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宗馥莉來了。
兩名90后男大學生開始在會場交頭接耳,他們并不清楚宗馥莉是誰,只知道是一個來頭不小的人,省市校各級領導悉數參加。會場的布景板上寫著: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向西安交通大學捐資建設西安交通大學馥莉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宗馥莉不急不緩地走上主席臺,粉色緊身上衣、花色半身裙、精致的妝容。她微微仰著頭,這個姿勢持續了發布會全程。
“原來她是80后!”其中一名男大學生揮著手機給同伴看他剛剛百度的“宗馥莉”——杭州宏勝飲料集團總裁,也是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的女兒,有8年留美背景,還被外界譽為最“嚴苛”的慈善家。“她才三十多歲?!痹谛┰S驚詫過后,他們再次將目光轉移到了宗馥莉的身上。
這一天,宗馥莉對西安交通大學的捐贈額度達到了1億元。
赴美求學的經歷強化了她鮮明的美式風格——率性、直接、自信、追求完美?!坝幸粋€想法就想辦法去落實它,這就是我的個性。”在表達自我訴求上,她從來不遮掩迂回。哪怕是面對自己的父親,她也從未試圖隱藏自己的觀點。
談到此次與西安交大的合作,宗馥莉向本刊記者強調,“首先我會跟他們講這件事情的意義。我們對條款做斟酌和改動,在意的是能否對意義有加分。這次我們通過院董會的架構去做基金會的管理,我本身是院董會的成員,每年我們都會討論院董會的一些項目資金的開支,包括有些理念灌輸、團隊的聘請等?!?/p>
根據捐贈協議,西安交通大學馥莉食品與科學工程學院將開設“食品生產過程裝備與控制”、“食品質量與安全”等3門創新專業,并首創2+X的培養模式。然而,宗馥莉對專業設置的細節,仍有斟酌,在發布會結束后,她與學校領導又進行了一場閉門會談。
這樣的事情讓宗馥莉看上去顯得嚴苛,難以取悅周邊人,但是身邊熟悉她的人知道,她“只是想做到完美”。她直接而坦率,對事不對人,注重的是內在。
她跟父親一樣,是個工作狂,會抓住一切機會與國外同行進行交流。出國開會時,她會跑到當地超市進行市場調研。有一次,為了調研一款茶飲料的口感,宗馥莉到浙江大學找留學生進行調研。因為留學生數量有限,調查樣本不夠準確,她又專門跑到國外直接找各大超市買手進行測試。
她對完美有著執著的追求,而對細節的執著則透著一絲女性特有的細膩。蕭山基地員工宿舍前后兩棟樓外立面顏色有差別,宗馥莉就立刻叫來基建部的同事過問原因。
據說,娃哈哈總部食堂的飯菜口味沒有宗馥莉的蕭山基地好,原因是她對于飯菜質量的要求更高。
注重細節、追求完美的個性造就了她較為強硬的企業領導風格。宗馥莉執掌的宏勝集團每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超過30%:2009年,41億元;2010年,64.37億元;2011年,81.83億元;2012年,108.74億元。
跟當下許多年輕人掘金互聯網、金融領域不同,宗馥莉說她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對食品行業的愛好,“我喜歡比較實在的東西,金融跟互聯網行業雖然錢來得很快,但是變化太快了。”這跟宗馥莉的性格有很大關系——穩定,“食品行業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說它是個朝陽產業,但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產業?!?/p>
結合自己長期在國外的生活經歷,宗馥莉看到了中國的飲食跟其他國家的飲食存在的巨大差異,她想引進國外一些比較健康的飲食理念,也想把中國獨有的飲食文化推廣到國外。
她一直想“研發中國古代的飲食特色”,通過研究古食譜和傳統飲品配方,利用現代企業的工藝化、一體化運作向市場推廣,“做一些跟中國的傳統文化相關聯的事情,很有意思。比如在古代,糖是非常稀有的,冰糖雪梨茶其實是一種非常奢侈的貴族飲品。”但現在市場上那種普通“冰糖雪梨茶”還遠遠沒有達到宗馥莉的預期。她希望自己的產品能真正還原出老配方和老味道,告訴消費者更多的飲食故事。
“我喜歡挑戰自己,但是這個挑戰不是說通過金錢來實現。比如說今天上市一個公司能賺幾十個億,我對這些數量級的東西不是那么在意。但是我對它的內涵體系會非常在意?!?/p>
中國茶飲料是宗馥莉一直想推廣的一個項目。對她來說,開發一個中國茶飲料品牌并不是難事。但她遲遲未動手。
她有她的顧慮——因為尚未臨近一個非常完美的時間點。目前的狀況仍讓她很擔憂:中國食品在國際上的聲譽還比較低,茶葉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物也都還沒達到標準。“我是想把這樣的產業問題解決掉以后,再去出口這樣的產品,而不是隨隨便便拉個廣告,投幾個億就把品牌做出來了?!?/p>
“很多人去做慈善,只是做一些很簡單的事情,譬如捐助一些大學生項目,一年給幾千塊錢做獎學金,當年我也有過這樣的摸索階段?!?007年,宗馥莉向父親宗慶后提出成立慈善基金會,宗慶后非常高興,給女兒介紹了浙江慈善總會負責人。隨后,宗馥莉任總裁的杭州宏勝飲料集團出資1000萬設立“馥莉慈善基金”,掛靠于浙江慈善總會名下。
“工作越長,我發現其實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甭兀陴ダ蜷_始清晰基金會今后的方向。
“中國的體系缺失軟性的東西。”在美國留學時,學校每周都會請不同的人跟學生溝通交流,“講創業故事,講人生的意義。”宗馥莉覺得這對她的意義很大,而在國內,“很多畢業的學生不是非常清晰自己要做什么樣的東西,食品行業里面也沒有人指導。”
另一方面,“軟性缺失”也體現在國內食品制造業的不嚴謹上,“可能整個中國都是非常浮躁的,做出來的東西不是那么精密”,“我需要沉得下心來做研究的人。所以,我沒有去關注一些醫療項目,也沒有去捐助貧困項目,而是把我們基金會立足在食品行業的教育領域。”宗馥莉解釋道。
宗慶后支持女兒的思路:“她的思路和我可能有點不太一樣。她用的人都是年輕人,而且在做各方面的創新。我覺得可以讓她自己先去干,年輕人應該有年輕人的做法,而且她們很努力。”
“我更關注軟性的東西。因為硬件對我來說只是固定資產。一個民族或者一個行業里的聲音,對我來講更加重要。”宗馥莉這樣告訴記者。同時她也提到,“如果需要去教育下一代這些軟性的東西,一定是要有想法、有勇氣的那些人才能去做得出來。可我不是教育行業的人,所以我沒法直接去做教育。”她說,我只能做到我最好的,為這個社會提供我能夠提供的。
“捐贈的學院培養的學生會去你們公司嗎?”有人當眾問宗馥莉。她很堅決地說:“當然不會!我說過,這不是校企合作!”
“你有期待嗎?”
“肯定是有期待的,但后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要看我們能否一步一步地去走好?!?/p>
她其實并不想做一個孤獨的戰士,而是希望在同齡人中找到更多的共鳴。“我現在想做的就是去改變整個生態環境,特別是為行業做點事情。我也希望有更多人去思考這個問題?!?/p>
宗馥莉說她碰到的很多青年企業家,其實能夠“聊上天的并不多”?!翱赡艽蠹业墓沧R不一樣,因為可能他所在的企業有大有小,他可能盡可能先解決企業的溫飽問題,但我現在可能更多地從行業和社會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她迫切希望能通過自己捐助學院這樣的事情,讓大家看到,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量力而行地為社會做點貢獻?!凹词购芏嗳藳]有像我這樣的平臺和資源,但一點一滴,都應該為社會去做點什么。”
關注慈善,與學校的合作,其實僅僅是宗馥莉事業版圖的一個部分,她更大的夢想,還是在中國食品行業產業鏈的完善上。
2007年,宗馥莉就成立了松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責專業制瓶、制蓋、模具制造及相關食品飲料設備制造。她希望通過這樣一家公司,打破國外食品企業對核心技術和設備的壟斷局面。2009年,松源機械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PET瓶和瓶蓋等飲料包裝模具的國產化,改變了娃哈哈此前必須高價采購進口模具的局面。2012年,松源機械產值已達4億元。
2010年,宗馥莉投資3500萬美元引進了世界一流標簽印刷設備,成立了專業的香精香料公司,引入先進的萃取設備,重點對有中國特色的天然植物進行產品開發,比如枸杞和紅棗。
2012年,她捐資7000萬元與浙江大學合作設立馥莉食品研究院。這是一筆數額相當巨大的高校捐贈,著重關注食品的基礎研究。其后,馥莉食品研究院又授予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學院和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院院牌,著重發掘西部地區的特色食源。
她知道,要解決全行業的生態問題,僅僅規范前端產品研發階段是遠遠不夠的?!拔沂钦麄€生產的過程都要去管,不能只管了最原始的一部分,這樣我才有可能把整個行業慢慢地撐起來。”因而在今年5月,宗馥莉又捐資一個億,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成立馥莉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這是一個全新的教育項目,針對中段食品生產過程,培養所需的高級食品機械人才。
對于這筆捐款,她說:“我現在也不是非常確定這個方向是否正確,但如果我們這一代人不去做這樣一個事情,未來的輕工業可能不會有任何發展?!爆F在她所帶領的宏勝集團大部分員工都是80、90后,她希望帶領他們去“發出不同的聲音”,也愿意為他們“創造一個環境,讓他們去想一些他們原先不敢想的事情”?!耙屑で椤?,這是宗馥莉一直強調的。
更多時候,她還需要跟員工不斷進行磨合。她的一些理念和想法,即使是同齡人也并不總能理解和接受。“有時候,我的團隊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我的意圖,給人洗腦難度很大。”宏勝集團內部有一個專門針對80、90后個性的“草莓計劃”?!盀槭裁唇胁葺烤褪遣葺苄迈r,但是它很脆弱。很適合80后。”宗馥莉認真地說。她愿意和年輕人一起成長,為有想法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可以盡情發揮的舞臺。
今年5月,經過6年多的發展后,宗馥莉正式成立獨立的基金會。“基金會的體系化運作才剛剛起步,目前的運行模式是我們提供一個想法,然后找相關的專業團隊合作,共同落實這個項目?!倍谧陴ダ虻臉嬒胫?,整個慈善體系應該“是對政府的一個附加值,慈善可以去政府覆蓋不了的領域做一些幫助”。相應地,國家也應該培養慈善基金專業管理人員以及出臺相應的執行標準。“在中國做這些事情,需要很強的溝通能力,因為還沒有形成全社會關注慈善的氛圍,我覺得這條路還將走很久。”
自從“郭美美事件”以來,中國慈善業就被放置在顯微鏡下。在大的慈善環境不完善時,宗馥莉不敢掉以輕心:她會以項目制的方式去考核團隊和基金善款的執行情況,親自參與學院師資的聘請、課程的設置、研究目標和方向等工作。對于這位中國首富的獨生女,我很好奇她會把自己放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
“在我身上我爸對我的影響不大?!弊陴ダ驁猿肿约旱墓澴?,“雖然我是宗慶后的女兒,但是這三十多年來我做的都是我宗馥莉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不是一定要像我這樣,在今天這樣一個位置才能做事。反過來,即使處在我今天這樣一個位置,有些人可能也什么都不做,而可能是天天去逛街,然后飛來飛去玩?!?/p>
“如果我今天什么都沒有,我家庭也不是很好,我同樣還是可以為社會做點事情,我還是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追求的?!?/p>
宗馥莉說,這一切,都取決于一個人的內心。
對于目前所做的事情,就像西安交大的項目能否達到預期,她沒有十足的把握,但她還是會說“如果沒有人去做這樣的事情,永遠都沒有人去開這個頭”。
“我不希望別人來議論我,而是看到我做的事情,可以一起參與進來,去改變現有的社會生態環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這就是我的個性。因為這個社會還是要有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聲音讓這個社會進步?!?/p>
人物周刊:一般來說,人們的智慧源自經驗、教訓、學習、父輩教誨等等,你智慧增長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宗馥莉:我覺得應該給員工很多信息,所以我會把自己一些創新的想法或者活力都帶到公司,并且鼓勵他們去接觸不同層面的東西,不僅僅只是局限在公司,讓他們什么問題都去了解一點,接觸一點。我比較喜歡發散思維,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怎么去為他們提供一個發散思維的環境。
人物周刊:父母給你哪些影響?你覺得你們這一代與父輩的智慧有什么不同?
宗馥莉:我爸對我的影響其實并不是很大,在我身上,還是西方教育的烙印更多一些,說話比較直率,做事的風格也比較追求完美。
如果要說我爸帶給我的影響,那可能就是對于工作的那種執著吧,我們都是工作狂。
兩代人的不同,我想是在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對一些問題的思考會有偏差。父母輩的成長,逆境更多,他們強調集體主義,強調奉獻,強調服從,而我們這一代,會更加宣揚個性,因而思維方式會更加靈活,視角也會更加國際化。對一些社會問題和弊端,我們會更愿意去表達,更愿意去嘗試改變,這應該是最大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