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偉榮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也能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在小學教育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重視語文閱讀的價值,以確保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掌握知識,提高素養,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打下堅實的
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習慣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而閱讀能力作為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感悟文本思想時,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而且,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為學生終身健康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學生深厚的閱讀積極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也不容易長時間集中,再加上小學生的識字能力的限制,導致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興趣較差,甚至到了四年級還沒有真正的閱讀完一篇長點的文章。所以,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問題情境創設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來為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閱讀《巨人的花園》時,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創設了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帶著下面幾個問題走進文本,一步步感受花園的變化。問題如下:①巨人的花園曾經是一個怎樣的花園?②在巨人第一次斥責孩子們之后,花園變成怎樣的?③巨人抱起最小的孩子放在樹上后,花園又變成了怎樣的?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思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而且,還形成一條線索,可以減少學生的盲目性,進而,逐步使學生喜歡上閱讀,愛上閱讀。
二、引導學生認識閱讀的重要性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也說過,“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可見,閱讀教學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更加深刻的明確閱讀的價值和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從心理上讓學生重視閱讀,喜歡閱讀。
例如:在閱讀《桂林山水》時,為了讓學生感悟到閱讀的重要性,也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我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跟隨著筆者真正走進文本當中,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而,陶冶學生美的情趣。之后,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并引導學生再次進行閱讀,然后,和文本進行對照,去感受文本存在的價值,進而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閱讀,去感悟。
三、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
對于剛開始閱讀的小學生來說,閱讀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僅是讓學生進行死讀書,勢必會讓學生產生厭煩,這是不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比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閱讀,如:在閱讀《小英雄雨來》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也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引導學生和三年級所學的《一面五星紅旗》進行對比閱讀,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那份愛國之情,進而,使學生真正理解文本中賦予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恰當的閱讀方法中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
總之,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從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語文閱讀的價值,引導學生去感悟、去體會,最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作出相應的貢獻。
?誗編輯 段麗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