個品種的雞與原雞相比,這些品種的雞是怎樣產生的?達爾文在對各種生物新品種研究的過程中得到什么啟發?類比教學中引導學生得出關于“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的概念,并利用表格對比二者的主要異同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對難度大的問題,教師要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搭橋鋪路,化難為易,化隱為顯,巧妙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人物再現,體驗歷史情景,創設思維情境,學生充當歷史的“參與者”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模擬角色情景(展示牛津大學著名辯論會),讓學生參與表演,通過學生模擬歷史的片段,來體驗科學家探究的歷程,體會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學說時的勇氣,而這種勇氣也正是來自于他對于科學真理的尋求。感悟列寧在總結達爾文進化論的意義時說:“達爾文的著作最后把上帝從自然界趕走了,生物科學便站立起來了。”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塑造學生獻身科學事業的美好心靈。
總之,教師要善于挖掘課程中的思維能力因素,努力為學生創造思維情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啟迪,促進思維聯想,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再創造”,使原本沉悶乏味的課堂氣氛變成了自主、探究、合作、和諧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在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逐步提高,對順利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突破教學難點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錢曉春.生物課堂情境創設淺見[J].考試周刊,2012(41).
作者簡介:薛玉梅,女,教育碩士,就職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中,研究方向:中學生物學教學。
?誗編輯 李 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