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往今來,雜技從民間逐漸走上國際舞臺。今天,又從國際舞臺走入民間。
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每兩年舉辦一屆,自1987年創辦至今已舉辦13屆。2013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由文化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石家莊市政府和河北省文化廳承辦的第14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期間來自俄羅斯、美國、德國、中國、阿根廷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30個節目亮相。本屆雜技節除主會場的11場比賽及演出外,還通過以政府補貼、低票價演出的形式舉辦廣受群眾喜愛的馬戲大篷惠民演出、進社區公益系列演出、公益專場演出等,以多種形式,努力把雜技節辦成“人民大眾的節日”。
雜技進社區 市民免費看
不久前,河北省將“繼續辦好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明確列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吳橋雜技節一步步實踐著“讓更多百姓親近雜技,親近雜技節”的理念。
2013年10月26日,正好趕上周末,在河北省博物館前的文化廣場上,不到10時,搭好的舞臺前面空地上,已經坐滿了大人和孩子,沒有“搶”到座位的,干脆在前排地上坐下,還有的父親把孩子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特別是小孩子們,手里拿著棉花糖的,也顧不上吃了,只是驚訝又興奮地看著表演。這些觀眾,有的是看了新聞慕名而來,有的是恰巧路過而留下來的,還有的是被大分貝的喇叭聲吸引來的。雜技節走進省會文化廣場,“拆掉”圍墻,讓普通百姓只需停下腳步便能欣賞到雜技藝術表演。
“哎呦呵,得有三四百斤!”在霞光大劇院(演藝中心)建設工地,兩位來自云南的年輕工人看到這個節目時,一邊用手機錄像,一邊忍不住喝彩。他們叫好的時候,臺上一個演員正是半蹲姿勢,腿上撐著一個演員,雙手平撐著第二個演員,第三個演員則倒立在他的頭頂上,很見功夫?!斑@個太厲害了,真的太厲害了!我們原來只在電視上看過類似的節目,今天在現場看真是不一樣?!辈僦豢诩亦l話,兩個小伙子毫不掩飾心里的興奮勁兒。旁邊的工友也搭腔:“確實不賴,(演員)不光得有把子力氣,還帶著技術活兒?!?0月30日,在霞光大劇院(演繹中心)建設工地的演出是進社區系列公益演出的第三場,工地大門口的地面被細細地灑了水,場地里擺滿了馬扎和木頭凳子,好多工人還戴著安全帽,坐得很整齊,雖然有不少市民也來這里“湊熱鬧”,稍有凌亂,但是場面還是顯得很隆重。這些工人們多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村,不管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還是滿臉風霜的中年漢子,此刻,他們淳樸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河北區域管理部黨支部書記汪其東說,這次節目也是工程建設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表演,工人們盼望了好幾天了,看到節目都特別激動。
10月31日,在河北科技大學,學生們越聚越多,記者從人群里擠出來想拍個全景的照片,發現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況,只好舉起相機盲拍了幾張。值得一提的是,節目開始不久,幾位大爺大媽拿著小馬扎姍姍來遲,一打聽,他們是從正定大孫村專門趕過來的。75歲的秦大爺和老哥幾個,看了報紙,早早坐上車就過來了,結果還是沒有趕上開場。“十多年沒有看到過這么好的節目啦。我還是在九幾年(上世紀九十年代)看過外地人演的雜技,有蹬桌子、騎車子、走鋼絲啥的,節目不多,像今天這外國人演節目從來沒有臉對臉看過。”
雜技節期間,這些節目,還首次走進商場進行惠民演出,更加方便群眾觀看,參與互動。
“這是一種新的惠民模式,讓惠民與商業、旅游業等結合起來,惠民之路就會走得更遠、更有后勁?!北緦秒s技節演出部部長、時任河北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龐彥強說。在萬象天成購物中心舉行的惠民表演,場地、舞臺布置、音響設備等無需政府支出,大大節省了所需經費,同時,借助商場的自我宣傳渠道,更多人知道了這場免費的雜技盛宴。
政府補貼 親民票價快樂多
2013年10月24日晚7時30分,在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原址(建設南大街與槐北路交口東行路南),本屆雜技節馬戲大篷專場“國際歡樂大馬戲”激情首演。演出共計24場,每場15個節目輪番上演。本屆馬戲大篷專場通過政府補貼形式實現低票價惠民,最低票價30元,這種政府補貼的形式,讓百姓買得起票,看得起國際水準的演出。
“我們的商業演出門票從沒低于120元,石家莊是除了我們的家鄉德陽外唯一享受低票價的城市,政府的補貼讓我們有了惠民演出的底氣和干勁兒?!背修k方四川德陽馬戲團負責人之一李葦介紹說。
記者去采訪的時候,是個周四的下午,這個時間很多人還在上班,孩子們也在上課。進去的時候,可容1000多人的場地里,已經坐了300多觀眾,人們還在陸續買票進入。一位負責安保的工作人員說,下午人不算多,主要是晚上和周末的時候上座率高,平均能在70%以上。售票處的售票員介紹說,多數市民覺得能花幾十塊錢就能看到國際水準的馬戲表演挺值的。“一問價,都挺動心的,尤其是帶著孩子的家長,十有八九就直接買票進去了?!?/p>
4歲的王伊林小朋友已經上幼兒園了,今天特意請假讓媽媽帶著來看馬戲。小姑娘一直好奇地觀看著表演。“她以前沒有看過馬戲。我們在報紙上看到有老虎、小貓、小丑什么的,就特別想來看?!蓖跻亮值膵寢層X得帶孩子來看看馬戲,也能開拓孩子的視野。
來看演出的,有的是一家老少一起來,有的是年輕人專門請長輩看節目。“我母親80歲了,但是從來沒有看過現場的馬戲,借這個機會也讓她彌補彌補遺憾。”家住橋西的樊女士覺得,這是個孝順老人的機會。
“把世界雜技藝術盛會辦成人民大眾的節日,一直都是雜技節的一個宗旨?!北緦秒s技節執委會副主任、時任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建華說。人民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傳承者,雜技藝術來源于民間,也在民間發展繁榮。一個藝術節的成功,關鍵在于大眾的關注和參與,缺少廣大群眾這個主體,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藝術節。
看人們一張張純真的笑臉,無疑,走進百姓,接上地氣,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散發出了生命的魅力。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