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殺人犯是美國刑偵劇最不缺少的人物,尤其是在數百集的《犯罪心理》收集了幾乎所有能想到的、因為各種原因和沒有原因的連環殺手后,殺手幾乎已經沒有更多的元類型只有變種了,所以近幾年的劇集,就是把這些殺手往更加豐富的變態細節上扯,比如自詡為正義殺人的《嗜血法醫》,有驚悚食人情節的《漢尼拔》。當HBO在年初推出全部只有8集的《真探》時,媒體也好、關注度也好,顯然不敵當時更加熱鬧更有噱頭的《紙牌屋》。用一整季的時長來講兩個警探破解一樁跨越多年的兇殺案,這個故事梗概聽起來也過于簡單,不酷不炫。但到了結季第八集,因為太多觀眾追看,HBO的在線視頻網站居然崩潰了,也就是說,有一大票美國青年,像我們追逐《來自星星的你》一樣,到了不看《真探》就要被時代潮流拋棄的地步。
劇中的殺人案件充滿神秘主義色彩,古典恐怖故事的讀者最熟悉的“克蘇魯神話體系”在劇中有所涉及,殺人儀式、神秘宗教、黃色國王等等符號性細節非常多,與此同時,伍迪·哈里森與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兩位男主角又各有復雜的身世與麻煩不斷的家庭。整部劇采用雙線閃回的敘事方式,脈絡清晰,新舊兩個案子、兩種不同人格與生活狀態的交匯與分離,細節豐富,氣氛和情緒的營造也非常到位。
馬修·麥康納如愿加冕奧斯卡影帝之后,這部劇被拿出來討論得更多了。當年風流不羈的“德州愛神”一躍而靠演技封神,本身就極具可看性,何況片中馬修的表演也相當優秀,層次分明,既有痛苦糾結,又有神游天外的無助。除了馬修,另一位男主角、同是硬漢派的伍迪·哈里森扮演的馬蒂需要處理更多的人際關系,拿出了十分有誠意的表演。本劇的編劇兼制片尼克曾推出過離奇另類的懸疑劇集《謀殺》,而《真探》的制作方式則是每季都換演員陣容,每季也只講一個完整的大故事。
基本上看刑偵美劇的群體習慣了《犯罪現場調查》(CSI)、《犯罪心理》(CM)等老牌傳統的一集一案的表現方式,不太能忍受這種追了一個月還不知道兇手是誰的劇集。但緩慢有緩慢的好處,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導演喜歡把電影當電視劇拍,用無意義的對話充填空白,浪費自己的名聲也浪費觀眾的生命時,我們還是看看國外的導演如何把一部電視劇當成電影來拍,怎樣做到情節縝密和細節考究。1995年與2012年的場景鏡頭色彩有明顯差別,紀錄片拍攝方式的少量運用帶給觀眾更多的參與感,而第四集的結尾有個6分鐘的警察進入犯罪現場進行抓捕的長鏡頭,設計精妙復雜,效果幾近完美,即便放在電影圈里也是非常優秀的。另外,《真探》片頭曲的制作也為人稱道,除了濃濃的復古風格,人物剪影在各種環境背景里暗示了整部劇的糾結、痛苦與復雜,而全劇雙線閃回的敘事方式如果用來拍電影其實并不算新鮮,用來拍電視劇就會顯得特別講究,特別鄭重其事。
《真探》創下了HBO自2010年以來的首播劇收視紀錄,續訂已是板上釘釘。家破人亡的拉斯特因涉毒被迫作臥底,熬了4年重見天日成為一名技術高超但人際交往極度困難的神探,接著又因為這樁神秘的連環殺人案消失了數年,人生如坐過山車;另一名相對平庸的真探馬蒂本來擁有幸福的家庭,但他頻繁出軌,最終也與妻子分開。兩個搭檔17年后再度因為舊案新犯走到一起,接受生死考驗,回憶與現實的反差之下,主角們的人生選擇與誰是兇手,幾乎同等重要也同樣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