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宗,原名范宗啟,字逸士,號如意,怡雅軒主人,山東臨沂人。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省直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所創作品風格各異、文雅秀麗,極富書卷氣,在視覺上形成一種獨有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多次在全軍及全國書法展上參展獲獎并入集出版。
在當代書壇上,范宗是位備受關注的青年書法家,他為人熱情實在,謙和厚道、工作勤奮。身在軍旅的他,多年來對書法藝術執著追求,并取得了斐然的藝術成就,成為享譽軍旅內外的青年書法家。
縱觀范宗的書法作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入古出新。范宗對《圣教序》、《十七帖》、《淳化帖》的臨習把握,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一個藝術家,吸取經典法帖的養分越多,藝術之路也就越寬敞,從范宗的作品看出,在筆法上,他得王書之精髓,正、側鋒并用,使轉提按極其自如,線條平實勁挺而富有彈性,如行云流水,氣息一貫始終。其結字,平正中欹側多變,或扁或長,或方或圓,順勢而成,生動自然,饒有情趣。其墨法,在整體平實中追求筆墨效應和字群結構,墨色鮮活,潤枯有致。在整體布白上,使章法美、字法美和筆法美渾然一體,表現出上佳的視覺效果。觀看他的作品,猶如 “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任欣賞者飛騰遐想,如霧里看花,雨中觀景,別有情趣,進入意境。
二、以變求生。對于創新,范宗有自己獨到的認識。他認為,創新并不是脫離傳統的隨心所欲,也不是違背客觀規律的盲目設計。“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大戴札記·保傅》),創新只有從傳統中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脫離傳統,就無所謂創新。創新是順手天然,循序漸進,不斷反復地認識客觀規律的過程,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結果。那種以個人意志來扭曲、違背自然規律,以急功近利的方法來標新立異,只能是對藝術的踐踏。縱觀范宗的書法,具有王鐸、張瑞圖的奇崛拗折,又有傅山的跌宕飛動。從局部看,字態偃仰欹側,書風險仄,筆勢內森厲,其翻折幽峭,格調清新自然。從整體看,筆勢流暢,氣脈貫通,筆勢連綿不斷,又有酣暢淋漓之意,看不到他對豎畫的胡亂傾斜、扭捏與顫抖。傳達出范宗的內心境界,也表現出他以變求生的書寫心態。
三、滿紙云煙寫精神。書法是以文字表達作者藝術思想的方式。所以形的抽象、具象、簡約、繁密,是書法家通過所要表達的精神意境來創作的。在范宗的作品里,看到滿紙云煙的書寫精神,不僅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更具有耐人尋味的藝術靈魂。范宗說:“書法藝術不僅僅是對文字上的簡單書寫,更重要的是對自己內心情感性情的寫照。”
范宗近幾年在書法創作上的收獲,除了他能守住寂寞,刻苦用功外,更多的是來自于他對藝術的思考。治學的嚴謹態度,使他在書法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好。古人曰:“書如其人,藝如心境。”他對我說:“書法是傳統文化綜合修養之上的藝術,要寫好書法,先學好做人。書法藝術上升到藝術來表現不僅是文字的內容,更是作者內心情感與精氣神的表現,是作者藝術修養、文化修養、道德修養和技藝層次的真實體現。”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