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企業(yè)家更能贏得人們的尊重,一個擅長書畫的企業(yè)家更容易左右逢源。企業(yè)家、書畫家這二者在謝飛先生身上自然地融為一體,究其原因,是中國文化的底蘊貫通了二者。
謝飛從小深受白石老人弟子孫靜之(原名孫翠中)的影響,從他取字“敬中”就可見他對師承的虔誠。他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如一鉆研白石老人的繪畫藝術,追求白石老人倡導的中國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內(nèi)涵,很好地繼承了前輩老師的技法,其作品雖寥寥數(shù)筆,卻飽含天籟真趣。
謝飛的現(xiàn)代寫意人物畫中對墨與色中見骨的概念有擴大與延伸,如追求肌理效果和筆情墨趣等,更多地豐富與強化了墨與色的筆觸感。比如《金時》中的美女,幾縷碎發(fā)遮住她的纖纖彎眉,在濃密的睫毛上輕漾,那雙水汪汪的眸仿佛流轉著輕盈碧波,帶著清新的古典韻味。溫潤的眸子里帶著寧靜柔和,像靜謐的幽谷,無波無瀾。
畫家謝飛筆下的蝦蟹,具有擬人化的特點,造型優(yōu)美,靈動活潑,神韻充盈。他畫的蝦與蟹,物理、物情、物態(tài)俱佳。他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再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后以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并濟、凝練傳神,他筆下的蟹腿、蟹腿上的毛、蟹爪更意趣洋溢,蟹兒栩栩如生,顯示出謝飛高超的藝術功力。
謝飛結合生活中觀察、寫生所得,使筆性、墨性、水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不僅筆墨有很多獨到之處,達到妙筆傳神,使畫面栩栩如生,靈動與情趣渾然天成,畫法自成一脈?!遏~樂圖》中,他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去表現(xiàn)魚的結構和質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魚須和鰭鱗尾,使純墨色的結構里有著豐富的意韻和高妙的技巧。尤其魚的眼睛,瞳孔和眼膜的機理感表現(xiàn)得絕妙。
筆中有墨,墨中見筆,是傳統(tǒng)畫對筆墨的基本要求,各種用筆中都脫不開墨色的變化。變化而有韻味卻是不易之事,它是隨著實踐與涵養(yǎng)的提高而提高的。謝飛的畫作《春風一路》潑墨酣暢,激情奔放,走筆悠然,公雞被賦予靈韻,更彰顯擬人化的風韻。有墨而無筆,則墨中無骨,而無骨之墨易爛易平,從而失去表現(xiàn)力與中國畫特殊之筆力感。謝飛筆下公雞的冠、肉垂兒雞爪和羽翎的肌理感演繹了中國筆墨的神話!
中國畫所展示的物象是畫家所表達的心中理想狀態(tài),而不是自然的模擬與翻版,寫意重在概括提純。畫家謝飛把企業(yè)家統(tǒng)籌全局的思想,科學嚴謹?shù)娘L范,與筆融為一體,注重變化和韻味,賦予傳統(tǒng)繪畫文化內(nèi)涵、藝術滋養(yǎng)和智慧光芒。謝飛在畫法上講究在原有傳統(tǒng)技法基礎上,取其之長,取其精華,完美結合,重視作品的生活情趣,畫意新穎,構圖簡練,用筆樸實、抽象,藝術境界之微妙,創(chuàng)作手法之感召力,都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和水準。
(責編:劉賢)