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多媒體教學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網絡課程的出現成為高校教學手段的促進和提升。作為高職英語也必須具備自身的一套網絡課程教學體系,而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推進網絡課程學習的激勵機制。從高職英語網絡課程建設入手,探討構建有效的高職英語網絡課程制度的研究。
關鍵詞:高職英語;網絡課程;管理制度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更新躍進,高等職業院校的英語網絡課程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然而雖然建立了資源豐富的網絡課程,但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學習制度,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缺乏監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來負面的影響。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必修課程公共英語,其改革與發展必須與時俱進,在不斷的改革與探索中備受關注。近幾年很多高等職業院校對公共英語教學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改革。其中實施公共英語課程第二課堂的建設和相應的管理制度是符合當前公共英語教學發展規律的,實施的效果良好,具有廣泛的操作性,對教師水平的提高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都存在著促進作用。有利于教學考核的公正、公平,有利于教學評價的科學、有效,有利于教風、學風的好轉。更重要的是,第二課堂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成績是來自于平時的努力結果,而不是靠期末的復習效果,它取決于公共英語課程的平時學習、掌握與理解。
一、高職英語網絡課程學習存在的問題
1.缺乏自主性
目前高職英語網絡課程信息資源豐富,題目、模塊建設縱向橫向都很完善,然而缺少一套有效的監測管理體系,很難捕捉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態。教師對學生在線時間、完成進度、反饋成果的掌握程度不夠全面。
2.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缺乏確定性
通過多個學期的英語網絡課程學習,學生在自身水平的提高上并未體現出明顯的成效,無紙化考試效果和紙質考試效果差不多。學生英語成績普遍提升效果不明顯。
3.指導教師未能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在學習、教授的過程中除了布置的網絡作業之外,指導老師對于學生是否學習了其他相關的資源、是否存在自主學習性的程度掌握情況不佳。學生對高職英語網絡學習普遍存在著應付的心態,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作業之后繼續學習的情緒淡化濃重。
4.高職英語網絡課程的學習未能和學分有效掛鉤
當前高職英語網絡課程的建設主要是教師承擔,建成之后也只是作為傳統教學的輔助工具,定位低,效果不明顯,學生完成了網絡課程布置的任務之后并不能和學分銜接起來,無法起到督促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
二、解決高職英語網絡課程學習的管理制度
1.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性
學生在網絡自主學習過程中,可根據各自不同的需求、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積極主動、有創設性地獨立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和學習形式,積極思考并探索學習英語的策略,并將其運用到解決問題的實際中去。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通過情感投入,從而收獲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和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探究性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這些能力都將為其將來的事業和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2.建立一套監測體系
在系統平臺中融入監測體系,檢測學生的在線學習時間、作業完成情況、模塊登入次數情況。指導教師及時做好相關記錄,把這些學習情況在傳統課堂中定時公布出來,讓學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以此來督促學生奮進學習。
3.利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經常更新網絡資源,引入學生興趣的學習內容。將教材文本的“冰冷”的內容轉化為動畫、圖像等視聽材料,真實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英語學習環境,做到“可視、可聽、可達”,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水到渠成。
4.融入學分制度
在網絡課程學習的初始,就告訴學生網絡課程與學分銜接,督促學生重視網絡課程的參與和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之后給予學生一定的加分。這樣就能大大地提升英語學科的實用性與趣味性,同時還能充分調動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雙向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教師教學更加具有活力,學生學習也更加感興趣,從而實現學生從英語學習的“被動者”向“主動者”的身份轉變。
總之,高職英語網絡課程雖然符合當前教學的發展趨勢,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缺乏自主性、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缺乏確定性、指導教師未能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高職英語網絡課程的學習未能和學分有效掛鉤等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真正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新的教學模式,既彰顯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達到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創新思維的目的,最終獲得高職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郭鋒萍.運用第二課堂活動拓展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D].東南大學,2006.
?誗編輯 段麗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