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翠
摘 要:“有效課堂”是每一個教學工作者都想要真正做到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充滿了很多的艱辛,往往不盡如人意。那到底要怎么樣做才能使自己的數學課堂變得更有實效性呢?這是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共同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理論素養;學習方式;自覺性
我從2003年一直任教到現在,已經有10年了,在這10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一直都在反思自己的數學教學,我一直感覺自己還是教得比較好的,表達很清楚,學生反映也完全能聽懂,而且也很喜歡聽我的課,為什么學生考試的成績總是不理想呢?從我剛剛參加工作時各類大小賽課都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但學生成績還是不很理想。
一、多方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2008年我參加雙流縣骨干教師培訓,專家授課講到了“杜郎口教學模式”以及后來我們又學習的“洋思教學模式”等教學模式。綜合百家之長,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學:“尋思我的課堂教學到底該如何做?”是不是我講得太多了,過多地展示了自己教得如何如何好(把我以前清脆的嗓音一直講到沙啞為止),從而忽略了到底學生掌握得怎么樣呢?我們老師應該真正地從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活”起來
從2009年9月份入學的2011級學生,我便嘗試采用了“杜郎口教學模式”,每天放學的數學作業就是預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讓他們至少把教材內容看三遍,然后試著完成課本上的提問和隨堂練習以及課后習題;當第二天上課時,先給學生5分鐘時間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預習成果;然后再請小組代表來發言“通過預習你們小組有哪些收獲?同時還存在哪些困惑?”;接下來我就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困惑進行一一解答,并結合同學們的收獲將本堂課的知識要點(包括考點知識)規范的羅列在黑板上,請同學們做好筆記,下來后經常去看自己的筆記;自從這樣做后我明顯感覺自己上課變得更輕松了,不再像以前那樣講很多東西,重點是監督學生如何專心自學以及如何進行當堂訓練,做好當堂檢測,最后事實告訴我這樣的教學讓學生真正掌握了許多的知識,所以在考試中也獲得比我意想當中更好的成績。同時我還想闡明一個觀點,并不是只有基礎較好的班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即使在基礎一般的班級中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因為它可以極大調動學生自學的主動性,而且可以很快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來,正因為有學生的自學為基礎,所以在老師講課時他們便會積極發言,跟老師就能更好的配合,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成為學習的主人
針對基礎比較差的同學,還有學習自覺性比較差的同學以及聽課容易走神的同學,我們又該怎么辦呢?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嘗試摸索以及和同行互相學習相互切磋。現在我在所教班級上課時采用的如下方法:
第一步,課前5分鐘到10分鐘將頭天學習過的知識點或者是講解過很重要的題型準備在備課本上,用展臺展示出來,在規定的時間內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作業本上獨立完成馬上交到講桌上,作為當天的過關題,下來后認真批改,對于全對的加分,有錯題的修改再次上交,對于課堂上在規定時間內沒有上交的和沒有改錯的同學,課代表把名字記下來作為當天沒有過關的同學,適當給予
懲罰。
第二步,把頭天布置的作業選擇其中一個同學的展示在展臺上,請全班同學一起來點評,盡量做到每個題都讓同學們來發表自己的見解。時間雖然花費較多,但是我覺得很值,可以達到大多數同學都掌握所學知識。(其實一堂課的意義不在于你給學生傳授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學生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識)記得以前一個老教師上課上的很慢,練習的題也非常少,但是期末考試她的學生考的并不比那些新課上的快的,做了大量練習題的老師差,凡是教師布置給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就應該要進行處理,否則還不如不給學生布置,那樣的練習對大多數同學是沒有意義的。
第三步,關于新課的講解,我們應該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熟知教材內容,緊密聯系中考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分成知識板塊進行教學,比如說我今天這堂課就教會學生某個或者是某幾個知識點。當堂檢測(進行針對性很強的對應訓練,讓學生馬上做完后拿到講臺上來你用紅筆當場批改),看當堂知識當堂掌握了沒有。下來再布置對應的練習題。所以無論是什么樣的參考資料不是所有的題每一道都要求學生必須完成,而是有選擇性地勾畫一些針對性很強的題給他們練習。備課本我們再也不用做無用功了。
我現在正在實踐操作中,我發現學生越來越喜歡上我的課(因為我的課堂形式多樣,而且家庭作業極少),我們班上以前只有5到6位同學考及格,上次半期是9個,這次月考是11個,我們最近做了2013年的中考題,就達到了23個同學及格,班上及格人數在不斷地增加,以前什么都不知道的同學,現在也可以再課堂上對最簡單的題目講出自己的思路。我覺得有一定的收獲。以上僅是我個人一些不成熟的見解,我相信通過這樣不斷的努力,一定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學生既可以學習得輕松,并且也能經得起考試了!
?誗編輯 段麗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