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銀行思想政治工作是銀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銀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建設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提高金融工作水平、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重要保證。為實現銀行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本文在分析銀行業從業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基礎上,結合建設一支具有高素質、品德高尚、敬崗愛業的復合型的銀行工作人員隊伍的需要,探索銀行業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新方法、新途徑。
關鍵詞:銀行業;教育載體;教育方法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金融改革不斷推進,利益格局不斷調整,銀行職員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都發生了變化,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環境更復雜,任務更艱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銀行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重要。如何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適應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已成為新時期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一個新的課題。
一、當前銀行從業人員思想現狀
1.思想意識落后于市場化進度
隨著國有商業銀行業股份制改革以來,在管理、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各家銀行股改上市后,這些方面的變化表現得更加突出,部分員工由于無法適應企業的快速變革,導致心理失衡,產生悲觀情緒,影響了思想意志。如有的老員工存在怕鐵飯碗打破的思想,在發展業務上存在求穩懼變的思想,滿足于現狀,缺乏創新和改革的信心和勇氣。雖然絕大多數老員工作敬業,但是也有個別的員工認為自己年齡已過提拔任用階段,沒有成長空間,表現為工作積極性不高,甚至擺老資格,工作作風渙散。
2. 個人利益觀念日趨復雜化
我國銀行業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調整,越來越多地觸及到銀行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主要表現在:減員增效、下崗分流措施的實施,內部子女就業等等。市場拓展競爭激烈,近幾年來直接從高校招聘的新員工,年齡多數在是80、90后的年輕人,工作積極主動,但是也有極個別員工對未來工作和生活的預期不太樂觀,城鄉收入、工作環境的差距拉大,不安心在基層銀行工作,沒有充分發揮個人工作崗位的作用,但又不愿意放棄現有的工作。管理力度和任務目標逐年增加,給銀行從業人員帶來的壓力愈來愈大,使員工的思想觀念日趨復雜,如何凝聚人心,使員工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奮斗前進,這對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3.生活方式呈現多元化
隨著物質生活更加富裕,各種新鮮事物不斷涌現,日益豐富的精神需求,直接導致了銀行從業人員價值觀的多元化。銀行從業人員生活興趣更加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和精神境界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但不可否認的是,也出現了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心態較為浮躁,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涌現,精神家園的貧瘠導致個別銀行從業人員賭博、博彩、涉毒以及高消費等不良或失當行為滋生漫延。從目前看,這也是銀行業發生案件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對加強銀行內部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
二、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教育存在的問題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認識淡薄
由于銀行業普遍存在“業務至上,業績第一”的傳統理念,導致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作用和重要性缺乏認識,只簡單、片面地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次要因素,甚至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講馬列主義,毛鄧理論,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無,與業務建設、業務發展、內部管理毫不相干,即使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效果,所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統一,不僅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忽略了員工的實際感受,而且還以灌輸式的教育模式,讓員工被動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別提深層次對思想政治工作加以提煉、升華、重塑,并使其在行業發展與管理過程中發揮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減弱
有些銀行網點負責人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獨立于銀行管理和業務活動外的工作,忽略了其對銀行管理及營銷工作的促進作用,一味地追求績效和考核,個別市分行沒有設立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構和專職人員,而是由銀行領導兼職,多數銀行領導更關注網點的管理和經營效益的提高,以業務經營代替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簡單等同于行政管理,以制度代替教育,認為只要不違反規章制度就是思想覺悟好,只要不出問題就是政治素質高。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思想政治教育學習會議變成了績效考核會,沒有真正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是解決人的思想問題的這一核心,更沒有認識到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結合銀行從業人員的特點,有目的性、針對性、時效性地設定思想教育內容。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相對傳統單一
目前,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過于簡單,大部分銀行機構主要采取會議報告、調研座談會、發文件、提口號等方法,片面地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只是作為管理的工具,沒有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忽視人的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過于強調單向性的“灌輸”教育,員工作為一個被動的對象,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教育方法不開放,往往是封閉式教育,封閉在系統內,不能做到與時俱進,缺乏創造性和開拓性,對員工進行思想引導和情緒化解習慣于傳統的說教方式。在新形勢下,堅持什么樣的理念,什么樣的方式和手段,開展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提高員工思想政治意識,使廣大職工感到耳目一新,是新形勢下銀行思想政治教育亟待開拓的新領域。
三、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1.建立一個領導重視,全員參與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盡管銀行相對其他民營企業來說,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視程度上較高,但是近年來還是有所下降,銀行之間的競爭逐漸加劇,銀行的主要精力放在抓經濟效益上,而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銀行的作用來說是非直接性,效果是較長遠的,因此,大家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忽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總體上來講,從高層到基層都不是很重視,為了使得銀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效開展,必須建立一個領導重視,領導推動,全員參與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成立專門的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領導小組負責銀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定期召開會議討論研究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修正和完善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制定《銀行業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方案》和各項規章制度,做到制度落實。銀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方案是統領和指導銀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對銀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計劃、任務、要求、實施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
加大對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資金投入,做到經費落實,經費的落實才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保證,保障各項德育任務的順利實施。
2. 有效運用多種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總是要通過一定的的載體才能進行。銀行從業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的載體比較多,常用的載體有開會、談話、理論教育、黨組織及群眾活動等傳統載體,也有管理、文化建設、大眾傳播、活動等一些新的教育載體,關鍵是如何結合銀行從業人員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載體,在有效利用載體方面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利用開會這種載體不宜多用,特別是集中較長時間的開會,因為普遍工作比較忙,如果經常利用開會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會引起較多抱怨和到會率低。談話這種載體是主要用對個別銀行從行業在急需某方面思想教育的情況下才采用的載體,談話耗費的教育主體的時間比較多。還有其它的一些傳統教育載體銀行業都比較實用的,銀行普遍也在使用,但是新的教育載體使用少。
第二,銀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平時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員的思想教育素質,規定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職責,并與先進的管理手段相結合,在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承載了對銀行從業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此種載體比專門的會議效果好,實踐性強。
第三,將銀行從業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去,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教育對象的思想意識和行為。
第四,鼓勵員工多參與一些公益性活動,利用一些公益性活動來陶冶員工情操和教育員工。
第五,利用網絡載體。因為銀行員工瀏覽本銀行的網站比較多,而且本銀行網站的內容和欄目本銀行可以自行決定,因此把本銀行網站作為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陣地,逐步形成全新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使網絡真正成為思想政治工作和員工素質教育的平臺。在網上要敢于面向員工,直面員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答疑解惑,正面引導;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網絡媒體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增加銀行人員關注的信息量、注重信息針對性有效性、趣味性上狠下工夫,提高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說服力和影響力。
3.運用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銀行從業人員的思想教育方法上可采取的教育方法有理論灌輸法、實踐鍛煉法、自我教育法、榜樣示范法。
在理論灌輸法上,除非是理論性很強的較難理解的理論采取灌輸法,一般情況下,對于銀行從業人員的直接理論灌輸法銀行從業人員接受度低;實踐教育法是比較好的一個方法,可以分批次組織銀行從業人員參加一些公益性或者趣味性實踐活動,比如說集體的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在組織這些實踐活動,必須考慮活動的趣味性、教育實踐性,不應是單純的變相旅游或者休假;對于銀行業的從業人員采取的自我教育活動,主要是讓采取評比競賽、討論會、辯論會、民主生活會等引導員工開展自我教育活動;在銀行樹立思想道德模范,通過道德模范的榜樣示范引導、警示警戒作用,提高銀行從業人員的思想意識、規范他們的自身行為。
四、結語
在新的形勢下,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據我國的國情,從戰略的高度來加強認識,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必須要結合時代特征,在創新中不斷探索發展;必須要認識到金融行業的特殊性、員工思想的活躍性、社會環境的復雜性。通過加強銀行從業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建設適應市場發展要求的企業新文化,樹立和弘揚企業文化精神,用先進的文化教育、引導和影響員工,培育員工的經營意識、服務意識、金融品牌意識和競爭意識。以各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標準和健康活動為載體,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銀行的發展戰略之中,融入到濃厚的企業文化之中,使之轉化為現實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張磊.淺談新形勢下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J].商品與質量,2011(06).
[2]潘正平.商業銀行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機結合[J].西部論叢,2010(9).
[3]李樹森.對當前金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思考[J].大眾商務,2008(6).
[4]羅洪鐵等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孫立人.金融道德風險的防范途徑[J].金融論壇.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