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淑英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宜興214221)
縱觀歷史,紫砂壺藝術之所以能夠千年傳承,根脈就是傳統。以中國傳統藝術為本源的塑造,以青銅器饕餮紋樣作為裝飾,使紫砂壺具有了深厚的藝術魅力和強烈的感染力,形成了紫砂壺可用、可品、可把玩、可收藏的藝術價值,從而使得紫砂壺藝術能夠在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
古城宜興,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豐富陶土資源,更有七千年的悠久制陶歷史。早在北宋中期,宜興的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開采紫砂陶土并制作早期的飲茶用具了。紫砂茶具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日常生活用品,而是一件高雅的藝術品,它是一種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藝術載體。當今紫砂,欣逢盛世,歷史巨匠和當代大師如星光燦爛,今天許多才華橫溢的紫砂高手亦各顯神通,使得紫砂藝苑百花齊放,一派繁榮興盛。經過歷代能工巧匠的嘔心瀝血和辛勤創造以及眾多文人墨客的積極參與創作,宜興紫砂壺藝把文學、繪畫、書法、雕刻(篆刻)諸藝術融于一體,并已升華成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成為歷代壺藝收藏家競相爭購的對象。
“諦·春秋壺”(見圖1)的創作以商周時期青銅器饕餮紋的形象與韻味為切入點,對紫砂壺的造型、紋樣進行了歸納與提煉,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內涵與美學價值的新創造,作品既富有青銅器元素和文化特色,又具有新時代的造型特征。下面主要從“諦·春秋壺”的創作過程來談談紫砂壺創作、創新的方法與思路。
圖1 諦·春秋壺
進行紫砂壺的創作設計,不僅需要設計者具有高超的表現技巧與文化功底,還要能夠熟諳社會與生活,把握時代脈搏。如古代青銅器、木雕、竹雕等等圖案紋樣都是現代紫砂藝人創作的沃土,繼承傳統和探索創新也是現代紫砂藝人進行創作的模式,虛心學習與繼承發揚前人精神品德與工藝技法,汲取養分提高豐富紫砂藝術更是現代紫砂藝人要做到的。在上海博物院參觀學習期間,被各種青銅器器皿上的豐富多彩的花紋吸引,在那一刻起就有了創作一把以青銅器饕餮紋作為裝飾的紫砂壺沖動。經過對主題的反復推敲,決定采用青銅器饕餮紋。設計“諦·春秋壺”的構想,青銅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特別是到了商代晚期,青銅制造業得到迅猛發展,進一步推動兩周時期青銅器的發展,使中國的青銅文化達到高峰,成為這個時代的產物,作為統治者的祭祀和奢侈享用的酒器,制作精美,生產數量龐大,品種齊全,可采集的元素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銅器紋飾,無愧于古代裝飾藝術的典范。商代青銅器紋飾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層次,而饕餮紋是青銅器裝飾圖案中最優秀的紋飾,代表了青銅器裝飾圖案的最高水平,在青銅器裝飾藝術上顯示出了獨特的魅力。
饕餮紋一般以動物的面目形象出現,具有蟲、魚、鳥、獸等動物的特征,由目紋、鼻紋、眉紋、耳紋、口紋、角紋等幾個部分組成,是這一時期青銅器紋飾的主流,作為祭祀用的青銅器,以獸面紋作為主要裝飾,顯然與祭神通天的意義有關。因此要運用饕餮紋樣來探求壺的造型與壺面的裝飾技法得全面分析考慮適度。從而選取魚的主要部分特征作為裝飾紋樣,通過多學、多看、多想,根據熟悉的紋樣理解作深入研究,進行取舍、提煉、刻畫等等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設計裝飾的紫砂壺能達到有青銅器饕餮紋的韻意,使作品“諦·春秋壺”形成既有自身特色,又有時代感的新形式,造型既古又新,則妙則神,又體現“諦·春秋壺”的造型美感和使用功能。容量適中、出水通暢、把手的端拿舒適省力。壺蓋、壺嘴、壺把、壺鈕的形態都采用了優美的線條,做到每個形態與壺相協調,線條線面清晰、挺括平直,特別是壺蓋正中間為一正圓形柱,塑上簡變饕餮圖紋作裝飾,壺身的圖文陶刻裝飾,線面結合,更體現出“壺隨圖貴,圖文壺傳”,其淺浮雕的裝飾手法,加強了線面虛實的連貫性,使得線面氣勢渾然一體,強化了“諦·春秋壺”造型的藝術美。
“諦·春秋壺”的壺面裝飾是將其魚頭部作為裝飾紋樣加以樣式化、抽象化,與龍鳥等紋樣進行綜合變化,通過點、線、面的組合達到合理化,并借鑒一切有利于自己的表達方式,創造出具有個人特點,具有時代意義的,同時讓人們易于接受的紫砂藝術作品。通過合乎情理的饕餮紋施加在壺面的主要裝飾部位,運用淺浮雕的裝飾手法,特別是壺身多施以淺刻,以刀代筆,以柔韌的陰刻或陽刻線,凸顯陰陽互補之美,整個壺面的裝飾是突出變化的饕餮圖紋,讓人感受到圖形輪廓分明圓潤飽滿的效果,給人有一種深情記憶青銅器的感覺,文化味濃烈。“諦·春秋壺”采用黃龍山原礦黑青紅砂泥制作成形,泥色古醇似青銅,古雅氣息濃厚,更體現出紫砂古樸的風華。
繼承傳統和探索創新是現代紫砂藝人進行創作的模式,虛心學習與繼承發揚前人精神品德與工藝技法,學習中國傳統美學的精粹,大膽運用于紫砂藝術的創作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設計紫砂壺需要有想象力,任何一種造型都需要進行一番復雜的設計、構思、取舍和簡化,造型的精美是紫砂壺藝術美的重要因素,追求藝術形式的多樣化是創作的目標。“諦·春秋壺”取材于商代青銅器,創作蘊含了青銅器饕餮紋美妙韻味,也折射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所帶來的創意源泉。
[1]朱和平.中國青銅器造型與裝飾藝術[M].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
[2]杭春曉.商周青銅器之饕餮紋研究[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3]徐建芳.淺談中國傳統美學在紫砂壺藝創作中的運用[J].江蘇陶瓷.200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